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法
鼻饲法是胃管通过鼻腔送到患者胃中,通过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早日康复。
鼻饲法适用于不能经口进食者,如口腔疾患;不能张口的病人,如昏迷、破伤风;拒绝进食的病人;吞咽障碍病人。
鼻饲法是护士需要了解的基础护理学内容,鼻饲法插入胃管的注意事项
和常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鼻饲法是护士需要了解的基础护理学内容,鼻饲法插入胃管的注意事项
和常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鼻饲法插管长度:成人插入胃内的长度约45~55㎝。
测量方法有两种:
①前发际到剑突的距离。
②从鼻尖至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
2.清醒病人,当导管插至咽喉部(10~15cm处),嘱病人做吞咽动作,
可顺利将导管插入,直至所标记处。
3.昏迷病人应注意:①在插管前协助病人去枕,将头后仰;②当胃管插
至14~16cm时,用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尽量靠近胸骨柄,以增大
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沿后壁滑行,顺利通过食管口。
4.插胃管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
1)插管过程中若插管不畅,嘱患者张口,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腔中;
不可强行插入,以免损伤黏膜。
2)插管时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可暂停片刻,嘱患者深呼吸或做吞咽动
作,稍后插入,减轻患者的不适。
3)插管时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
拔管,休息片刻后重新插入。
5、确定达胃:当胃管插到预定长度时需确定胃管是否到达胃内,方法如下:
1)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回抽,能抽出胃液。
2)将听诊器放于胃部,用注射器快速注入10ml空气,能听到气过水声,再
将注入的空气抽出。
3)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有水的治疗碗中,无气泡逸出;如有气泡溢出,表示
误入气管。
6.注入食物或药物之前都要用温开水冲管,注入速度不宜过快。
7.鼻饲量每次不应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8.长期鼻饲的病人应每周更换一次胃管。
方法是:晚上最后一次鼻饲后,
拔出胃管,第二天早晨再由另一侧鼻孔插入。
(关于各种导管的更换时间,
同学们可以这样简单记忆:大多数在体腔外的导管每天更换一次,如输液器。
大多数在体腔内的导管每周更换一次,如胃管、导尿管等。
)
由福建水立方三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混合现实MR三维虚拟护理教学系统”采用 AR增强现实头盔、VR3D全息工作站系统,实现鼻饲法VR/MR教学。
可以完整、清楚、准确地展示鼻饲法的操作流程:备齐用物,评估解释,调整体位,清洁鼻腔,润滑胃管,插胃管,检查胃管,灌注食物,灌食后处理,拔管,整理清洁记录。
从多个模式、多个方位对操作步骤逐一进行观看和交互操作,例如,可以在透视和剖视模式下观看口腔和食道内的插管过程。
通过三维消化系统和导管真实模拟出导管在体内的位置距离,吞咽时食道的变化,误插入管,患者出现的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