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4.五六十年代小说概述

04.五六十年代小说概述


3、小说题材的分类与等级制度产 生的影响:
(1)从第一次文代会开始,出现了按照社 会生活领域(如工厂、矿山、农村、军营) 和当时开展的政治运动、中心事件(如‚抗 美援朝‛、农业合作化、‚大跃进‛),来 分别‚检阅‛小说创作的成绩和问题的做 法。在这种情况下,也出现了这一时期特 有的题材分类概念,如革命历史题材、农 村题材、工业题材、知识分子题材、军事 题材等。

5、干预生活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王蒙) 《田野落霞》(刘绍棠) 《改选》(李国文) 《灰色的帆蓬》(李准) 6、人情人性 《我们夫妇之间》(萧也牧) 《在悬崖上》(邓友梅) 《红豆》(宗璞) 《小巷深处》(陆文夫) 《达吉和她的父亲》(高缨)
2、战争 《风云初记》(孙犁),滹陀河畔风云 《铁道游击队》(知侠),鲁 《敌后武工队》(冯志),冀中 《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保定 《苦菜花》(冯德英),胶东 3、二三十年代(抗战前) 《小城春秋》(高云览),厦门大劫狱 《青春之歌》(杨沫),30年代前期北平 《三家巷》(欧阳山),20年代南国风云 《一代》第一卷,酝酿达十五年之久,它叙述了一个名叫周炳 的打铁工人出身的知识分子的半生经历,力图反映出从1919 至1949这三十年来中国历史的革命进程. 《红旗谱》(梁斌),从本世纪初叶开始 《党费》《七根火柴》(王愿坚,短篇)长征时期
2、农业合作化 《不能走那条路》,李准 写翻身贫农宋老定想买地的作品,除了在《人民日报》等全国四, 五十个报刊转载外,还被改编成话剧,梆子,坠子,连环画等,在群 众中广泛流传,对推动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展,起了很大的宣 传作用. 《三里湾》(1955),赵树理 第一部以农业合作化为题材的长 篇小说. 《山乡巨变》,周立波 出现了较明显的矛盾冲突. 《创业史》,柳青 阶级阵线分明,两种思想,道路, 阶级. 3、劳动妇女 《李双双小传》(李准,1960) 烙有"大跃进"时代左倾冒进的 印记. 《静静的产院》(茹志鹃) 《新结识的小伙伴》(王汶石) 社会主义建设热潮把吴淑兰 这样的"好媳妇"卷进了生活的激流,成为和张腊月一样的建设新 生活的闯将
(二)、短篇小说:
当代对它的重视,则是认为它能迅速、敏捷 地反映生活。 被称为短篇小说作家的有赵树理、李准、马 烽、峻青、王愿坚、茹志鹃、林斤澜、陆文 夫等 创作实绩:峻青的《黎明的河边》、王愿坚 的《七根火柴》、茹志鹃的《百合花》、赵 树理《锻炼锻炼》、李准的《不能走那条 路》,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后改 名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红日

(5)五种模式 传奇式 英雄史诗式 社会风俗画 英雄浮雕式 赤子佳人式
林海雪原 红旗谱 创业史 山乡巨变 红岩 青春之歌
(6)六种结构 双线对比式 红日(我军和敌人两方面) 复线平行式 红岩(前二十章是监狱外斗争, 后十章是写监狱内斗争) 串连式结构 (也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进 行的)红旗谱 扇形结构 创业史 环形结构 林海雪原 散点透视式 山乡巨变
(时代环境:奔放,宏伟)所以最必须提 倡的‚首先应该是‘奔放、雄伟、刚健、 热烈’‛。
三、50、60年代小说主要体裁状况:
(一)、长篇小说: 对于长篇,把握生活素材的规模和容量, 是受到重视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许多怀有 ‚反映这个伟大时代‛、写作‚史诗式‛ 作品的情结的作家来说,长篇小说是实现 这种勃勃雄心的合适的形式。(作家的长 篇情结)
“革命历史题材‛并不能等同于‚历史题材‛ 或‚历史小说‛,而‚农村题材‛,其含 义也与‚五四‛新文学以来的‚乡土小 说‛、‚乡村小说‛,有了不容混同的区 别。
(2)在强调文学方向和作品基调、风格的 统一性的当代,小说形态走向单一化,是 不可避免的。单一化的趋向,是相对于 ‚五四‛以来的小说状况而言的。
4、工业建设 《铁水奔流》(周立波) 《百炼成钢》(艾芜) 1957年出版,小说以建国初期国民 经济恢复时期为背景,描写了某炼钢厂在恢复和扩建过程中 既炼钢又炼人的故事.热情歌颂了以秦德贵为代表的先进工 人大公无私的优秀品质 《上海的早晨》(周而复) 这部作品的第一,二卷于一九 五八年和一九六二年相继问世.第一部以相当充分的篇幅描 写了解放初期上海滩上以徐义德,朱延年为代表的一群工商 业资本家向无产阶级发起的猖狂进攻.他们自恃有外国政治, 经济势力作靠山,阴谋策划抽逃资金,构筑好上海,香港,纽约 三道防线,准备与无产阶级作最后的较量. 《乘风破浪》(草明) 《在和平的日子里》(杜鹏程)
沈从文曾经提出过第四种道路。就是不依 附共产党、国民党和各民主党派。独立的 进行创作生活。 1948年郭沫若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 用清算的口气批评沈从文‚一直是有意识 的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的 《五月三十下十点北平宿舍》
三个源流作家的特点。 国统区作家在新中国时期,再也没有能够产生能与 之并肩而立的作品。在创作轨迹上呈现断裂的趋势。 而解放区的作家虽然在政治思想上进步了,但是在 文学艺术上又倒退了,他们只是衔接起来两个时代 而已。 战火中成长的作家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因此再也 没有写出优秀作品。他们以前的创作只是凭激情和 热血写出了亲身经历的那个时代。但是,再向深层 以及高层发展的话,他们已经没有那个潜力了。 而共和国诞生的作家,没有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只 是凭借年轻的热血来反映生活。也能够反映生活的 阴暗面。

(7)、七种风格 清新优美 严正恢宏 深沉悲壮 浑厚豪放 严峻热烈 神奇瑰丽 严禁热忱
山乡巨变 赵树理 红日 吴强 红岩 罗广斌 杨益言 红旗谱 粱斌 保卫延安 杜鹏程 林海雪原 曲波 创业史 柳青

(8)、八部作品 三红一创 保林青山 (长篇小说代表作) (9)、九个作家 此时表现出来的社会风貌可以用一个词来 概括,那就是:崇高。
赵树理的《三里湾》出版于1955年,曲波的 《林海雪原》(1957),梁斌的《红旗谱》 (1957),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上篇1958, 下篇1960),杨沫的《青春之歌》(1958),冯 德英的《苦菜花》(1958),周而复的《上海 的早晨》(第1部1958,第2部1962),李英儒 的《野火春风斗古城》(1958),冯志的《敌 后武工队》(1958),刘流的《烈火金钢》 (1958),欧阳山的《三家巷》(1959),柳青 的《创业史》(第1部,1960),罗广斌、杨益 言的《红岩》(1961),姚雪垠的《李自成》 (第1卷,1963)
A、在40年代后期,对言情、侠 Nhomakorabea等主要类型 的现代通俗小说的批判,使‚通俗小说‛在当 代失去其存在的合法性。 B、讽刺、幽默的小说,此时也不能有继续的推 进。 C、50年代以后,写英雄典型、写生活中的矛盾 冲突、设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线索的小说的主 张,取得绝对统治地位,成为衡量作品价值的 主要尺度,留给‚诗化‛、‚散文化‛小说 (以废名,周作人,沈从文位代表)的发展空 间已很窄小; D、受到怀疑、拒绝的小说形态,还有侧重表现 心理活动、尤其是复杂心理矛盾的那种作品
五、六十年代 小说创作概述
一:从三流衍一谈起
所谓三流衍一指的是建国初期,我们国家的小说创 作者大体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解放区作家,他们是衔接解放前与解 放后的跨时期的作家。赵树理、柳青、周立波 第二个方面是国统区作家,比如巴金、艾芜、老舍、 沈从文、等等 第三个方面是共和国作家,大体分两种 一种是战火中成长的作家,比如杜鹏程、刘知侠、吴 强、粱斌、曲波、罗广斌、杨益言等人。 另一种是在共和国诞生的作家,如:王蒙、邓友梅、 李国文、陆文夫等等
1、创作实绩:在50年代初期,长篇小说创 作显得较为沉寂。《铜墙铁壁》(柳青)、 《风云初记》(孙犁)、《保卫延安》(杜鹏 程)等,是比较重要的几部。
长篇小说的‚丰收‛(或‚高潮‛)期是指的: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长篇出版的数量大 为增加,且出现了一批体现这一时期小说创 作水准的作品。因此,这个阶段,常被当时 和后来的批评家称为长篇小说的‚丰收‛(或 ‚高潮‛)期。

4、建国之初(抗美援朝) 《三千里江山》(杨朔) 《上甘岭》(陆柱国) 《洼地上的"战役"》(路翎) 5、其他历史 《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 《李自成(第一卷)》(姚雪垠)
(二)现实生活题材
1、新的婚姻家庭观 《登记》(赵树理) 《结婚》 《一架弹花机》(马烽) 《新事新办》 《强扭的瓜不甜》(谷峪)
当代长篇小说侧重于表现‚历史‛,表现 ‚逝去的日子‛,而短篇则更多关注‚现 实‛,关注行进中的情境和事态。当代政 治、经济生活的状况,社会意识的变动, 文学思潮的起伏等,在短篇中留下更清晰 的印痕。
四:五,六十年代小说总体题材分类
(一)历史题材: 1、民主革命(解放战争) 《保卫延安》(杜鹏程) 《红日》(吴强)--孟良崮战役等 《林海雪原》(曲波)--剿灭东北 《红岩》(罗广斌,杨益言)--渣滓洞 《百合花》(茹志鹃,短篇) 《黎明的河边》(峻青,短篇)
二、50、60年代的文学题材: 1、题材的确认依据:
(1)在‚当代‛,小说题材(文学的其它 样式,如诗、戏剧等也一样)的选取,具有 特殊的重要性。 (2)毛泽东在《讲话》中就提出革命文学在 题材上必须转移到对‚新的世界,新的人 物‛的表现
(3)第一次文代会上,周扬的报告把题材 的转移(“新的主题、新的人物‛的大量涌现), 作为解放区文艺‚是真正新的人民的文艺‛ 的重要根据:‚民族的、阶级的斗争与劳动 生产成为了作品中压倒一切的主题,工农兵 群众在作品中如在社会中一样取得了真正主 人公的地位。知识分子一般地是作为整个人 民解放事业中各方面的工作干部、作为与体 力劳动者相结合的脑力劳动者被描写着。知 识分子离开人民的斗争,沉溺于自己小圈子 内的生活及个人情感的世界,这样的主题就 显得渺小与没有意义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