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笔记传统研究方法,主要是指历史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过程跟踪和比较研究。
过程跟踪,就是选取一个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对其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分析,了解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及影响其发展的所有要素。
比较研究,是选择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找到它们的共同点或者不同之处。
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三类:即以案例研究为主的非数量分析方法以统计分析为主的数量分析方法以数学建模为主的形式理论。
科学研究并非就是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式。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一个环节——检验假设的方式。
定性分析一般使用案例来检验假设,定量分析则使用数据分析来检验假设。
国际关系的分析层次确定分析层次,即确定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自变量)所处的位置:体系、国家、个人目的:探究事物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人们对此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深刻”的认识。
意义: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任何事件都是由多种因素的“合力”产生的结果,明确分析层次有助于确定研究的具体问题及需要考察的证据和材料,使思维更缜密,研究更有逻辑,结论更可靠。
体系分析层次:宏观“自上而下”的研究世界的方法假设:所有行为体都处于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地理环境中;体系的特征是影响行为体的行为、行为体之间的行为的重要因素;体系层次的分析要素:体系的结构特征:体系中权威的组织形式、体系中行为体的性质、行为体互动的范围和层次体系的实力关系:单极、两极、多极体系的经济模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程度体系的行为规范:如,对战争的限制为什么美国会发动伊拉克战争?国家分析层次:中观聚焦于中层与体系层次分析相同,认为国家是世界体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强调民族国家及其内部过程也是世界体系发展演变的重要因素。
国家层次的分析要素:政府的类型:民主与集权形势的类型:危机与非危机政策的类型:政治、经济、军事等政治文化:一个社会普遍的、长期的和基本的价值观及其实践国家层次分析美国为什么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美国必须保护它的安全,而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必须阻止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获取毁灭性武器;美国必须确保稳定的石油供应,而伊拉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储量国;伊拉克是专制独裁国家,将其改造为民主政权符合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个体分析层次:微观分析国际政治的微观方法个体层次的分析要素:人性: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生理因素组织行为:被组织起来的人们的行为与他们单个时的行为大不一样,所以“群体决策行为”如何影响决策?特性行为:个体决策者的特性(个性、健康、经历、观念)如何影响决策?政治学的研究范围:政治学研究的是公共之事、众人之事,关注的是“天下之公器”。
西方政治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区别:国内政治学与国际政治学的区别:政治学方法论的演进路径:四大阶段: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至今。
一、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二、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中期:主题:国家、主权、自由、平等、法及人性规范、伦理研究→经验、实证研究三、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19世纪下半叶,“进化论者”:研究方法上更加强调实证,在解释上更注重多元,赫伯特·斯宾赛(Herbert Spencer)是一个典型代表。
20世纪前10年,政治的“科学”研究焕然一新,政治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心理学得以发展。
方法论上的新发展:1. “历史-比较”方法2. 实用主义方法3. “定量化-经验主义”方法代表人物:孔德、穆勒(另译密尔)、托克维尔、马克思、斯宾塞、韦伯、涂尔干(另译迪尔凯姆)、帕累托、米歇尔斯、加埃塔诺·莫斯卡、奥斯特果尔斯基、芝加哥学派四、20世纪中期至今:行为主义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学家努力使政治学科学化的结果。
始于19世纪30-40年代孔德和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和方法论。
主张从经验出发。
本质上是政治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革新。
主要特点:一,主张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二,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弃定性研究;三,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该是经验性和描述性的;四,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得到公正的结论;五,吸收了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多个层次的研究,构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大大拓宽了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六,规定自己的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的“应然”,而在于政治的“实然”,因此在政治现实性上,它表现为从技术角度看,怎样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而不是阐明统治为何是合理的。
应然性问题:是否应该去这么做。
实然性问题:对现状的判断。
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
定性分析则是对对象性质特点的一种概括。
个案研究法:指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
研究的人或事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不是典型的。
与实验法和的区别:对所研究现象的背景不予控制,也不干预现象的变化进程。
与问卷调查法的区别:通过所选择的一个或几个案例来说明问题,用收集到的资料分析事件间的逻辑关系,结论不依赖于抽样原理。
个案法的研究过程:1、制定研究方案2、确定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现状评定3、收集资料,诊断与因果分析4、问题的矫正与指导5、追踪研究6、撰写个案研究报告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向古巴部署导弹的动机:1、保护古巴,以防美国入侵2、对抗美国的包围3、作为重要的一个动因就是为了在全球恢复美苏平衡4、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实际上对双方的战略军事并不能造成多大的改变,但战略军事在外表上是会发生重大变化的,这种表面的变化,对于国民意志和世界领导地位都会起作用,不管怎么说,他至少也是一个政治和宣传上的胜利。
六种决策方案的分析:1、不作为2、对苏联和古巴施加外交压力3、通过各种渠道与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接触4、派遣美军入侵古巴此方案必然导致冷战转向全面核热战,对于美苏双方甚至全人类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5、对古巴实施先发制人的突袭。
美军对古巴进行空袭加以摧毁。
这种方案遭到不少人的反对,认为这是冒险、不可靠的。
人们担心在空袭中不可能全部摧毁在古巴的导弹,残留下来的苏联导弹可能对美国进行报复,它必将给美国带来巨大的损失。
同时,美国实施空袭必将要伤害苏联在古巴的技术人员.苏联可能会作出强烈反应,导致毁灭人类的核战争。
6、采取间接军事行动——封锁海面。
封锁的目的在于防止继续把进攻型武器运进古巴,并且渴望强迫撤走这些已经设置在那里的导弹。
封锁是介于无所作为和战争的中间道路,这条道路利用了美国在当地常规力量方面的优势。
同时的战略上,处于既可战又可和的有利地位。
封锁是比空袭更为有限更为低调的军事行动,他给赫鲁晓夫提供了一种选择,只要苏联的船只避开,就可以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
问题的含义:一个没有答案的谜(puzzle),需要回答和解释的题目。
不同于研究主题(topic)。
假设的含义:供科学检验的设想。
例如:力量均衡可以防止战争不同于假定。
假定是认定的研究出发点。
例如:人性是恶/善/善恶相兼三类研究对研究方法的要求:1、国际评论与报道:选题为大众关注的热点综合多种信息,加以猜测和推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过程2、政策研究报告:选题为政府面临的问题核实信息,判断真伪分析环境变化和利益,提出政策建议无须描述研究过程3、理论研究论文:选题为学者关心的研究问题提出假设,实证检验假设必须描述研究过程测量的定义: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作用:确定一个特定分析单位的特定属性的类别或水平。
测量层次(尺度):定类测量——定类变量将调查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以确定其类别。
如:性别、婚姻状况。
定序测量——定序变量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或属性作次序的鉴别。
定序测量只能区分次序而不能确定距离。
如:文化程度用大学、中学和小学来区分。
定距测量——定距变量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对测量对象之间真实差距的鉴别。
如:人的智商用数字表示、受教育年限。
定比测量——定比变量测量对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
如:出生率、死亡率、性比例。
测量层次的比较:操作化的含义:把我们无法得到的有关社会结构、制度或过程,以及有关人们行为、思想和特征的内在事实,用代表它们的外在事实来替换,以便于通过后者来研究前者。
是由理论到实际、由抽象到具体的一座桥梁。
如:“积极参加公共事务”的六个指标:是否属于某一个组织所参加的组织的数目哪一个组织在政治上持有自己的观点是否谈话或书信方式向政府官员表明自己的观点参加投票的次数是否曾高度关心某件公共事务信度所需要的测量结果。
如:血压计测量某人血压多次结果明显不同,说明测量结果信度低,此血压计不可靠。
效度测量对象属性的程度。
如:利用两国报纸报道分析测量两国敌对情绪。
假如两国已爆发战争,但对有关报纸报道的分析并无显示两国敌对情绪的增长,说明该测量方法无效。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信度是前提,效度是保证。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的条件,效度是受信度制约的。
对效度的要求比信度还要高。
效度分析方法:内容(表面)效度:考察测量内容是否能够反映相关概念的基本内涵。
“从表面看起来”符合要求目的。
标准关联效度:由一些标准所确定的效度。
建构效度: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