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2课陈涉世家(学生版)

第22课陈涉世家(学生版)

第22课《陈涉世家》(一)基础知识一、作者简介司马迁(公元前145—约公元前87)约58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

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

汉武帝元封八年(公元前108年)继承他父亲司马谈的官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

他博览皇帝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

后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宫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

他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

二、文学常识积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

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

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理解性默写1.起义的直接原因:2.起义的根本原因: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4.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6.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7.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四、重点语句翻译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6.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文章为何一开始就列出吴广?,可不可删去?3.陈胜在起义前对当时的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他是怎样分析和估计的,请简要述之。

4.陈胜、吴广是怎样为起义制造舆论准备的?对这种做法你是任何评价的?5.陈胜为何杀尉后才“召令徒属”(反映了他们什么精神?)?其目的是什么?6.“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思想含义是什么?7.“世家”是司马迁记王侯的,为什么他却把出身低微的陈胜列入“世家”呢?8.理清全文思路,课文是如何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的,思考:文章哪些内容是详写?为什么?哪些内容是略写?为什么?一、熟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所写事件的发展过程。

少有大志→谪戍渔阳→因雨失期二、读史要细,只有关注历史叙事的内在逻辑和精彩细节,才能品出历史的“滋味”。

细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也可以再找一些你觉得有意思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⑴起义的成功发动与陈胜、吴广的性格有怎样的关系?⑵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策略有什么高明之处?三、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的含义。

⑴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⑵等死,死国可乎/公等遇雨,皆已失期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⑷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四、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将陈胜列入主要记述王侯将相事迹的“世家”。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陈涉世家》全文,想一想,司马迁为什么给予陈胜这么高的评价。

题组A 基础过关练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发/闾左適/戍渔阳B.此教/我先威众/耳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扶苏以数.谏故项燕为楚将,数.有功B.吴广以为然.然.足下卜之鬼乎C.为.坛而盟士卒多为.用者D.辍耕之.垄上二世杀之.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将.相(jiàng)数.言(shuò)上尉.(yù)忿恚.(huì)B.占卜.(bǔ)丛祠.(cí)惊恐.(kǒng)篝.火(gōu)C.阳夏.(jiǎ)燕雀.(què)佣.者(yiōng)陈涉.(shè)D.辍.耕(chòu)怅.恨(chàng)嗟.乎(jiē)当行.(háng)4.对下列句子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苟富贵,无相忘。

”反映了陈胜有远大的志向和与同伴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情感。

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反映了陈胜与众不同,在青年时期就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C.“天下苦秦久矣”这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批判了帝王将相世代相袭的谬论,反映了农民们要推翻封建统治的气概。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数.言(shuò)惩.办(chéng)将.相(jiāng)B.丛祠.(cí)占卜.(bǔ)篝.火(gōu)C.阳夏.(jiǎ)烹.食(zhēng)当行.(háng)D.辍.耕(chòu)嗟.乎(jiē)怅.恨(chàng)6.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译文:(那些)拥有土地的人笑着回答说:“你是个给别人耕田种地的,哪来的富贵呢?”B.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译文:(他们)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C.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译文:攻打陈县时,陈的郡守,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领兵跟义军在城门洞里交战。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文: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民众起义,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

7.下列陈述错误的一项是()A.表明陈胜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B.表明陈胜起义直接原因的一句是:天下苦秦久矣。

C.表明陈胜起义策略的一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D.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两件事是: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二、填空题三、情景默写四、综合性学习11.学完《陈涉世家》后,班里开展了以“走近司马迁”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赏析对联]蒲松龄曾经用一副对联吟咏司马迁的命运和一生功绩:“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请结合你对司马迁的了解,简析这副对联。

(2)[设计名片]陕西韩城是司马迁的故乡,请你仿照示例,从“名人故里”这个角度为韩城设计一张“名片”。

(形式不做要求,60字以内)示例:名片正面:历史—西安名片背面:兵马俑见证历史变迁,大雁塔目睹王朝兴替,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浸润着这座千年古都。

题组B 能力提升练比较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乙】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令①欲缚之。

自辩数②,乃置,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huǒ)颐(yí)③!涉之为王沉沉④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⑤,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益发舒⑥,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zhuān)⑦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选自《史记》司马迁)注释:①宫门令:守卫宫门的官。

①辩数:反复解说。

①夥颐:意思是“真多呀”。

夥,多。

颐,语气助词,相当于“呀”。

①沉沉:形容宫室高大深邃,富丽堂皇。

①夥涉为王:这是当时流传的口头语,意思是一朝得志就变得十分阔气。

①发舒:放肆,随便。

①颛:通“专”。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若.为佣耕,何富贵也(2)苟.富贵,无相忘(3)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4)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13.翻译下列句子。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段有很强的文学性,为了突出人物性格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

B.《史记》“不虚美”“不隐恶”,阅读时需关注历史叙事的内在逻辑和精彩细节。

C.【甲】【乙】两段文字遥相呼应,都是正面描写陈涉,体现司马迁对陈涉的充分肯定。

D.“世家”是记载诸侯王国之事的,司马迁将陈涉收入“世家”之列,他这么做的目的在于借对陈涉揭竿而起的褒扬含蓄地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

15.结合【甲】【乙】两段原文,分析陈涉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涉起蕲,至入陈,兵数万。

张耳、陈馀上谒陈涉。

涉及左右生平数闻张耳、陈馀贤,未尝见,见即大喜。

陈中豪杰父老乃说陈涉曰:“将军身被坚执锐,率士卒以诛暴秦,复立楚社稷,存亡继绝,功德宜为王。

且夫监临天下诸将,不为王不可,愿将军立为楚王也。

”陈涉问此两人,两人对曰:“夫秦为无道,破人国家,灭人社稷,绝人后世,罢①百姓之力,尽百姓之财。

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

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

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

敌多则力分,与②众则兵强。

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

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

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也。

”陈涉不听,遂立为王。

(选自《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乙】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

天下之端,自涉发难。

作《陈涉世家》。

(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丙】陈涉唐·周昙秦法烦苛霸业隳,一夫攘臂万夫随。

王侯无种英雄志,燕雀喧喧安得知。

【注释】①罢:通“疲”。

①与:赞同,帮助。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上谒.陈涉()①被.坚执锐()①为秦益.敌()①卒.亡秦族()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涉世家》)①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

18.【乙】文说“秦失其政”,请从【甲】文或【丙】诗中找出依据,并简要回答。

19.【丙】诗中称陈涉为“英雄”,请从【甲】文中提取三个四字短语来印证。

20.张耳、陈馀谋划的“帝业”之策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1.【甲】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更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