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应用复习
5、教育环境
是基于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创设的特殊的学习环境
一种特殊创设的虚拟空间
不仅仅是物质环境,还包含物质之外的其他要素(学习目标、人际关系等)
是一个动态概念,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步变化,并且受其影响
6、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环境的教学内容是什么
(1)以学习者学习活动为中心,围绕学习着的实际需求,创设符合学习者个性化特质的学习任务与活动,提供丰富的参与机会,引导学习过程(2)以充分的支撑性条件集,灵活的辅助和促进学习这的参与过程(3)通过恰当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帮助学习者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督促有效学习的发生。
35、网络课程如何评价
(1)网络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可用性、技术性、信息呈现、文档资料
(2)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从网络教育过程和网络教育环境角度,网络教育是指以计算机网络、卫星通信网络和电信通信网络为介质,在以多媒体网络课程为核心的学习资源构建的网络教育环境中展开教学与学习活动进程的教育组织形式。
2、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终身教育、传统教育的区别
网络教育是远程教育的一种形式;与传统教育比,具有时空不限性。网络教育使终身教育成为一种可能。
类型:问题支架、范例支架、建议支架、工具支架等
学习者
制定原则:
◦激发动机确定目标原则
◦自我评价追求实效原则
类型:
◦自我分析策略:
依据:测试问卷、反思表
类型:智力(认知水平、知识结构)、非智力(兴趣偏好、学习方式、情感情绪)
◦反思策略:
依据:个人日志、反思表、概念图、学习进度查看与规划、自我评价清单
类型:对行为过程的反思,对行为结果的反思,对行为依据的反思
(1)提升学习者适应信息时代所需的素质和能力;
(2)寻求新的学习方式;
(3)关注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28、教学模式五要素
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条件、教学评价
29、传统和网络教学模式类型表6-1
30、典型的网络教学模式类型
以教师讲授为主
教授型教学模式
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
探究型教学模式
案例型教学模式
13、网络教育资源标准化目的、机构、标准
目的:更有效的建设好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库,促进各资源库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教育资源检索的效率与准确度,保证资源建设的质量。
机构: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ims全球学习联盟,ieee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高级分布式学习组织。
标准:oclc提出Dublin core元数据规范,ieee学习对象元数据标准lom,ims学习资源数据规范lrm和内容包装规范lms-cp,adl可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scorm
celts-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celts-41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2基础教育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celts-9内容包装规范。
14、目前建设现状
国内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硬件基础建设(路)
软件建设
由企业开发出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平台(车),地方教育部门在当地的学校和其他单位征集教育资源(货)
各地的基础教育资源库
ple: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是来自于各种网络服务的聚合、网络内容的聚合以及服务和内容背后人际网络智慧的聚合。
12、什么是网络教育资源
是指蕴含了大量的教育信息、能创造出一定的教育价值、以数字化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的教育资源。是人们从事网上教育活动的条件和产物。
制定原则:
◦遵循学科的教学规律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网络教学功能的发挥
类型:
◦先行组织者策略:
原理: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
作用:清楚认知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间的关联
类型:上位组织者、下位组织者、并列组织者
◦支架—渐隐策略:
原理: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作用:适时性帮助、动态支持、多元化引导
17、什么是非结构化教育资源,表现形式
是指那些来源不确定、结构模糊、内容动态变化、缺乏稳定性的资源。博客、论坛、wiki、书签。
18、如何合理利用非结构化资源,结合当前情况是否很好应用
(1)创设非结构化学习资源的有效组织机制,挖掘优秀的学习资源。点击率排名、推荐和digg模式。
(2)构建非结构化学习资源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管理。结构化分类,Tag标签。
支持服务分类:(1)学术性支持(2)管理性支持(3)情感性支持
25、举例说明学习支持服务的交互方式
确定双向交互的媒体手段是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设计的关键任务。网络教育机构可以借助多种媒体实现学习者于教师以及教育机构之间的双向通信,通常以计算机网络媒体为主,辅以其他技术媒体手段,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补充一定的基于人际面对面的交互。(1)基于网络(2)基于其他技术媒体(3)基于人际面对面的交互
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15、资源库建设模式
教育资源整体的分布和组织情况。
16、资源发展趋势
网络教育资源的未来形态必然从目前的单向、静态和固化模式走向内容、协作共创的模式。(1)可进化,资源中使用者者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智慧和联结。(2)分布式。单点集中式资源存储模式变为分布式网络存储,加强分布式资源间的强联通性。(3)社会性,网络教育资源附加的人际网络价值。(4)开放性,保持对过程信息的跟踪,资源与学习活动融合。
3、网络教育发展现状
基础教育领域
“校校通”工程、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项目)、教师专业发展
高等教育领域
校园网建设、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精品课程建设(MIT的OpenCourseWare)、各种教学支持平台的应用
远程教育及培训领域
20、课程和课件的区别
网络课程是基于网络环境开发和运行的课件,是网络课程中为实现一个或多个教学目标而按照一定的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网络课程包括了网络课件和教学活动两个部分,教学课件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内容基础。
根据网络课程的目标采用具有相同哲学认识论和价值观的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并以这些理论指导网络课程6要素的设计:课程观影响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的选择与组织;教学观影响网络课程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学习观影响学习支持和学习评价的方式。
26、什么是教学模式
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同时有直接面向并指导教学实践,表现为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可操作性,他是教学理论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27、信息时代对教学模式的要求
23、影响支持服务的因素
(1)学习者因素:包括学习者的特征、需求和总体差异等;
(2)课程因素:包括课程对于学习者的要求、课程发送的模式、所使用的教学材料等;
(3)机构因素:包括机构的规模、定位、管理模式、资源条件等。
24、学习支持服务解决三类困难、服务支持类型
问题:(1)学习问题,学习问题集学习过程中内容、方式和技巧相关的困难;(2)交流问题,即由于人际之间信息交流的减少引发的孤独感、焦虑感等;(3)个人问题,即由于网络教育中学习者者性别、年龄、社会特征等个人特质上表现出的差异,而形成的各种特殊的学习障碍,主要反映为他们所处的经济、家庭等物理环境能否向其提供不受干扰的学习条件。
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侧重在网络上对教务、教学过程,行政事务进行管理的平台。
lcms:learning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是lms学习管理功能与cms内容管理功能的集合。
lams:learning activ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个设计、管理和传递在线学习活动与课程规划的工具。
21、网络课程的设计原理
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观念更新、教法革新、内容从新、评价创新
发挥异步学习的优势
以多元载体为教学手段:重视离线资源
坚持学生自主学习,倡导案例教学
丰富课程资源库
电子化管理教学:注重电子档案
面向绩效的评价方式
22、什么是以学习者为中心
观念随着人们对知识和学习的重新认识而产生,即从关注教师的"教"育转向关注学习者的"学"
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企业E-learning
4、认识灵活性理论
是美国心理学家斯皮罗提出。知识划分为良构和非良构,认知灵活性理论是针对复杂的非良构领域中学习的本质问题提出来的。继承了构建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即学习使学习者者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以自己答方式主动构建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认识灵活性,学习者通过多种方式同时构建自己的知识,以便这情景发生根本变化时候能够做出适宜的反应。学习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乔纳森:初级知识学习、高级知识学习、专家知识学习。
网络教育应用
1、什么是网络教育
目前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概念。(1)网络教育是一种手段;(2)网络教育是一种学习方式;(3)网络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4)网络教育是一种后现代教育;(5)综合观点:网络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教育理念,同时还是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即网络教育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工具所特有的跨时空沟通、互动,共享信息的开放、平等的无中心网状环境来发展学生个性,从而实现以学生个体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33、评)评价实施更为复杂
(3)技术的作用更为突出
(4)评价主体多元化
(5)评价重点关注过程
34、评价体系主要内容
(1)学习者的评价,对学习者的评价是网络教育评价的核心,也是网络教育评价的主题内容;
(2)对直接影响学习者学习经历及效果的网络教育诸要素的评价;
(3)对潜在影响学习者学习和发展的网络教育机构背景、行政管理、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社会影响等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