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小说
冰心概况
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州。5岁时,随父母迁 居烟台,度过了七年多与海为伴的生活。这些 童年时代留下的关于海的回忆,为冰心以后走 上文学道路、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冰心是20世纪同龄人,一生都伴随着世纪风云 变幻,一直跟上时代的脚步,坚持写作了七十 五年。她是新文学运动的元老。她的写作历程, 显示了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新时期文学的中 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她开创了多种“冰 心体”的文学样式,进行了文学现代化的扎扎 实实的实践。她是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 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 译家。
冰心的情感表达方式——婉约的倾诉
一、“满蕴着温柔”——爱的主题 (母爱、童真、自然)《超人》 《春水105》。 二、“略带着忧愁”——伤感情调 (爱在合理的制度下才有效,否 则就是一种悲剧)《去国》表现 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三、“欲语又停留”——委婉的叙述。受传统诗词的影 响。 冰心的小说形成了她独特的个人风格,是现代小说领 域里,继鲁迅之后,稍早于郁达夫出现的出色的文体 家。
庐隐(1898——1934) 1、她是文学研究会的首批会员。创作一开始多 为问题小说,第一篇小说《一个著作家》1921 年《小说月报》第12卷上发表。随后又写了 《两个小学生》《一封信》《灵魂可以卖吗?》 等。但都不太出色。 2、1921年以后她以自己和自己的朋友生活为蓝 本,写出了短篇《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 以及中篇《海滨故人》,才真正显示出她的个 性:用哀伤的笔调叙写五四一代青年复杂的感 情世界,尤其是表现一代青年女性追求民主解 放和爱情幸福最后却只能尝到苦果的实际情景。
20年代的小说
概述: 从《狂人日记》发表到1919年夏,只有鲁迅和《新 潮》作者少数几人创作现代白话小说。不久,北京、 上海等地的很多报刊陆续刊载现代白话小说,创作 空气开始浓厚。特别是1921年以后,文学研究会和 创造社先后成立并展开活动,更多的专门性新文学 刊物相继创办,小说创作趋于兴盛,并接连形成 “问题小说”、“自叙传小说 ” 和乡土小说等创作潮 流,标志着中国现代中、短篇小说的初步丰收和成 熟。
•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 叶绍钧(1894—1988)又名叶圣陶,江苏苏州人。 文学研究会主要成员。小说的思想内容:表现教育 界的黑暗和青年知识分子的追求,表现小市民知识 分子的灰色人生;表现下层百姓的苦难生活。艺术 成就:冷峻的现实主义,描写客观,风格自然,结 构严谨,语言平白、确切,富有表现力。 • 小说的独特性: 1、善于写下层小市民化的知识分子形象。缺少文化 精英意识,多写平庸世俗的“灰色知识分子”。用 冷静批判的笔揭露了小市民的精神病态。这方面以 《潘先生在难中》为代表。 2、冷静的写实风格。
问题小说
概念及内涵 指五四时期以反映社会重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 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个小说群 体,标志着中国现实主义新小说的发端,其作 家主要由文学研究会的成员构成。最早给问题 小说命名的是周作人,1919.2《中国小说中 的男女问题》对“问题小说”的阐述。
风格特征 1、以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思想主题,提出人生 和社会的诸多问题。 2、以现实人生为题材、以理想主义为基调,作品 具有一定哲理色彩。 3、通常是“只问病源,不开药方” 4、是一种社会功利性小说,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 的弊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所冲淡,审美价 值被削弱。
王统照
王统照的创作是社会与思想历程的再现。 他的“问题小说”更突出“爱”与“美” 的观点,但与冰心不同的是,他的思想 是理性形成的是受过教育与训练的。他 主张“美育”。短篇小说《沉思》《微 笑》是“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品。
理想:1919年第一篇小说《微笑》(阿根)是其抽 象的朦胧的爱 与美理想的再现。 怀疑:1922、1《沉思》(琼逸) 设计:1922、8《湖畔儿语》(陈小顺),作者所设 计的不幸。 现实:1923年《生与死的一行列》(老魏) 谴责:1928年《司令》
• 乡土小说又被称为“流寓者的文学”,是指二十年代 一些流寓都市的作家在鲁迅的影响下,以家乡农村生 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乡土小说兴起于1923年前后, 主要作者有废名、许杰、许钦文、鲁彦、徐玉诺、蹇 先艾、台静农、彭家煌、黎锦明等。关于乡土小说,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序》中说:“凡在 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 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 侨寓文学的作者。”又说,他们的作品大都是“回忆 故乡的”,“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所谓“乡土 小说”,主要就是指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 (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 彩的小说。回忆、乡愁、风土、写实,是乡土小说的 突出特色。
• 许地山的小说创作 • 许地山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资质清纯, 独立不群。作品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魅力。 • 早期小说风格: 1、浓郁的异域色彩和传奇性。五四唯一以传奇 著称的作家,是人生的传奇。《命命鸟》《商 人妇》《换巢鸾凤》等。 2、明显的佛教色彩和宗教氛围。宗教的环境和 具有宗教情怀的小说人物。 3、在情节上,贯穿着一条爱情的线索,男女主 人公的悲欢离合都相当曲折离奇。《命命鸟》 中加陵与敏明、《商人妇》中林荫乔与惜官、 《缀网劳蛛》中的长孙可望与尚洁等。
4、对人生苦难的坚韧对抗。认为生本无 乐,苦海无边,主张冷静坦然地面对人 生的悲剧。《商人妇》中惜官,外表柔 和内里坚韧,“柔弱的强者,不争的斗 士”。《缀网劳蛛》中的尚洁。 • 不足:是一种类宗教小说,重在阐述一 种生活理念,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的代 言人。
• 后期小说发生了变化: 1、由哲学阐述而转为生活显示。 2、批判性增强。 3、宗教、哲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 1934年许地山发表了他的力作《春桃》。 • 《春桃》: 1、仍具有传奇性,但已经转化为生活的传奇。 2、平民意识与宗教意识的结合。在冲突中表现 一种亲和性,冲破了社会伦理规范,在低层人 的生活困境中突出人物的善良。
1922年王统照出版了《一叶》,这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最早的长篇之一。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是1933 年出版的《山雨》,被认为是描写北方农村的第一 部坚实的长篇,有人甚至把它与同年出版的茅盾的 《子夜》相提并论。
乡土小说
• 鲁迅、叶绍钧之后,文学研究会以及语丝社、 未名社还涌现了一批写乡土文学的青年作者。 他们都是进入大城市、接受新文化洗礼后,带 着复杂的感情来回顾故乡农村的。其中来自浙 东者居多,也有原籍湖南、贵州、安徽等地的 作者。在鲁迅小说的示范和周作人“乡土艺术” 理论的倡导之下,他们创作了一批乡土小说, 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这些小说不再热衷于人生 问题的玄想,而是切实地写出作者熟悉的乡间 村镇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 乡土文学的蔚然成风,标志着20年代中期现实 小说创作的初步成熟。
冰心的文学创作 从1919年9月发表处女作《两个家庭》到1925 年,写了二十多篇“问题小说”。其中《斯人 独 憔悴》《去国》《超人》等作品获得广泛的影
响。还有一些诗歌、杂感,是新文学初期最副 盛名的女作家。1921年发表的《超人》是冰心心理问题小说的 代表作。提出了“人生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是冰心宣扬“万 全之爱”、讴歌伟大的母爱的代表性作品。
《新潮》和《晨报· 副刊》上的小说,目 的几乎都在于提出问题,进行思想启蒙。 汪敬熙的《一个勤学的学生》,俞平伯 的《花匠》,杨振声的《渔家》、《贞 女》,叶绍钧的 《这也是一个人 ?》 (即《一生》),以及《晨报· 副刊》上 冰心的小说,都显示了一定的现实针对 性。它们都是“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的兴盛,是新的文学思潮的产物。 这是借鉴外国问题文学的结果(如俄国的问 题小说,泰戈尔的哲理小说,易卜生的“问 题剧”等),同时也与周作人、胡适的理论 倡导有关。 叶绍钧、许地山、冰心都是问题小说作家。 庐隐也是问题小说作家,但观察点与答案则 和冰心不同。短篇《或人的悲哀》、《丽石 日记》和中篇《海滨故人》。哀伤与苦闷的 基调。
•
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童话创作《稻草人》与 稍后的《古代英雄的石像》。 • 叶绍钧小说的创作风格:朴实、冷峻、自然。 特征是:不刻意追求情节的新奇,致力于再现 生活实貌和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有较多的乡 土味;描写细致真切,很少主观感兴,把见解 “寄托在不著文字的处所”;短篇结构严谨, 讲究点题、布局和含蓄;语言洗练朴素,善于 使用确切而富有表现力的方言俗语。
3、1931年创作了以好友石评梅 与高君宇恋情为题材的凄绝哀 艳长篇小说《象牙戒指》。 4、庐隐的小说叙述不事雕饰, 激切直露,同时也嫌单调, 少含蓄。叹号的大量运用 增强了叙事的情感容量,相 对削弱了小说语言的雕塑功能。 她喜穿插日记、书信, 重视哀切动人的环境气氛烘托,甚于对人 物性格的刻画,结构上往往失于散漫拖沓。
爱、童心、自然是冰心“爱的哲学”之鼎的三足。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往事 七》)
冰心的创作——理想人生的诉求
• 初期的问题小说,一方面有着鲜明、强烈的时代气息; 另一方面“爱的哲学”的宣扬也在探究社会、家庭、 青年问题的小说中留下了感伤、忧郁的印痕,淡淡的 忧愁,温柔的抒情和委婉有致的叙述语气,使冰心区 别于同时期的其他问题小说家,显示出独特的格调。 一、冰心小说不以曲折的情节见长,也没有激烈冲突 的渲染夸饰,结构单纯,常用对比的方法,耐人咀嚼 回味。 二、“冰心体”的文学语言,典雅秀逸、清丽淡远。 她以白话为主,杂糅古今中外,努力实践“白话文言 化’。“中文西文化”,把率真的自我和童真的个性, 自然地渗入流利、凝练的文字之中,呈现出诗情洋溢、 含蓄不露的闺秀风范。
Hale Waihona Puke • •冰心的小说创作 冰心是问题小说的重要作家。《两个家庭》提出 妇女受教育问题。《斯人独憔悴》提出封建家庭 父子两代冲突问题。《去国》在当时即被作为 “研究人才问题的一个引子”。《超人》提出了 “人生究竟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冷心肠”青 年何彬的转变,倡导“爱的哲学”。冰心早期小 说的特点与局限。《相片》是冰心转向现实生活 发掘内在意蕴后创作的优秀短篇。抗战期间署名 “男士”发表于重庆《星期评论》的小说散文集 《关于女人》,以中年男性的视角察人论世,探 究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妇女的地位及命运,文 笔简劲诙谐,诚实地刻画了人物多层次的性格构 成和复杂化的思想感情,是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 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