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Ⅰ)
8.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软权力论(见表8-1)★★★
表8-1软权力论
考点二:地缘经济学★★★
1.经济/生态政治学(见表8-2)
表8-2经济/生态政治学
2.地缘经济学概论(见表8-3)
表8-3地缘经济学概论
3.由地缘经济学引起的思考
(1)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斗争将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斗争,虽然这场斗争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企业和个人在国际经济上的斗争,但其实质是国家间、政府间、政策水平间的较量。
(2)冷战后国际经济斗争的目标再不是争夺领土,而是抢夺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这种争夺国际经济主导地位成功的希望则是在高科技领域。
这里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的因素。
(3)在现在的国际关系中,企业和大公司承担了过去主权国家前台角色的相当部分。
现在的国际关系,再不纯粹表现为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而经常表现为跨国公司和跨国公司、企业和企业、跨国公司和企业、跨国公司和国家,甚至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4)地缘经济学家指出,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并不意味着国际合作自然会加强,国际市场将越来越开放。
在今天的战争中,武装斗争再不是进行战争的唯一方式。
在经济利益、政治斗争和战争三者的关系上,过去的公式是:经济利益——政治斗争——战争(武装斗争);今天的公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描绘为:经济利益——战争(非武装斗争)。
考点三:两枝世界政治论★★★
1.“后国际政治”观和“分合论”世界观(见表8-4)
表8-4“后国际政治”观和“分合论”世界观
2.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分合论(见表8-5)
表8-5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分合论对照表
3.两枝世界政治概述(见表8-6)
表8-6两枝世界政治概述
4.“国际治理观”与“两枝世界政治论”
(1)国际治理
世界政治走向两枝化,使国内事务与国外事务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原来分属各个主权国家独自加以管辖的一些事务如今在国内一国外边界上不再十分明确,同时,国际治理概念开始受到重视。
①罗斯诺创造了“权威领域”一词来表明,原来可以划归不同领土进行管辖的事务现在要在权威领域中进行处理了。
已被广泛接受的权威领域包括非政府间国际组织、非国家行为体、不受主体约束的行为体、问题网络、政策网络、社会运动、全球市民社会、跨国联盟、跨国游说集团和认知共同体。
②罗斯诺强调,许多国际治理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实现从主权管辖到权威领域的观念转换。
不同的行为体在不同的权威领域可能具有不等的权力,因此一种行为体在一种权威领域中的地位并不意味其他领域的同样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