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巫溪县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试题无答案

重庆市巫溪县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试题无答案

重庆市巫溪县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才爬到一半,他已经气喘如牛了,觉得泥地一直在吮.(sǔn)吸着他的双腿。

B.废寝.(qǐn)忘食是一种好的学习态度,但放在初三诚然不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C. 明清家具除了它的造型古朴优雅外,它的卯.(mǒu)榫精密、牢固,才使它流传几百年也不变形。

D. 在“萨德”问题上,中国的经济制裁未必能对韩国政府形成掣肘.(zhóu)。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掺假和蔼诀窍立杆见影B.热忱躬行玷污焕然冰释C.荒僻弧线演绎明眸皓齿D.料峭笙萧教诲耿耿于怀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上周,重庆一中教师做客大渝网“2017初升高学科圆桌会·语文”栏目,在席间没有高谈阔论....,而是言简意赅,为初三学子提出了几条宝贵的意见。

B.老师强调考场作文应质朴真实、以情动人,文采藻饰....过盛就可能忽视了对内容、主旨的的追求。

C.模仿经典能提高写作水平是有例可援....的,李白写《登金陵凤凰台》就借鉴了崔颢的《黄鹤楼》。

D.平时文章要反复修改,达到吹毛求疵....的程度,才能捋顺自己的思路,完善作文的语感,从而达到文从字顺,形美质优的效果。

4. 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

剧本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

B.古人擅以花言志:东晋陶渊明喜菊,“采菊东篱下”表达的是对自己田园生活的满足;北宋周敦颐爱莲,“花之君子”是对自己高洁品质的期许;南宋陆游赞梅,仰慕的是“只有香如故”的孤傲。

C.古人有多种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苏轼为苏子瞻;号,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如欧阳修号醉翁;也可以用谧号,比如范仲淹为范文正公;还可以用籍贯,如柳宗元是河东人,故而人称柳河东。

D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塑造了一系列的知识分子形象,比如《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故乡》中的“我”以及《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等。

5. 使用下面的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使用其中两个词语,并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4分)训诫健忘一知半解努力丰富条件6.请根据下面新闻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6个字)(3分)重庆晨报3月10日讯从悦来国博中心海绵城市改造项目部获悉,国博中心海锦城市二期改造将在6月完工,改造完成后,可以控制七成到八成的雨水。

该项目是我市首先获得海绵城市建设的国家级试点项目。

二期改造项目投资3000多万元,包括修建“雨水花台”、排水管道,改造滨江公园等,改造后既能控制、调节雨水的排放量,以免内涝,不再在城市“看海”,又能在雨水收集过滤后,进行循环利用,浇灌花草树木、清洗路面、车辆等,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国博中心年降雨径流总量约为90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雨水的70%-80%管理起来,实在不是小数目。

7. .综合性学习(11分)今年两会上,“海绵城市”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社会热点。

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一(3)小题。

材料一:目前我们城市的排水管理要求的是“随降随排”,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排出,强降雨一来修多少管道都不够用。

正在试点的“海绵城市”并不是一座城,而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希望水渗下去,蓄起来,以造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

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以往陈旧的城市建设理念,不再片面追求高楼大厦,而更加注重城市设计的精细化、人性化。

材料二:“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城市就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能够及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再释放出来,这样就需要有下沉式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

然而,建设这些“海绵体”并不容易,资金需求巨大,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始终绕不开“钱从哪儿来”的问题。

而且熟悉这项技术的人才还相对缺乏,急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

材料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邵益生认为,海绵城市建设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就能完成的。

国土、排水、道路、交通、园林……各个部门之间如何协调现在还在试点和探索中。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介绍什么是“海绵城市”。

(3分)“海绵城市”指(2)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分析建设“海绵城市”我们现在需要克服哪些困难?(4分)(3)两江新区悦来新城作为重庆“海绵城市”试点,提出了“打造会呼吸的城市”的口号,请你对这个口号进行品析。

(4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8.古诗文默写填空。

(10分)(1)蒹葭采采,。

〔《诗经·蒹葭》)(2),采葵持作羹。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3)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4),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5),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6)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7)李清照《渔家傲》中化用了《楚辞》中的典故,抒发了自己日暮途远的惆怅和怀才不遇的愤懑的句子是:,。

(8)请写出一联有“风”字的古诗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4分)⑴甚蕃.__________ ⑵亵.玩___________⑶濯.清涟 (4)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10.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4分)(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通过对莲之生存环境的交代,写出了莲花不随世俗,洁身自好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

C.本文歌颂的对象是莲花,却几次提到菊花和牡丹,其用意是借菊花从正面衬托,借牡丹从反面衬托莲花的高尚品质。

D.作者描写莲的美好形象,赋予莲高洁的品格,其目的是以莲自诩委婉地批评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12.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

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答: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一17 题 (20分)总有一些美好不期而遇葛闪①小区门口有个补鞋的老者,头发被风霜染得花白。

脸上满是被岁月的犁桦耕耘出的千沟万壑,年轻时还折了一条腿。

老者虽身残,却心善,坚持良心做人,修补一双鞋只收两元钱。

小区里的人看他可怜,也都极为照顾他。

②上月的一天,我看到一个染着黄发的小伙子,把自己的运动鞋送给他补。

无论老人怎么尽心尽力,他却总是嫌老人补得不好,不停地让老人返工。

我站在旁边实在气愤不过,张口欲为老者抱不平,但老者仿佛看出我的心思,用一个温暖的眼神阻止了我。

就这样,老者反反复复为小伙子修补了好几次,小伙子这才心满意足,丢下了十元钱,说:“反反复复补了这么多次,十元钱就不找了。

”说完,便吹着口哨离开了。

③小伙子转身离开的时候,轻轻拍了下我的肩膀,给了我一个狡黠的眼神。

我突然明白,他是故意找借口来帮助补鞋的老者。

这样,既能帮助老者于无形,又能维护老者的尊严。

瞬间,小区门口凋零的树木,也突然桃红柳绿了。

④前不久吃早餐时,我被邻桌的一对母女吸引住了。

她们雍容华贵的穿着,优雅的吃态,着实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⑤那个二十岁上下的女孩放下筷子,向早已吃完的母亲娇声说:“妈,我饱了,剩下的三只包子我不吃了。

”母亲点着她的额头,笑话她是个败家女,示意她打包带走。

女孩却表示,区区几只包子,不值得打包。

⑥母亲笑了:“刚才你还拼命喊饿,现在又说吃饱了。

以前你说我花钱大手大脚,你看现在你也开始败家了。

”⑦母女优雅地离开了餐厅,出门时,女孩回头望向刚才吃饭的地方,眼神里满是温暖。

那里,餐厅里一个衣着褴褛的颇像拾荒者的老太太,迅速地把三只小笼包当做珍宝似放进碗里。

我这才明白了女孩的良苦用心....。

⑧也是那一瞬间,在这个极冷的早晨,我的心一片明媚,春暖花开,⑨去年夏夜我和看护桃园的三叔公聊天,突然听到悉悉索索声,我马上提醒三叔公,肯定是偷桃的盗贼,并操起了一根木棍。

⑩“不,”三叔公阻止住我,“现在生活好了,谁还缺一口桃子吃?这么晚偷桃子的,无非是几个小淘气...罢了。

你要是猛地过去了,孩子们一慌,万一从桃树上给摔下来怎么办?随他们吧。

”三叔公眉眼里爬满的都是慈祥。

⑩那一晚,我觉得整个天与地间都是那么美好。

⑩我一直认为,人活一世,也许或多或少会遇到诸多苦难的字眼,但这个尘世里,也总有一些美好存在于某个角落里,宛如朵朵阳光,总会于一个明媚的日子里,和你不期而遇。

13.作者写了三个让人感到美好的事件,请仿照示例,补充第一、二件事。

(4分)事件一:事件二:事件三:为了不惊吓孩子对孩子造成伤害,三叔公阻止我教训偷桃的贼。

14.揣摩下列语句,联系语境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4分)(1)我这才明白了女孩的良苦用心....。

(指出加点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分)(2)这么晚偷桃子的,无非是几个小淘气...罢了。

(说说加点词语丰富的的表达效果。

)(2分) 15.文中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在表达情感上委婉动人,请加以分析。

(4分)瞬间,小区门口凋零的树木,也突然桃红柳绿了。

16.指出题目《总有一些美好不期而遇》中“美好”在①一③段的具体含义。

(4分)17.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第⑩段的妙处。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充成i8一22题。

(20分)阅读是人生的修炼曾纪鑫①古人阅读多为纸质文本,最早还只能是携带不便的羊皮、竹简等。

而眼下的我们,手机、网络、电子阅读器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且十分便捷。

②但我以为,手机、网络之类的阅读虽然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却是一种浅阅读,要进入深阅读状态,达到一定的思考、创新层次,还是纸质文本最佳。

③古人的阅读方式虽然单一,但他们对待知识怀有一种敬畏的态度,将书本看得十分神圣,阅读之前,总得焚香净手。

“敬惜字纸”,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传统美德。

④当然,我所说的敬畏与敬惜,是指心灵方面的,并不拘泥于某一表面形式。

比如古人读书之前的焚香净手,阅读之时的正襟危坐,今日就大可不必了。

阅读可以不分场合,就餐、乘车、乘机空隙,甚至上卫生间的时候,抓紧点滴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