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喷7
4.2深孔钻的结构特点24
4.3深孔钻的材料26
4.4钻头参数的确定26
4.5镗内孔27
4.6铰孔27
4.7抛光27
4.8 WP-7甲涡轮轴常见故障分析27
第五章 夹具设计29
铣床夹具设计29
第六章 技术经济分析34
第七章 参考文献36
第一部分涡轮轴
第一章涡轮轴概述
涡轮轴的功用,结构条件及工作特点,性能要求涡轮轴是高速旋转的零件,它将低压涡轮(II级涡轮)的扭矩经花键套齿,传递到低压压气机转子。因此它承受巨大的扭矩。涡轮轴还承受转子重力,转子不平衡所造成的陀螺力矩,此外震动和弯矩作用也产生影响。
生产中涡轮轴选用末端毛坯,有实心模锻毛坯和空心模锻毛坯,前者用得较多,后者只在wp-6单轴中用过。因为空心模锻毛坯内外圆同轴度差,随着发动机功率增大,转速提高,内轴长度加长,直径加大,利用空心模锻受到铸造工艺的限制。
:毛坯技术条件
主要内容:
1.模压角
2.横向措移,纵向措移
3.残余毛边
4.利用检验打磨法检查外部缺陷存在的深度,不大于机加余量之半
专用刀具中包括有滚齿刀,深孔钻头,大成型锪刀,成形铣刀与镗刀,其中较复杂的有: 花键滚刀,齿形要求为30°±5′,60°±10′,齿距±,刀尖圆弧半径±, 成型锪刀(ø50,R25±5)与成型铰刀(ø32.Ø5),刀具型面按样板刃磨,透光不大于,刀具中有通油孔,冷却液由各点间ø孔中喷出,产生润滑与排屑作用。
10A
壁厚差
:表面 和 的相互跳动不大于
G和W的位置见涡轮轴零件图,都为涡轮轴配合部位。如果跳动量过大,引起的振动会很强烈,因此必须加以严格控制。
:磁力探伤检查
磁力探伤是显示磁性材料表面及其附近缺陷的一种无损探伤方法。是利用材料缺陷处导磁率的变化,形成泄露磁场,吸附磁粉来显示缺陷点的。
磁力探伤可检查零件表面裂纹,杂物等,涡轮轴表面经过磨削加工,可产生磨削裂纹等缺陷,且轴表面产生应力集中源较多(如各种过度部分)。机加工也易产生裂纹,而轴要承受巨大的交变应力,所以必须做磁力探伤检查。
加工外圆表面时,常利用中心孔斜边定位,因为涡轮轴内孔是带台阶的深孔,不易用心轴定位。为了保证轴颈与中心孔斜边的同心度,先外圆定位加工中心孔斜边,加工轴颈时,又以中心孔斜边定位(互为基准法)
外圆表面粗加工时,切削力很大,用鸡心夹或其它拔盘装置很难可靠的夹紧,故利用轴凸边,在机床上用三爪卡盘定位夹紧,另一端用顶尖顶住。为保证同轴度,凸边与中心孔斜边应一次定位中加工出来。加工内孔时,应选用两个相距最远的轴颈(最好磨过)定位,其中一个用卡盘,另一个用中心架支撑,细加工用的三爪应是软三爪。
:壁厚差不大于
由图1-1可知,内外轴振动时,由于其间隙很小,会产生内外轴滑动摩擦。壁厚差越大,质量偏心越严重,高速旋转时,越易产生振动,且振动强度越大。所以控制其壁厚差可延长它的工作寿命,减小工作噪声,随着生产工艺发展,壁厚差要求日趋严格,下面是几个机种的涡轮轴壁厚差技术要求。
型号
Wp-6
Wp-7
14#
一般选在对称的纵向截面上,这样便于分模和观察上下模的措移量
:毛坯加工余量
涡轮轴毛坯余量是从《航空机械设计手册》下册确定,加工余量大小,决定于加工过程中各工步应切除的金属层的总和,而实际上,模锻件的加工余量可直接从手册中查到,毛坯余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确定。
毛坯公差即加工余量的公差,即最大加工余量与最小加工余量之差,其大小可由下表查出
第一章 涡轮轴概述1
1.1 涡轮轴的功用,结构条件及工作特点,性能要求1
1.2 涡喷-7甲涡轮轴技术条件分析1
1.3 涡轮轴类零件技术要求分析4
1.4 涡轮轴材料特性分析5
第二章 涡轮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制定与分析7
涡轮轴毛坯设计7
2.2涡轮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分析8
2.3涡轮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装备8
锻件尺寸
<6
6~18
18~50
50~120
120~260
260~500
公差
±
+
+
±
±
±
锻件尺寸
500~800
>800
公差
+
±
:涡轮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性分析
:涡轮轴类零件体积较大,在锻造与正火时,容易翘曲(规定全长翘曲不大于3mm)及表面缺陷(不大于加工余量的1/2),由于锻造技术的限制,毛坯与成品形状相差很大。
40CrNiMoA属半马氏体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σb≥105kg/m㎡,αk≥kgf/c㎡),切削加工性在6~7级之间,是较难加工的材料。
涡轮轴材料难加工的原因,是含有大量的Cr,Ni,Mn等元素,塑性好,高温强度高,加工硬化倾向大,所以切削负荷大,导热系数低,屑与刀具粘结现象严重,切削不易折断,易堵塞,线膨胀系数大,约为碳素钢的一倍半,工件在切削热的作用下易变形,影响加工精度。
前言
涡喷-7甲涡轮内轴是涡喷-7的重要部件,受力情况复杂,工作条件差。因此,对它的材料,加工精度,表面质量和表面粗糙度均有严格的要求。在加工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两个方面—壁厚差的保证和深孔加工。所以,在编写过程中,专门把涡轮轴的加工工艺和深孔加工分开说明,以有所侧重。
涡喷-7甲涡轮轴内轴作为轴类的典型零件,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故在其加工过程中,体现出了轴类零件的典型工艺。这在编写过程中可以充分体会到。所以,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5.锻件的表面处理(腐蚀或吹沙)
6.毛坯供应状态
7.锻件重量
以涡喷7-甲为例,毛坯技术条件如下:
1.模压角7°
2.横向措移2mm,纵向措移3mm
3.残余毛边允许至
4.允许欠压公差+7mm
5.锻件表面经腐蚀或吹沙
6.毛坯供应状态:正火+高回d=4.3~3.7抽检10%
7.毛料质量98kg
:分模面的选择:
1.2.3硬度:
涡轮轴材料一般为渗碳钢和调质钢,调制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可达到该硬度要求,且材料经调制处理后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在热处理工序中,控制温度940℃~960℃,空冷即可满足要求。
1.2.4Ⅰ类检验
图1-1
每个毛坯均加长,在热处理前切下ø80×100段作试件,与毛坯一起热处理,之后进行机械性能实验,要求如下表,
大头内孔
Ø125
IT8~IT9
大头内孔
Ø102
IT7
名称
尺寸
公差等级
表1-1
:位置精度要求
位置精度指同轴度,垂直线,对称度,位置度及跳动公差等。
:几何形状精度要求
几何精度是指直线度,圆度,圆柱度等,轴大头外圆柱面圆柱度公差,中部Ø70,外圆柱度公差0.005.
:表面粗糙度要求
提高涡轮轴表面粗糙度有利于提高配合性能,延长工作寿命,工作表面,非工作面
涡轮轴结构特点是壁薄,细而长,轴与轴之间间隙小,在旋转振时,可能发生摩擦。其内墙长径L/D>10,属于细长孔,粗糙度要求较高(或),外表面形状复杂,各型面精度及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很严格。
由此,在涡轮轴的加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定位基准的选择。深孔加工,热处理变形以及加工各表面质量,精度等方面。
1.2涡喷-7甲涡轮轴(内轴)技术条件分析
锻件在加工前应进行正火处理,加热至850℃~870℃,保温2.5~3小时,随后在650℃条件下进行高温回火,保温6小时后,炉冷至600℃,后空冷,然后酸洗,以除去氧化皮。正火处理目的是细化晶粒,清除内应力,而高温回火可降低硬度至,这样在粗车外圆和钻孔工序时,可增大切削用量,提高刀具耐用度,粗加后,淬火,高回处理降低硬度至,然后细加工。
硬度
(HRC)
机械性能
供应状态硬度(压痕直径)
抗拉强度
σb(kg/m㎡)
屈服点
σs(kg/m㎡)
伸长率
δs(%)
收缩率
ψ(%)
冲击韧性
αk(㎡)
35~40
120
85
10
45
10
d>
同时,材料应合于下表化学成分要求
18Cr2Ni4WA
C(%)
Si(%)
Mn(%)
Cr(%)
W(%)
Ni(%)
:花键对于孔C和D的位置是任意的
:在K处用电笔标印
主要是便于质量管理
:涡轮轴类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涡轮轴以大端凸台为安装面,基准面G和W的尺寸精度为Ⅱ级,其它各配合表面对G和W的跳动公差不大于,尺寸精度Ⅱ级,表面粗糙度Ra0.8.
:尺寸精度要求:涡轮轴径向尺寸精度见表1-1
左螺旋槽
Ø94
IT6~IT7
封严槽外径
Ø94
IT11~IT12
:涡轮轴花键套齿的技术要求
涡轮轴花键套齿用来联接低压气机涡轮盘,以传递扭矩,承受附加载荷。套齿精度为Ⅱ级(表2所示)。套齿精度不仅影响涡轮轴工作寿命,也影响发动机性能。
模数
齿数
26
原始压力角
30°
分度圆直径
65
分度圆上齿厚
齿型对表面跳动
齿形偏差
检测级别
表1-2
:其它技术要求
:涡轮轴材料特性分析
由第一节所述涡轮轴性能要求,决定了涡轮轴必须在合金结构钢中选择,所以选用渗碳钢或调制钢
:选用抗粘性及冷却性能好的切削液,如含S,C1等极性添加剂的乳化液
:选用功率大,刚性好的机床,提高刀具和工件高度
第二章涡轮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制定与分析
:涡轮轴毛坯设计
:毛坯种类选择
必须适应涡轮轴工作性能,并充分考虑材料利用率,机械加工劳动量,毛坯精度,批量,工厂现有加工毛坯的设备情况。
因零件材料为合金钢,不能选用锻压中的压制;且零件构型复杂,可选模锻冷冲压,粉末冶金;大批量生产,可选用模锻精铸冷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