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先秦两汉诗歌一、复习提要本部分主要包括《诗经》、《楚辞》与“东汉乐府民歌”、“文人五言诗”四大部分,其中的精读,重点篇目甚多,自学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背诵部分重点篇目,能填写名言、名句。
2、在阅读诗歌时,做到会翻译、解释其中的句子与字词。
3、掌握每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其中《氓》、《君子于役》、《蒹葭》、《七月》、《离骚》、《哀郢》、《陌上桑》、《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迢迢牵牛星》等是重点篇目。
4、了解《诗经》的分类、成书经过,掌握屈原的生平思想与《楚辞》的重要注本;了解“乐府”、“古诗十九首”的概念等。
二、填空题1、先秦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口头到、从民间到、从集体歌唱到创作的过程。
2、被认为是比较原始的猎歌是存在于《吴越春秋》中《勾践阴谋外传》所载的《》。
3、《》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诗歌从口头到书面形式的完成。
4、《诗经》所使用最多的艺术表现手法是、、。
5、《诗经》共首,全书按照的不同。
分为、、。
6、《诗经》的收集、来源一般有说和献诗说两种。
7、《诗经》流传到汉代,出现了齐、、、“四家诗”,今天流传的属于诗。
8、“,秋以为期”一语出自于《》一诗之中。
9、“所谓伊人,”一语出自于《》一诗中。
10、“万寿无疆”一语最早出自于《诗经·》一诗中。
11、《楚辞》骚体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
12、现存在的最早楚辞注本是东汉人王逸的《》。
13、《楚辞》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与。
14、屈原的代表作品是《》。
15、先秦时代,《》与《》被视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双峰并立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座座标。
16、“鸟飞反故乡兮,”一语出自于《》一诗之中。
17、“路曼曼其修远兮,”是所作《》中的名句。
18、屈原名,字原,战国时期国人,一生经历了被疏与放逐的打击,其政治主张是和修明法度;外交上主张和统一六国。
19、屈原的《》是根据民间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再创作而成的。
20、屈原主要作品除《离骚》、《九歌》之外,还有《》、《》与《招魂》。
21、现存的保存中国乐府诗歌最完备的古代著作是宋代人编写的一部《》一书。
22、《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出自于陈朝人徐陵所编的《》一书。
23、《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主要反映了与的爱情悲剧。
三、单项选择题1、《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被称为“诗经”是:()A、春秋时代B、战国时代C、汉代D、南北朝时代2、《诗经》成书的时代是:()A、西周时代B、春秋时代C、秦代D、汉代3、《氓》这首诗,属于()A、卫风B、王风C、秦风D、周南4、“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一语出自于《诗经》中的:()A、《氓》B、《君子于役》C、《七月》D、《蒹葭》5、《君子于役》的主题思想是:()A、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的歌颂B、表现了人民踊跃参战的爱国主义精神C、表现被抛弃妇女的哀怨之情D、表现了当时繁重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6、《国殇》中的“国殇”二字义为:()A、为国牺牲的将士B、死在外地的年青人C、国家中早夭的青壮年D、国祭7、认为“离骚”二字义为“离别的忧愁”的人是:()A、班固B、司马迁C、王逸D、朱熹8、《哀郢》选自于屈原的组诗:()A、《九歌》B、《九章》C、《天问》D、《招魂》9、《国殇》出自于屈原的:()A、《九歌》B、《九章》C、《离骚》D、《天问》10、宋玉最有代表性的楚辞体作品是:()A、《九歌》B、《九招》C、《九辩》D、《九叹》11、《文选》一书的编者是:()A、班固B、张衡C、司马迁D、萧统12、最早的一首文人五言诗作者是汉代人:()A、司马迁B、张衡C、班固D、蔡邕13、《四愁诗》在诗体上是:()A、七言诗B、骚体诗C、乐府诗D、文人五言诗14、《四愁诗》的作者是:()A、班固B、张衡C、王粲D、曹植1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一语出自于:()A、《迢迢牵牛星》B、《行行重行行》C、《西北有高楼》D、《陌上桑》16、《西北有高楼》主要写:()A、知音难遇的感伤B、得遇知音的喜悦C、仕途失意的惆怅D、爱情的不如意17、《迢迢牵牛星》主要表现:()A、知音难觅之感B、女子离别思念之情C、朋友的背叛D、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四、多项选择题1、《诗经》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A、四字句格式B、长短句交错运用,多以长名为主C、赋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D、文人独立歌唱,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
E、重复歌唱的章法,和谐的韵律2、下列句子中,出自《哀郢》一文的主要有:()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C、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D、外承欢之约约兮,淇荏弱而难持。
3、下列句子属于比兴的有:()A、以尔车来,以吾贿迁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于嗟鸠兮,无食桑萁。
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E、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4、下列诗歌中,属东汉乐府民歌的主要有:()A、《四愁诗》B、《古诗为焦仲卿妻作》C、《东门行》D、《妇病行》E、《行行重行行》5、下列诗歌中,属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主要有:()A、《陌上桑》B、《西北有高楼》C、《古诗为焦仲卿妻作》D、《迢迢牵牛星》E、《四愁诗》6、《四愁诗》:()A、班固所作B、骚体形式C、是我国诗歌史上较早的七言试作D、采用东南西北的铺写手法E、政治寄托之作7、《古诗十九首》:()A、最早出自于《汉书》之中B、为一个短时间内一人所作C、非一人一时一地所作D、刘勰评之为“五言之冠冕”E、大多为民间劳动人民所作五、判断题1、《诗经》中的主要句式是四字句式。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中的“匪”义与今天的“土匪”相同。
()3、《硕鼠》中的“硕鼠”以喻统治者。
()4、屈原,名原,楚国人。
()5、东汉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
()6、《陌上桑》中的女主人是罗敷。
()7、《东门行》一首反映东汉末年,人民不堪压迫,奋起抗争的诗歌。
()六、名词解释1、《诗经》2、楚辞3、乐府4、古诗十九首七、简答与论述题1、简述《氓》的艺术特色。
2、朱熹《诗集传》说,“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
”请指出此说是不是有理。
3、论述《蒹葭》的艺术特色。
4、简述《七月》的思想内容。
5、简述《离骚》的思想内容6、简述《离骚》的艺术成就7、《国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8、《国殇》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9、分析《陌上桑》的艺术手法10、简述《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艺术成就。
11、简答《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思想内容。
12、举例说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在塑造人物方面的艺术手法。
13、简答《迢迢牵牛星》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答案1、书面、宫廷、诗人2、弹歌3、诗经4、赋、比、兴5、305、音乐、风、雅、颂6、采诗7、鲁、韩、毛、毛8、将子无怒,《诗经·氓》9、在水一方,《诗经·蒹葭》10、七月11、诗人独立12、楚辞章句13、屈原、宋玉14、离骚15、原、诗经、楚辞16、狐死必首丘哀郢17、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18、平、楚、举贤授能、联齐抗秦19、九歌20、九章天问21、郭茂倩、乐府诗集22、玉台新咏23、刘兰芝、焦仲卿二、单项选择答案1、C2、B3、A4、A5、D6、A7、C8、B9、A 10、C 11、D 12、C 13、B 14、B 15、B 16、A 17、B三、多项选择答案1、A、C、E2、C、D、E3、B、C、E4、B、C、D5、B、D6、B、C、D、E7、C、D四、判断题1、√2、×3、√4、×5、√6、√7、√五、名词解释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它主要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近五百年的社会状况。
成书于春秋中期。
在先秦,它只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人称为“诗经”。
2、楚辞是战国后期,以屈原和宋玉为代表的楚国人所创造的一种新诗体。
到了汉代,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一部书,也称“楚辞”。
3、乐府在汉代,是一种音乐机关的名称,它主要是收集乐歌,培训乐工。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把乐府机关所保存的诗歌也称为“乐府”,因而乐府便由一个音乐机关的名称变成了一种带有音乐性诗歌的名称。
4、“古诗十九首”最早出自于梁人萧统所编的《文选》一书之中,他把十九首失去作者名字的古诗编在一起,题名为“古诗十九首”。
实际上,这些诗非一人一时一地所作,大约写作于东汉末年桓、灵之际。
它代表了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六、简答与论述1、(1)叙事性。
(2)夹叙夹议的手法。
(3)比兴手法的运用2、朱氏所言“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是对的,此诗反映了女主人公的怨恨与悲愤。
但认为是“淫妇”,却是带有封建观念。
是轻视妇女,宣扬封建伦理的说法。
3、①本诗采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作者开头以“蒹葭”为背景,借秋天的凄凉气氛,表现自己的失意与惆怅情绪,以景写情,写景、抒情相结合。
②虚实相同的手法。
本诗中所写的“伊人”、来往徘徊等是虚,环境、河流等是实。
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创造了一种朦胧凄迷的艺术境界,若远若近,若即若离,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内心惆怅、苦闷、迷失的情绪。
③一唱三叹,重复歌唱的手法。
本诗有三段,都表达了一个意思,三段中,用个别字的变化,写出了时间的推移,意义也逐步加深,给人一种余音袅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觉。
4、①反映了我国早期的农业生产状况,是现存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最古而详细的文字记录。
②它又是我国周代奴隶社会的生活画卷,展示了那个时代奴隶们的痛苦,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剥削与压迫。
5、①《离骚》表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离骚》表现了屈原的政治、外交主张,反映了他为这些主张,为真理和正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勇敢的探索精神。
③《离骚》反映了屈原对一批小人的抨击与批判,表现了他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
6、①《离骚》为中国文学史塑造了第一个抒情主人公形象,它的出现,标志着文人独立创作时期的到来。
②打破了《诗经》以来,四字句格式,句式参差不齐,便于表达丰富而复杂的内心情感与思想内容。
③继承与发展了《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扩大了赋、比、兴手法的运用范围与内涵。
④浪漫主义写作手法。
⑤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
7、①《国殇》歌颂了将土们为国杀敌的英勇气概和不屈的精。
②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
8、①动态描写与静态雕塑相结合。
②大场面描写与局部描写相结合。
③外部描写与内在精神描写结合。
9、①《陌上桑》采用了侧面烘托手法。
诗中不写罗敷如何美,而是从她的服饰,观者的反应与内在精神来写,这样写为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想象天地,比直接的外表描写更好。
②反衬与夸张手法。
10、①结构完整、紧凑。
全诗由两条主线组成,一条是焦、刘妇夫二人之间的关系,这是明线;另一条是刘、焦妇夫与焦母、刘兄之间的关系,这是暗线,两线平行发展,又互相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