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能性导学案

可能性导学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可能性》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以“猜测——推想——验证”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线,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一定”、“可能”、“不可能”是3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协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中不但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中的数学事例,同时还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真正做到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2.本节课有多次操作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活动前的猜测与活动后的分析,有效地协助学生建立起“可能性”的概念。

有了这两个重视,活动才具有了价值,从而将操作活动“从形式引向实质”,操作才具有了思维价值,活动才具有了“数学味”。

3.这节课的设计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导”中协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在每个环节中,都是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主动而富有个性。

综观整节课的环节设置,我在努力追求一种简约化的课堂教学,便于教者把握。

但是这种简约又不是一种简单,课的主体部分设计了多回合的摸球游戏,看似简单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一次游戏的背后都有明确的目标。

摸球这样的游戏活动设计:课前准备不多,可操作性强,活动设计新颖有趣,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动设计环环
相扣,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绪,游戏活动结果浅而易见,便于学生回答问题。

这节课的设计我追寻教学目标的全方位达成,想让教学变得简单些,这节课不需要投影仪,也不需要多媒体课件,简简单单把课上得扎扎实实,这就是我追求一种“教学境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