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临沂质检)“在铁路和轮船时代到来之前——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的可能性非常有限,工业经济意味着主要由国内农业所提供的食物,必先大幅度地增产,此即农业革命。

”材料强调的是( )A.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B.农业进步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C.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快速提升D.工业发展之后应首先注重粮食的生产解析:选B。

由材料“在铁路和轮船时代到来之前……工业经济意味着主要由国内农业所提供的食物,必先大幅度地增产,此即农业革命”结合史实可知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实现农业大幅度增产,从而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基础,故B项正确。

2.(2019·郑州质检)法国的保尔·芒图指出:“工厂制度是机械化的必然结果。

一套由若干相依成分所组成的、带有一个总动力的设备,只能安设在一个地方,而它的运转是由一批受过训练的人员操纵的。

这个地方就是工厂,工厂是不允许有别的定义的。

”这种制度的确立( )A.使劳动力开始集中生产B.开创了精细生产分工的模式C.推动了机器生产的普及D.开启了流水线标准化的生产解析:选C。

根据材料“带有一个总动力的设备,只能安设在一个地方,而它的运转是由一批受过训练的人员操纵的。

这个地方就是工厂,工厂是不允许有别的定义的”可知,工厂存在的特征就是一个总动力设备的安设,说明工厂制度的出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即机器生产的普及,故C项正确。

3.(2019·北京西城区模拟)右图是创作于1854年的版画《英格兰的“白人奴隶”》,反映了纺织厂里发生的现象。

据此可以判断( )A.奴隶贸易对欧洲影响较深远B.工业革命提高妇女政治地位C.英国工人阶级工作环境恶劣D.此画体现了现代主义的风格解析:选C。

由材料“白人奴隶”“纺织厂里”可知工业革命后阶级矛盾尖锐,工人阶级工作环境恶劣,故C项正确;奴隶贸易将非洲黑人奴隶运往美洲,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妇女政治地位,故B项错误;现代主义美术出现于两次世界大战以后,故D项错误。

4.(2019·衡水中学联考)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

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到1850年已增长至10%。

这说明工业化( )A.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B.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C.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D.改变了女性的婚姻观念解析:选C。

材料“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和“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说明传统的家庭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故C项正确。

5.(2019·龙岩质检)1824年英国《加利尼亚尼信使报》报道了旨在为伦敦人供应新鲜空气的联合股份公司成立的消息,并称新鲜空气来自英国及欧洲大陆。

这说明当时( ) A.政府注重培育新型的商品市场B.媒体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督C.工业化严重破坏伦敦人居环境D.工业革命推动私企迅速发展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1824年的时间信息,结合工业革命的进行,由“旨在为伦敦人供应新鲜空气的联合股份公司成立”“新鲜空气来自英国及欧洲大陆”可知工业革命带来环境污染,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政府的行为,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媒体报道关于供应新鲜空气的联合股份公司成立的消息,而非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督,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私企的发展,故D项错误。

6.(2019·广东六校联考)1841年,德国思想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了一个“抽梯子”的观点。

他说:“任何国家,如果依靠保护关税与海运限制政策,在工业与海运事业上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发展,因此在自由竞争下已经再没有别的国家同它相抗,当这个时候,代它设想,最聪明的办法莫过于把它爬上高枝时所用的梯子扔掉。

”李斯特旨在( ) A.批评英国的《航海条例》,实行关税保护和海运限制B.呼吁德国要尽快实现统一,发展本国工业和海运事业C.揭露英国的贸易自由政策,侵犯后发工业国家的利益D.讽刺德国不择手段的方式,和英国争夺殖民霸主地位解析:选C。

材料“如果依靠保护关税与海运限制政策,在工业与海运事业上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发展”指的是英国在工业革命前通过贸易保护等重商主义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根据材料“因此在自由竞争下已经再没有别的国家同它相抗,当这个时候,代它设想,最聪明的办法莫过于把它爬上高枝时所用的梯子扔掉”可知,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英国在工业革命后用自由主义取代贸易保护,将在竞争中更占优势,其他国家的利益会受损,故C项正确。

7.(2019·衡阳联考)1851年,英国举办伦敦世界博览会,当时维多利亚女王以国家名义,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十多个国家参展。

作为上海开埠后第一批来沪闯荡的广东商人徐荣村,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装成12捆前来参展,最终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

这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清政府重视海外市场的开拓C.西方机器产品未被世人接受D.中国传统手工业仍具明显优势解析:选A。

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851年世界博览会召开,十几个国家参展,正是说明了这一点,故选A项。

8.(2019·南昌模拟)下列表格是德国1835~1870年铁路情况A.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快速发展B.工业化相对英法起步晚发展快C.两次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D.产业结构中重工业占主导地位解析:选B。

19世纪中期英国的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而德国铁路公里数很少,说明德国工业化相对英法起步晚,但是到1870年德国铁路里程和铁路企业人数迅速增长,说明德国工业化发展迅速,故B项正确。

9.(2019·天津河西区质查)成立于1903年的福特汽车公司于1913年便开始使用标准化、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从而使汽车普及并成为美国人重要的交通工具。

福特汽车公司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A.蒸汽机的发明B.内燃机的发明C.“互联网+”时代的到来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新解析:选D。

根据材料“1913年便开始使用标准化、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可知,这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有关,故D项正确。

10.(2019·潍坊期中)托拉斯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组织形式。

1890年美国国会制定《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第二条规定:“凡垄断或企图垄断,或与其他任何人联合或勾结,以垄断州际或对外贸易与商业的任何部分者,均作为刑事犯罪。

”这表明( )A.托拉斯不适应美国经济发展B.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C.美国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D.美国力图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解析:选C。

美国通过制定法律来打击垄断,是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的表现,故C项正确;垄断组织托拉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适应了当时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故A项错误;根据“垄断州际或对外贸易与商业的任何部分者,均作为刑事犯罪”可知美国打击垄断对外贸易的行为,并非贸易保护主义,故B项错误;美国早已建立起统一的国内市场,故D 项错误。

11.(2019·赣州期末)下图是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示意图和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示意图。

据此可知( )A.第二次工业革命首先在美国、德国开展B.英国、法国工业生产呈下降趋势C.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具有必然性D.20世纪初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解析:选C。

传统的殖民强国英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持续下降,美、德不断上升,国家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使重新瓜分殖民地有了现实的基础,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哪个国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在世界工业生产中,英、法所占比重下降,不能反映其国内工业生产是否下降,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20世纪初,美国虽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最大,但是国家实力尚不足以撼动以欧洲为主导的传统国际经济秩序,故D项错误。

12.(2019·福州质检)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等不同类别,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

这反映了( ) A.西方主导了国际体系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C.不同文明间冲突加深D.国际规则的逐步完善解析:选A。

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等不同类别,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这体现了西方对世界的主导,故A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3.(2019·漳州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宗教改革中,清教伦理中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构成了近代科学的精神气质;英国政府不断出台的科技政策促进英国科研活动和成果走在世界前列,这一切无疑推动了蒸汽机的发明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

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

真正的工业化浪潮从以前西欧个别国家扩大至北美、东欧和日本,除了原有的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获得重大技术改造与发展之外,还涌现了一批新的工业部门;工业地区在不断地向纵深地区扩展,机械化生产也日益推广。

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社会后果是确立了工厂制,那么,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工业发展的主要社会后果,则是确立了垄断制。

——摘编自周友光《“第二次工业革命”浅论》等材料二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洋务运动包罗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

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的一小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蒸汽机发明的有利因素。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工业化起步与西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解析:(1)第一小问有利因素,从当时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思想解放和政府的推动等方面总结。

第二小问特点,结合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比较,从重视重工业、科技的作用、几个国家同时进行及其影响分析。

(2)第一小问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二“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

……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得出中国仅停留在器物层面,呈现出碎片化特征,缺少创新;结合所学得出是在列强侵略的背景下进行的,是以救亡图存为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