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跟踪训练25文言句读和翻译一、(2011·广东)阅读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释】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
时,掌管。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或.旦而不鸣________(2)皆足取.祸也________[答案](1)有的(2)招致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
3.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
参考译文:邻人有一只鸡在夜里打鸣,厌恶它不吉祥,便把它烹吃了。
过了几天,另一只鸡天亮了却不打鸣,便又把它烹吃了。
过后(他)对我说:“我家的鸡有的夜里打鸣,有的早晨却不打鸣,对这种不吉祥怎么办?”我告诉他说:“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
有的夜里打鸣,鸣得不是时候;早晨不打鸣,不打鸣也不是时候,那是它们自作不吉祥而招致受烹的,同人又有什么相关昵?如果它们按时打鸣,那么人将靠他们报晓,谁还会烹吃它们呢?”我又想到:人的说话与沉默和这件事有什么不同呢?不应说话而发言,同应当说话而不说话,都足以招致灾祸啊。
所以写这篇文章作为言默之戒。
二、(2011·湖北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文题。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
孙权承摄①大业,优文②征仪。
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从讨羽,拜忠义校尉。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
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
黄武③中,遣仪之皖④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
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
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
后从太子还建业。
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
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
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据实答问。
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
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
”权曰:“仪俭,必非也。
”问果他家。
是仪时时有所进达⑤,未尝言人之短。
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第十七》,有删改。
) 【注释】①承摄:继承掌管。
②优文:意思是专门下文,给是仪优厚的待遇。
③黄武:年号。
④皖:地名。
下文“建业”也是地名。
⑤进达:举荐人才。
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定荆州,都武昌既:既然B.后从.太子还建业从:跟从,跟随C.权遂.舍之遂:于是D.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
”左右:身边的人,近臣[答案] A5.请把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是仪自己认为没有才能,坚决推辞而没有接受。
(2)孙权把(吕蒙图袭关羽)这件事拿来问是仪,是仪认为这个计谋很好,就劝孙权听他的。
三、(2011·山东聊城)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目不见睫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6.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楚庄王欲伐.越/齐师伐.我B.此智.之如目也/其家甚智.其子C.王之.伐越,何也/无丝竹之.乱耳D.庄王乃.止/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答案] B7.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见之谓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才是明智。
8.读后,你想到了与此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知(智)者不惑;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百战百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四、(2011·陕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题。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
②约:省减,简约。
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
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
⑤物:指人,百姓。
⑥亚匹:同一流人物。
亚:同类。
9.判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抚.百姓,示仪轨抚:安抚,抚慰()(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益:利益()(3)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亲:亲人()(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爱.之爱:爱戴,拥戴()[答案](1)√(2)×(3)√(4)√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D.⎩⎪⎨⎪⎧刑政虽峻而.无怨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答案] C11.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善的(或: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或: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贬黜。
12.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出师表》中诸葛亮请求后主做到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任人唯贤(亲贤远佞),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
五、(2011·上海)阅读下文,完成文题。
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特设一桌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
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
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
”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13.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
云.耕者入冢而得.________ [答案] 说 获得,得到14.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B .不是这个原因,(你)有什么罪呢?C .(你)不是故意的,何必怪罪你呢?D .不是这个原因,何必怪罪你呢?[答案] A15.“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答案] “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
”16.本文表现了韩魏公____________的品质。
[答案] 待下宽厚六、(2011·广东湛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于令仪不责盗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
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
令仪曰:“汝素寡悔②,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
”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
既去,复呼之,盗大恐。
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
留之,至明使去。
”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注释】 ①市井:指做生意。
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
③十千:指十贯铜钱。
17.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子禽.之禽:通“擒”,抓获B.汝素.寡悔素:一向,平时C.问其所欲.欲:欲望D.卒.为良民卒:最终[答案] C18.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你太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
19.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