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中历史一轮复习:13.1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含解析

2019高中历史一轮复习:13.1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含解析

13.1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山西运城调研)对18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工业化,“马克思派”认为,英国之所以发生资本积累和投资行为是因为,从生产角度看,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受到政治领导的保护和支持而大行其道。

对“马克思派”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资本积累和投资是政府干预的有效手段B.政府支持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C.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需要依赖政府支持D.市场机制在工业化中的作用微乎其微解析材料是强调政府的保护和支持是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工业化的重要原因,即强调政府支持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故选B。

政府大力干预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才有的措施,与题干时间不符,而且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政府的支持,不是强调政府干预,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资本积累和投资依赖政府而非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需要依赖政府,C项错误;18世纪后半期英国是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在工业化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并非微乎其微,D项错误。

答案 B2.(2018·安徽皖南八校联考)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原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

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初期()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B.技术发明依赖于科学的新发现C.手工工场主垄断了新技术D.新技术传播进程缓慢而不平衡解析据材料“织工”“纺纱工兼织工”“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大都是技术娴熟的工人,反映了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故选A。

据材料“织工”“纺纱工兼织工”“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反映了科学和技术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B项错误;C项与材料“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等信息不符,错误;材料与新技术传播进程无关,D项错误。

答案 A3.(2017·北京统考)1834年美国发明家麦考密克创制的收割机(如图)获得专利。

“这是飞行器、手推车以及四轮马车的混血儿……人们不再是种植小麦,而是在生产小麦”。

这一发明()A.是内燃机的发明的产物B.减少了对殖民地的需求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诞生D.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解析据材料中“人们不再是种植小麦,而是在生产小麦”可知该收割机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故选D。

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A项错误;材料未提到殖民地,B项错误;材料时间是1834年,工业革命早已开始,C项错误。

答案 D4.(2017·山西太原期中)某一历史时期“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据此,与这一时期相符的生产组织形式是()A.家庭作坊B.手工工场C.工厂制度D.垄断组织解析抓住“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可知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进入“蒸汽时代”。

工厂制度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选C。

家庭作坊主要动力是在动植物方面,A项错误;手工工场没有体现这一转变,B项错误;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D项错误。

答案 C5.(2018·东北八校联考)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B.英国成为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C.英国已取得统治世界的地位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解析材料数据反映出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故选D。

材料反映英国资本的增长,但数据不足以说明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A项错误;材料数据反映英国资本,与对外输出资本的状况无关,B项错误;材料信息与英国是否取得统治世界的地位无关,C项错误。

答案 D6.(2018·陕西五校联考)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

大西洋沿岸可能被提及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世界贸易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C.工业革命使欧洲迅速崛起D.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解析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指的是欧洲,19世纪初的欧洲通过工业革命迅速崛起,故选C。

新航路的开辟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与材料的时间不符,A 项错误;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是在16、17世纪,与材料的时间不符,B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材料的时间不符,D项错误。

答案 C7.(2017·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如果只有欧洲的历史,欧洲的工业革命就不能发生。

因为这不单是机械的问题,而是社会整体结构的问题。

……没有和东洋的交通贸易,工业革命大概不会发生。

”此观点强调()A.工业革命的发生具有一定偶然性B.从全球贸易角度考察欧洲工业革命C.欧洲人在工业革命爆发中的作用D.中英鸦片贸易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解析据材料“如果只有欧洲的历史,欧洲的工业革命就不能发生”“没有和东洋的交通贸易,工业革命大概不会发生”可知,此观点是从全球贸易角度考察欧洲工业革命,故选B;据材料“如果只有欧洲的历史,欧洲的工业革命就不能发生”“没有和东洋的交通贸易,工业革命大概不会发生”可知,欧洲工业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性导致的,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A项错误;C项与材料意思不符,错误;据材料“没有和东洋的交通贸易,工业革命大概不会发生”可知,该观点强调欧洲与东洋的交通贸易,对于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而不是中英鸦片贸易,D项错误。

答案 B8.(2017·山东潍坊期中)19世纪下半期以来,英国工业避开世界市场的竞争,转到安全的、受到保护的帝国市场,帝国因此作为缓冲避免了锐意创新的需要……长此以往导致了其经济的衰落。

据此可知,英国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推行自由贸易政策B.科学技术的滞后C.过分重视国内市场D.对殖民地的依赖解析根据材料中“英国工业避开世界市场的竞争,转到安全的、受到保护的帝国市场,帝国因此作为缓冲避免了锐意创新的需要”结合所学可知,是因为英国有着广阔的殖民地,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不用采用新技术也能推动经济发展,因此导致了英国的衰落,故选D。

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与题目时间不符,A项错误;当时已经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得到了发展,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英国重视国内市场,C项错误。

答案 D9.(2018·山东济南模拟)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各类产品产量的增长,其中各经济部门的产出指数(1750年或1800年为1)。

由下表可以推知,1750年到1900年()——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A.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作用明显B.新兴工业是人均产出增加的主因C.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明显加快D.工业超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解析表格强调的是纺织、钢铁、煤炭等新兴的工业导致人均产出的增加,故选B。

材料强调新兴工业的作用而非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的作用,A项错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明显加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而本题考查的是前两次工业革命,C项错误;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 B10.(2018·湖南十一校联考)1904年美国有托拉斯318个,它们吞并了5 300个工业企业,其中有26个托拉斯控制本行业生产的80%以上。

这表明托拉斯()A.已控制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命脉B.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C.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D.使自由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解析托拉斯即美国垄断资本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垄断资本主义即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美国托拉斯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故选C。

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一般指能源和交通,而题干中并未说明托拉斯掌控了哪些行业,因而无法得出托拉斯控制了美国经济发展命脉的结论,A项错误;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进一步推动资本主义发展,B项错误;美国托拉斯形成后,依然推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直到罗斯福新政结束自由主义,推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D项错误。

答案 C11.(2018·广东佛山模拟)一战前,英、法、德三国国外投资总额为1 750亿~2 000亿法郎,按当时的低利率5%计算,每年的纯利润就达80~100亿法郎。

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生产的收入。

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本输出成为仅次于商品输出的殖民剥削手段B.资本市场的竞争直接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C.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快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D.英国对外投资的高额收入主要得益于制度设计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资本扩张,与材料中各国对外投资获利增加相符,故选C。

从“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生产的收入”可知,一战前欧洲资本输出是对外殖民掠夺的主要手段,故“资本输出成为仅次于商品输出”与史实不符,A项错误;欧洲各国在资本市场的竞争,激化了各国矛盾,但不是导致一战爆发的直接因素,B项错误;英国对外投资收入高,源于当时英国经济实力最强大,D项错误。

答案 C12.(2018·四川绵阳模拟)1860年至1913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1851年至1913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2倍。

由此可知()A.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B.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解析世界工业总产量增加6倍,贸易额增加12倍,体现了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故选D。

材料无法看出欧洲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是否占据主导地位,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出世界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C项错误。

答案 D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湖南长沙模拟)全球人口的流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8世纪,一切随人口变化而变化。

人口增加了,生产和交换就会增加,边缘地区的种植业就会发展;手工工场就会兴旺;村庄和城市的规模就会变大;流动人口就会增加。

人口增加的压力越大,人们做出的建设性反应就会越多,这就是无声的命令。

……16世纪,(英国)随着人口的增长,特别是非农业人口的增长以及毛纺织业的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了,许多地主、富裕的自耕农把土地作为牟利的手段,实行规模化经营,进行商品生产。

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既冲垮了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构,又荡击了以小农个体生产为基本模式的封建生产组织、经营方式,加速了小农与土地的分离,从而导致了社会的变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