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1、饲草:牧草和饲料作物统称饲草。
2、牧草:广义上,泛指可饲喂家畜的草类植物,包括草本、藤本、小灌木、半灌木和灌木等各类栽培或野生植物;狭义上仅指可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尤指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
3、饲料作物:指人们有意识培育栽培作为家畜饲料的作物,如玉米、高粱等。
4、根系: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称为根系。
5、直根系:根系中有一条较粗壮的主根,在主根上着生各级侧根的根系称为直根系。
6、匍匐茎:茎匍匐于地面生长,并在于地面接触的节上生出不定根,如甘薯、白三叶等7、根状茎:茎蔓生于土壤中,节上有小而退化的鳞片叶,腋芽能向上长出新的植株并产生不定根,如无芒雀麦等的茎的根状茎。
8、复叶:一个叶柄上着生两个以上完全独立小叶的叶片称为复叶。
9、植物学上的种子:指高等植物(种子植物)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10、农业上的种子:可用作播种材料的任何器官或其营养体的一部分,只要能作为繁殖后代用的统称为种子。
11、原种:指新品种刚推广时,由育种单位提供的原始种子(育成品种的原种)经过1次繁殖的种子,或已经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现有良种,经过去杂去劣保纯后,与该品种原有性状一致、典型性和丰产性等方面比较优良,符合原种性质要求的种子。
12、发芽率:种子在标准环境条件下(温度25℃左右,空气流通,水分充足)进行发芽试验,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检验种子的百分率。
13、发芽势:指发芽试验的初期规定时间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14、种子的纯净度:指被检验的种子剔去杂质及其他种子后剩余的真实纯净种子的百分率。
15、种子的后熟:禾本科种子新收获的,给予适宜条件不萌发,经储一段时间才发芽,胚已成熟,甚至种熟,但没有达到生理上成熟,而需一段时间可储藏完成生理生化变化。
16、硬实种子:有许多豆科牧草的种子,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由于种皮不透水性,不能吸水膨胀,而使种子长期处于干燥坚实的状态。
这样的种子称为硬实种子。
17、种子用价:也叫种子利用率,是指供检验种子真正有利用价值的种子数占供试验样品的百分率。
18、植物的生长发育:从种子萌发到新的种子产生,要经历一系列形态结构和生理上的复杂变化,这个过程称为植物的生长发育。
19.土壤肥力:土壤不断提供植物生长期间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水分、养分、空气的综合能力称为土壤肥力。
20.土壤: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21、土壤耕作:在作物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农机具的物理机械作用调节土壤耕作层和表层状况,使土壤水分、空气和养分的关系得到改善,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22.基本耕作:是指入土较深、作用较强、能过显著改善耕层物理性状、后效较长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包括翻耕、深松耕和旋耕。
23.表土耕作:是在基本耕作措施基础上采用的入土较浅、作用强度较小、旨在破碎土块、平整土地、消灭杂草,为作物创造良好的播种出苗和生产条件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
24.中耕:一般指作物生长期间进行松土、除草、培土及间苗等的作业,目的是疏松表层土壤,蓄水保墒、消灭杂草,以利作物茂盛生长,丰产丰收。
25、单播:是指同一田地上种植同一作物的种植方式。
26、混播:两种(品种)或两种以上的牧草同时在同一块土地上混合播种的种植方式。
27、间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期相近的作物的种植方式。
28、套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29、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的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法。
30、保护播种:所谓保护播种就是在种植多年生牧草时,与生长迅速的一年生牧草或农作物同时混播,出苗后对牧草起到保护作用,这样的播种形式叫做保护播种。
二.简答:1、土壤耕作以及土壤耕作的意义是什么?答:土壤耕作是调节土壤肥力的有效手段,在作物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农机具的机械作用,调节土壤耕作层和表层状况,使土壤水分,空气和养分的关系得到改善,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意义:1)改善土壤的耕层结构2)掺和残茬,防除杂草和病虫害3)平整地面,蓄水保墒,提高播种质量。
2、土壤基本耕作的措施有哪些?答:1)深翻耕即用有壁犁进行,具有翻土、松土、碎土,加深耕层、恢复土壤结构、熟化土壤、混合掩埋肥料、蓄纳将水、灭除残和病虫害的作用。
2)深松耕即用深松铲、深松犁等机具进行深层松土,创造纵向虚实并存,固、液、气“三项”比例合理,水、肥、气、热“四性”俱佳的耕层结构,是一种先进的耕作方法。
3)旋耕即用旋耕机进行的耕地与整地相结合的田间作业。
3、土壤表土耕作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答:1)浅耕灭茬,前茬作物收获后在翻耕之前,用圆盘灭茬器或圆盘耙等机具在茬地上进行的田间作业。
2)耙地,翻耕后的田间土块较大而不平整,还留有根茎性杂草,需用圆盘耙破碎土块,平整地面,耙除杂草,蓄水保墒。
3)耱地,具有平地、碎土及轻度镇压的作用。
4)镇压,利用镇压器等工具压碎土块、压实地表的整地作业。
5)开沟、做畦和起垄 6)中耕,作物生长期间进行松土、除草、培土及间苗等田间作业。
4.什么叫牧草种子的休眠?休眠的原因有哪些?答:种子休眠即植物的种子即使在适宜的环境下仍不能进入萌发阶段,而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休眠才能萌发。
原因:1)开花结实后,种子脱离母体时,胚在形态上或生理上尚未完全成熟,还需经过一段继续发育的后熟过程 2)有的种子的种皮太坚硬,不易透水通水 3)种子内部产生有机酸、植物碱、某种激素物质,使种子萌发受到阻碍。
5、牧草种子的后熟及其处理方法?答:后熟:禾本科种子新收获的,给予适宜条件不萌发,经储一段时间才发芽,胚已成熟,甚至种熟,但没有达到生理上成熟,而需一段时间可储藏完成生理生化变化。
晒种,将种子摊开放在阳光下曝晒3~4天,每日翻动3~4次,可以促进种子的后熟。
6、优质牧草种子应该具备哪几个主要特点?答:品种真实、纯净度高、发芽力(生活力)高、含水率适宜、千粒重高、饱满、整齐、健康无病虫感染、不含其他植物种子和有害杂草种子。
7.什么叫牧草的混播?牧草混播有哪些优越性?答:牧草混播即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牧草的种植方式。
混播的优越性:1)单位面积产量高而且稳定 2)混播牧草品质改善,营养完全 3)混播牧草易于收获调制 4)减轻杂草病虫危害 5)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8.、牧草混播的选种原则是什么?答:1)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混播 2)根据牧草的生态适应性 3)根据混播草地利用年限 4)根据混播草地利用方式 5)根据混播成员间的协调性 6)根据家畜的种类、饲养方式和消化率9、决定牧草播种期的因素有哪些?答:确定播种期的因素有:气温、土壤墒情、牧草饲料作物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目的,以及田间杂草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等因素。
1)温度:土壤的表层温度达到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2)土壤墒情:如果土壤墒情太差,种子难以萌发成芽3)多年生的牧草还要考虑其是否能够越冬,播种过迟苗小而不能安全越冬10、紫花苜蓿的植物学特征?答:根:多年生草本,根系发达,主根呈圆锥形,根颈粗大。
茎:茎杆直立或有时斜开,光滑,稍有毛,具棱角,略呈方形,中空有白色木质髓,茎深绿色,并带有紫色或棕红色。
叶:羽状复叶,托叶大,尖端尖锐,不易脱落,小叶倒卵形,成长椭圆行,尖端较阔,具小尖刺,叶缘上部1/3有锯齿,中心有主脉,叶片上面呈绿色,下面呈淡绿色,具有短毛。
花:花呈簇状,排列成短总花序,紫色或蓝紫色。
花萼筒状钟形,花冠蝶形。
种子:荚果螺旋形,呈螺旋状,褐色。
密生伏毛,种子肾形黄褐色11、羊草的的植物学特征?答:羊草为根茎性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具有发达的地下横走长根茎,长达100-150厘米,节间长8-10厘米。
茎秆直立,高60-90厘米,单生成疏从,营养枝3-4节,生殖枝3-7节。
叶片质厚而硬,扁平或干后内卷。
叶鞘常短于节间,基部叶鞘残留呈纤维状,有叶耳,叶舌纸质截平状。
穗状花序直立,长12-18厘米,两端为单生小穗,中部为对生小穗,每小穗含5-10小花,颖锥状,外稃披针形,顶端渐尖,或成芒状尖头。
颖果细小,成长椭圆形,深褐色。
12、无芒雀麦的植物学特征?答:为雀麦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须根系发达,具短横走根状茎。
茎直立,圆形,粗壮光滑,高50~100厘米(栽培种高90~130厘米)。
叶鞘闭合,叶片淡绿色,长而宽,表面光滑,叶脉细,叶缘有短刺毛。
无叶耳,叶舌膜质,短而钝。
圆锥花序,分枝细,每枝着生1~6个小穗,穗枝梗为雀麦属中最短者,每小穗含6~9朵小花,颖宽而尖锐,外稃无芒或具短芒。
子房上端有毛,花柱位于前下方,种子扁平,暗褐色。
13、影响牧草收获期的因素有哪些?答:1)牧草的产量和质量:这是决定收割期的最重要的因素,收获时产量要大且质量要优。
2)饲草种类:不同饲草收割期时期也是不一样的。
3)外界环境条件:收割时期要避免阴雨天。
4)饲草再生和越冬:多年生牧草要考虑气越冬性。
5)饲养动物种类:不同动物种类对不同时期饲草的利用率不同。
14、牧草在干燥过程中的养分损失包括哪几个方面?答:1)机械作用引起的损失 2)光化学作用造成的损失 3)雨淋损失4)微生物作用引起的损失 5)牧草干燥时营养物质消化率及可消化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15、优质干草应该具备哪些条件?答:1)适时收获。
2)干草保持绿色。
3)叶片完整不脱落,有效保持养分不散失。
4)适宜的含水量,干草含水量应小于等于17%。
16、对干草品质进行感官鉴定的主要指标有哪些?答:1)颜色气味 2)叶片含量 3)牧草形态 4)牧草组分 5)含水量 6)病虫害情况17、草粉有哪些主要优点?答:与青干草相比,1)大大减少浪费 2)提高消化率3)草粉是一些畜禽日粮的重要组成成分 4)贮藏损失小18.制作青贮饲料有哪些优点?答1)营养损失较少 2)适口性好、消化率高3)扩大饲料来源,有利于养殖业集约化经营 4)调制青贮饲料不受气候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并可以长期保存利用 5)家畜饲喂青贮饲料,可减少消化系统和寄生虫病的发生,也可减轻杂草危害。
19、优质青贮玉米品种应该具有哪些主要特点?答:青贮玉米具备:1)植株高大,产量高,株高4-5m。
2)营养丰富,糖份、粗蛋白含量高3)成熟期适当,收获时达到腊熟期。
4)抗倒伏性强。
5)叶片丰富,颜色浓绿。
20、青贮制作原理是什么?答:青贮窖封闭完成以后,窖内还残存一部分氧气,此时好氧性微生物继续活动,消耗养分,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但随着窖内氧气的逐渐消耗,窖内的厌氧微生物(乳酸菌)开始大量繁殖活动,特别是厌氧的开始大量繁殖和活动,产生的乳酸逐渐积累,使窖内的PH逐渐下降,当PH下降到4.2以下时,乳酸菌本身也受到乳酸的抑制,逐渐停止活动,窖内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完成青贮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