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论(四)上古音的韵部
上古,是指先秦两汉时期,主要指先秦时期。
韵部是古人从押韵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归纳提出的概念。
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
上古的韵部指主要元音(韵腹)和韵尾,韵头和声调不计。
上古韵部主要是从以《诗经》为代表的先秦韵文中归纳出来的,所以有人也把上古韵部称为《诗经》的韵部。
一、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以《诗经》《楚辞》等先秦韵文为研究对象,采取系联的方法从中归纳出上古的韵部;一是以《说文解字》中的谐声字(形声字)为研究对象,通过谐声系统去印证《诗经》的分部并扩大每一部的归字。
1、《诗经》用韵的归纳《诗经》每一篇都是押韵的,所以对《诗经》的韵脚字进行系联归纳,就可以大致得到上古韵部的状况。
系联方法如下:
絺(chi1 )兮綌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邶风绿衣》
彼何人斯,其为飘风
胡不自北,胡不自南
胡逝我梁,祗搅我心。
《诗小雅何人斯》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八、、八、、J 7,I ―I~~/、P z I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詩邶风燕燕》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
食我桑葚,怀我好音。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
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詩鲁颂泮水》
《绿衣》的韵脚字是“风” “心”,说明二字在上古属
于同一韵部。
《何人斯》的韵脚字是
“风”“南”“心”,可以证明“风” “心” 押韵并非偶然,又说明“南”与“风” “心” 在上古同部。
《燕燕》的韵脚字是“音”“南” “心”,其中也有“南”,可证“南”与“心” 押韵亦非偶然,又说明“音”“南”“心”“风” 上古同部。
以下类推。
这种归纳韵脚字的方法就叫系联法,又叫做“丝联绳
引” 。
上古的韵部就是使用这种方法归纳出来的。
具体步骤是,先用系联法将《诗经》韵脚字归纳为若干组,有多少组就说明上古有多少韵部,然后对《楚辞》等先秦韵文进行系联以验证《诗经》分部的正确性并扩大各部的归字。
2、谐声字的归纳通过《诗经》等先秦韵文归纳出来的古韵部是可信的,但是由于没有将韵脚字以外的字归纳进去,而韵脚字又很有限,所以这样的韵部含字太少。
形声字的谐声系统能够扩大归字范围,同时对《诗经》归部得正确性还起着印证的作用。
形声字的声符叫主谐字,以主谐字作声符的形声字叫被谐字,被谐字还可以作为主谐字构成新的形声字。
这样,以第一主谐字作为声根所形成的整个谐声谱系就叫做谐声系统。
如:
丄(之);出也。
象艸過屮,枝莖益大,
有所之。
一者,地也。
孑(寺):廷也。
有法度者也。
从寸之聲寺(志):意也。
从心之聲。
衍(誌):志也。
从言寺聲。
儁(待):竢也。
从彳寺聲。
哺(時)四時也。
从日寺聲。
T (塒)雞棲垣爲塒。
从土時聲。
谐声系统:
志詩塒
之V寺<時<
芝待莳
从原理上说,声符相同的字,在造字时代其读音必然是相同或相近的,否则不会采用相同的声符。
有些形声字的读音与主谐字的读音或与同声符的形声字的读音有差异,是因
为语音是演变的。
二、清代以前的上古韵部研究
语言,包括语音是发展的。
《诗经》在汉魏以后的人看来,许多地方已经不押韵。
宋代以前,由于人们对语音缺乏历史的观念,往往以当时的语音去看待古音,故对《诗经》中自以为不押韵的现象提出了一些错误的说法,其代表是协句(协韵、叶音)说。
协句:南北朝以后研究《诗经》的人觉得《诗经》的一些篇章用韵不和谐,于是改读某些韵脚字以求和谐,叫做协句。
如: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詩邺风燕燕》
北周沈重在“南”字下注“协句,宜乃林反。
协句至唐代陆德明称为“协韵”,宋朱熹称为“叶音”。
宋朱熹的《诗集传》中有大量的“叶音”:
谁谓雀无角?(叶卢谷反)
何以穿我屋。
谁谓女无家,(叶音谷)
何以速我狱。
直到明代,古韵研究才从叶音的误区中摆脱出来。
明代的陈第在《毛诗古音考》中首次提出今音不同于古音的历史观点,他力
排叶音说,指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这一观点成为其后
古音研究的指导思想,清代学者研究古音的辉煌成就就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
三、清人研究上古韵部的成就清代是上古韵部研究的鼎盛时期,最著名的古韵学家有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孙、江有诰等。
清初的顾炎武代表著有:《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合称《音学五书》,将古韵分为十部。
其后,段玉裁分为17 部,江有诰分为21 部,越分越细,至今人王力,分为11类30 部:
颠
*M∣
N轉,Id蝕IdHHiK・迫址尤杆郴同勵丸您的%杆部位也相同,
«M: MnMntrA・ MUt元HMfl近.MMMMt
*»««:^*>rtιA^WHΛ∣
4M:不HMHHMtr*∙
王力上a;Il§«9
皆:Kp滂Ph业b明m
诉:儿I Ht th定d/泥n⅜∣⅛ι I 5⅛吕th•r:-d Mx∙t F i
⅛: WtS淸ISh從dz心S乳Z ''
勺IJh主J俟3
乩見k滇kh WhC∙⅛lx∣,∙ Y刚 W ⅛:彫0
99ι MMt
It树WIMM行诚舌AHrttfi
疥釧:同類同准饶丽不HMtn MMi喊與才∙A:鼻興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