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4上海中考文言文

2024上海中考文言文

1. 中考二十四篇文言文有哪些伤仲永王安石孙权劝学司马光湖心亭看雪张岱满井游记袁宏道公输墨子口技林嗣环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与朱元思书吴均小石潭记柳宗元岳阳楼记范仲淹醉翁亭记欧阳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鱼我所欲也孟子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送东阳马生序宋濂马说韩愈愚公移山《列子·汤问》论语19则桃花源记陶渊明三峡郦道元出师表诸葛亮2. 中考必背文言文24首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则》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4.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十则》5.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6.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论语十则》7.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十则》8.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9. 鱼,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孟子10.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鱼我所欲也》孟子11.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12.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13.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4.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诸葛亮15.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陶渊明中考有多重要?16. 中考和高考一样,是一个人群的分水岭,考上了普高就意味着需要向大学进发,而没考上就会进入专职学校,两种人的发展轨迹就会变化,从而改变一生。

17. 中考相对于高考来说不是太难,因为中考是学业水平考试,而高考则是人才选拔考试,所以如果中考没有考好就意味着读书上大学这条路也许不适合自己。

3. 中考必背的五十篇文言文1.孔子语录2.鱼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潜(陶渊明)8.杂说(四)韩愈9.三峡郦道元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17.关雎(关关雎鸠)诗经18.蒹葭(蒹葭苍苍)诗经19.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2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27.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为期)李商隐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我是河南考生,不知道必备一样不一样,但是全国课程标准是一样的,也就是这五十篇的大部分在全国各地都是要背的,这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楼主给分啊4. 中考复习哪22篇文言文1.《论语》十则2.《孟子》两章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曹刿论战左传4.出师表诸葛亮5.岳阳楼记范仲淹6.醉翁亭记欧阳修7.与朱元思书吴均8.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9.《诗经》两首关雎;蒹葭10.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11.渔家傲?秋思范仲淹12.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13.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14.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15.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16.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19.己亥杂诗龚自珍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21.赤壁杜牧22.过零丁洋文天祥2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24.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25.使至塞上王维26.望岳杜甫27.春望杜甫28.木兰诗乐府民歌29.观沧海曹操30.次北固山下王湾3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33.月下独酌李白3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35.雁门太守行李贺36.卜算子?咏梅陆游37.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38.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3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4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41.登幽州台歌陈子昂42.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4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44.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45.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范仲淹46.长歌行汉乐府4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48.黄鹤楼崔颢49.秋词刘禹锡5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51.竹里馆王维52.滁州西涧韦应物53.约客赵师秀54.论诗赵翼55.过故人庄孟浩然56.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57.夜雨寄北李商隐58.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59.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60.观书有感朱熹包括古诗词5. 求初中课外文言文(200字左右)24篇左右(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二)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3.翻译:谭乃谢求反。

译文:4.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两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

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

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阅读训练】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音:义:②辄以水沃面音:义:③食不给音:义:④乃至被谗受贬音:义: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①②③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的作用。

(四)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