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护理查房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护理查房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轻度)护理查房
主管医生:梁世寅主管护士:梁燕
病历简述
一般资料:患者杨吉强,男,52岁,汉族,已婚,贵港本地人。

主诉:反复乏力、纳差,尿黄1年余,加重两周
现病史:患者自述两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体力下降,不能胜任日常工作及体育活动,伴纳差,饭量比原来减少一半,恶心,厌油,无发热、寒战,无头痛、呕吐、抽搐,无昏、嗜睡,解浓茶样尿,无解酱油样尿及白色陶土样便,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曾在当地卫生院检查提示肝功能损害,经治疗(具体不详)无好转。

2014年9月9日至2014年9月15日在我科住院,出院后未能系统复查,上述症状仍反复发作。

2周前,上述症状再次加重,到桥圩医院住院(诊治不详),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

视病重,到我院就诊,门诊拟“慢乙肝”收住我科进一步诊治。

病后精神,食欲,睡眠欠佳,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10年前检查已发现乙肝阳性(小三阳)未系统诊治,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甲亢、肾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史,否认伤寒、结核等其他传染史,否认外伤史、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不吸烟,不喝酒。

无外地长期居住史,无疫区居住史,无血吸虫病、肝吸虫病等水役源接触史,无食用生鱼史。

无冶游史,无性病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有遗传史。

护理查体
生命体征:T ℃,P 74次/min, R 20次/min, BP 144/90mmHg
专科检查:神志清,营养欠佳,精神差,慢性肝病容,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未见肝掌、
蜘蛛痣。

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啰音,心率齐,无杂音。

腹肌软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为触及,墨菲征阴性,肝区轻度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10^9/L;RBC:×10^12/L;HB:138g/L;PL:185×10^9/L。

血凝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APTT):,凝血酶时间(TT):↑,FIB:L。

血氨:μmol/L
乙肝三对:乙肝表面抗原,mL;乙肝表面抗体:mL;乙肝e抗原:mL;乙肝e抗体:mL↑;乙肝核心抗体:mL↑;乙肝前S1抗原:阴性;乙型肝炎病毒DNA:<*10^2IU/mL 肝功能:总胆红素:μmol/L;直接胆红素:μmol/L;间接胆红素:μmol/L;谷丙转氨酶:108U/L↑;谷草转氨酶:63U/L↑;γ-谷氨酰转肽酶:64U/L↑;总蛋白:L;白蛋白:L;球蛋白:L。

B 超:肝、脾、双肾、腹腔未见异常。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资料
概念:病毒性肝炎病程持续半年以上者即为慢性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

流行病学:乙肝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

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疾病。

本病在我国发病率很高,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就超过3000万,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则超过1.2亿。

乙型病毒性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

病因:(1)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2)治疗不当、营养不良、同时又患其它传染病(3)饮酒、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4)免疫紊乱
发病机制:跟肝炎病毒直接导致肝细胞病变有关;是人体免疫系统对肝炎病毒及其抗原引起免疫应答,对感染肝炎病毒的肝细胞产生免疫病理,损伤肝细胞所致。

临床表现:轻度慢性肝炎多由急性肝炎迁延所致,临床表现多样,反复迁延日久,也有完全无症状者。

主要有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胀便溏,肝区胀痛或隐痛,女性月经不调,情绪易波动,乳房作胀或肿块。

体征:肝脏轻度肿大,质地尚软,表面光滑,边缘有触痛或压痛,肝区有叩击痛。

部分病例无任何体征。

并发症:1.上消化道出血
2.肾炎
3.关节合并症
4.结节性多动脉炎
5.肝衰竭
6.原发性肝癌
7.肝性脑病
护理问题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功能减退引起食欲下降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营养不良,皮肤干燥、瘙痒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4)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
护理措施
1.预防为主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预防。

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提高卫生水平,避免或减少复发因素如疲劳过度、情绪波动、饮食不节等。

2.休息,中、重度慢性肝炎需完全卧床休息,直至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好转
始能逐渐增加运动量。

轻度慢性肝炎和病毒携带者不需卧床休息,但要防止疲劳过度。

3.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宜,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时食物。

脂肪不必限制过多,以不影响食欲为度;脂肪肝已形成者则应限制。

恢复期应避免体重过增,防止脂肪肝形成。

不宜烟、酒,不宜多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

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和轻度慢性肝炎勿需盲目应用所谓“保肝药”,只需进行病原治疗。

中、重度用药应合理,不宜大量、繁杂、无针对性地用药,因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常加速慢性肝炎病程。


5.皮肤护理,保护皮肤因干燥而引起瘙痒抓破。

6.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报告医务人员。

7.心理护理,必须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暴怒、抑郁、焦虑、恐惧、悲观,这些不良情绪对病情恢复不利。

8.健康指导
总结
查房使病人获得高质量护理,责任护士得到高水平指导,其他参加者得到启发及知识更新。

对肝病这方面的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尚浅,希望今后通过学习和各个方面的知识有所提高,给病人带来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正常值对照表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ml
2、乙肝表面抗体(HBsAb)<10miu/ml
3、乙肝e抗原(HBeAg)< U/ml
4、乙肝e抗体(HBeAb)定量U/ml
5、乙肝核心抗体(HBcAg)定量U/ml
6、红细胞(RBC) 男:)×10^12∕L 女:()×10^12∕L 新生儿:()×10^12∕L
7、白细胞(WBC) 成人:()×10^9∕L 新生儿:()×10^9∕L
8、血红蛋白(HB) 男:120-160g ∕L 女:110-150g ∕L 新生儿:170-200g ∕L
9、血细胞压积(PCV) 男:40℅~50℅女:35℅~45℅
10、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82~95fl
11、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27~31pg
1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g
13、血小板(100~300)×10^9/L
14、谷丙转氨酶5~40U/L
15、谷草转氨酶8~40U/L
16、谷酰转肽酶7~40U/L
17、总蛋白60~83g/L
18、白蛋白35-55g/L
19、球蛋白20-30 g/L
20、总胆汁素0~10Umol/L
21、胆红素2~20Umol/L,直接胆红素0~7Umol/L,间接胆红素2~13Umol/L。

22、血氨正常值20~60μmol/L
马丽丽
2015年3月15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