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对语法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笼罩”“凝望”“漂亮”“咽嗦”这四个词语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动词、形容词、动词。
B.“抢红包”“青蒿素”“跳广场舞”“考得很好”四个短语的结构都不相同。
C.“我们高兴”“太阳升起”“心情好”“老师讲课”四个短语的结构相同。
D.“干得很好”“密得不透气”“吓跑了”“漂亮极了”都属于补充短语。
2 .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都可以相互听到。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或许能吃完一石粮食。
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3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逞辩别拗作揖走头无路B.拙病桑梓拜谒矫揉造作C.愧郝诓骗恪守箪食壶桨D.豢养箴言鲁钝经世奇材4 . 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宝贵铃铛跳跃底下解说:这四个词语词性各不相同。
B.家父拙作见教鄙人解说:这四个词语全部是谦辞。
C.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这里的山啊,树啊,水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解说: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不按操作规程办事,生产了废品,不仅劳而无功,还造成了浪费。
B.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任重道远。
C.翻开这些当前改编的名著,与原来没有什么两样,这真是不一而足。
D.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同志满腔热忱。
6 .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国民革命军北伐。
B.《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健壮的祥子变成了狡猾、麻木、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表现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压制的文章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无常》:揭示一些徒有虚名、草菅人命的“名医”的文章是《父亲的病》;展现自己走出故乡,希望通过外出求学寻找到救国救民真理这一过程的文章是有《琐记》和《藤野先生》。
D.在《儒林外史》中,严监生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云片糕事件。
7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称(chèng)职狡黠(xié)桑梓(zǐ)根深蒂(dì)固B.攒(zhǎn)行嗔(chēn)怒汲(jí)取不省(xǐng)人事C.聒(guō)噪谮(zèn)害麾(huī)下面面相觑(qù)D.解(jiè)元腆(tiǎn)着主簿(bù)吹毛求疵(chī)8 .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B.以其境过清能以径寸之木C.亦若是则已矣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9 . 下列对文章《爱莲说》第一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以孤高自许。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D.“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表现了作者对莲的爱慕之情。
二、字词书写10 .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走进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只见林间小鸟欢呼quèyuè,水中鱼儿自由chángyáng,一切生命都在这儿快乐的fányǎn 生息。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顿感神清气爽,qièyì万分。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沈从文《云南的歌会》选段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
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
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
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
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
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
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外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
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
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
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
主要作用()是在照规矩传歌,()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
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
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
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11 . 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面善:熟习:12 . 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关联词语,符合原文的一组是()A.虽然但是B.因为所以C.既然那么D.不是而是13 . 文中画横线句,“这个唱法”指代什么内容,请用原文回答。
14 . 文中画波浪线语句,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15 . 请用四字词语概括本段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子默写16 . 古诗文默写(1)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3)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4)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5)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你感受到新旧事物时序的交替。
五、课内阅读5月,光明中学以“读经典书籍、品智慧人生”为主题举办读书节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题目。
(一书一世界)17 . 下面这段话摘自读书节开幕式学生代表的发言稿。
根据语境完成小题。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通过读书,会变得聪yǐng()、睿智。
一本书就就一个世界,读散文,能治愈孤独,慰藉心灵;读小说,能品味人生,□思想;读诗词,能洗尽铅华,沉diàn()情感;……每一本好书,不仅带给你方寸之间的重量,跟多的是带你探索人类生命的广度和深度。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聪yǐng(______)沉diàn(______)(2)加点字“藉”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jíB.jiè(3)填入文中□处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丰富B.充盈A.深刻(一诗一情怀)18 . 801班的同学积极响应读书节,举行了班级古诗文诵读比赛,请你参加。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2)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木兰花》)(3)滚滚长江东逝水,__________________。
(杨慎《临江仙》)(4)_____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5)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
(韩愈《马说》)(7)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
作者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
(8)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字一幕)19 . 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加点词做注释。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______)(2)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_)(3)《兑命》曰:学学半。
(______)(4)伐薪烧炭南山中(______)六、综合性学习20 . 端午佳节,粽子飘香。
这一天很多人家都会包粽子,请根据图片在方框里填入包粽子的步骤。
注:图中(准备工作)中的文字是:将粽叶提前浸泡2小时或用沸水煮软泡发;如辅料需用豆类,应提前浸泡;将糯米提前浸泡三四小时;如辅料用到肉类,应提前腌制。
七、作文21 . 阅读以下材料,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A.思想、感情、态度等,用言语、行为显示出来,B.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即为“表达”。
把爱表达出来,你会被更多关爱包围;把幸福表达出来,你会感受更多幸福;把失意表达出来,你会获得真诚帮助……勇于表达,善于表达,成长更顺利,生活更美好。
请以“ 需要表达”为题写一篇文章。
很少。
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人则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无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 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下面题目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宽容、空间、挫折、成功、快乐、付出的代价等),然后作文。
题目:成长,需要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信息;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课内阅读1、六、综合性学习1、七、作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