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轨检小车管理办法

轨检小车管理办法

5.2各单位建立的文件夹统一名称暂规定为:“××维修段×年×月线路检查记录”、“××检修工区×年×月线路检查记录”。
5.3在完成当日数据统计分析后,轨检仪检查小组打印临时补修偏差报表。对临修偏差处所,检修工区及时按排进行消灭处理,维修段段长、主管副段长、专业技术员进行督促线路检查记录表、曲线检查记录表、各检查项目波形图、公里检查小结、区段检查小结、轨道几何偏差报表、轨道结构缺陷报表等(全部为EXCEL表,格式见附件1-6)。
操作手
2、注意测量轮是否与钢轨接触,推行过程中禁止仪器回拉,以免造成数据混乱,发现仪器故障停止作业
操作手
3、超临修报警时应进行现场定位标记
工长、操作手
4、轨道结构缺陷现场记录
工长、操作手
5、为避免里程误差,每个公里标处进行里程校对
操作手
6、曲线始终点现场打点定位
操作手
7、邻线来车时,按暂停键,停止推行加强眺望;本线来车时按暂停键及时下道,做好标记,再上道时检查测量轮是否接触到钢轨,仪器是否恢复原位,确认无误后取消暂停
6.3轨检仪应比照工务生产用的量具进行管理,每月各单位应对轨检仪进行一次综合测试,每季度应使用厂家提供的专用校验台对轨检仪进行校验一次。在达到标准后,方可上道使用。
第七章 其他事项
7.1作业前要注意天气情况,遇天气不良时应携带轨检仪防雨工具,大雨时严禁使用,防止轨检仪损坏。
7.2每日作业后,应及时对轨检仪进行充电和保养,外出上道前对轨检仪电量和仪器结构进行检查,搬运仪器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保证轨检仪具有充足电量和技术状态良好。
7.3使用轨检仪时,轨检仪检查小组组长应了解列车运行情况,按规定设置防护,并保证能在列车到达前撤出线路限界。在双线地段,轨检仪应面对来车方向推行检查。
7.4轨检仪上道时,轨检仪检查小组防护人员应按规定携带防护用品,并按《安规》第2.2.7条规定的防护距离处显示移动停车手信号,随车移动,如瞭望条件不良,应增设中间的防护人员。当临线来车时,操作人员应停止作业。当本线来车时,随车防护人员协助操作手及时将小车撤出线路限界。
第六章 轨检仪的技术性能要求
6.1轨检仪基本技术性能及要求
上道使用的轨检仪必须满足铁道部《轨检仪通用技术条件(暂行)》(运基设备[2005]118号)的要求。
6.2轨检仪首次上道前,应由厂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轨检仪的使用、软件操作方法和简单故障处理等方法。在轨检仪使用初期,轨检仪操作人员必须在厂家派驻的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操作。
3.2轨检仪检查项目包括:轨距、水平、三角坑、轨距变化率、左右轨向、左右高低、曲线正矢等。
3.3轨检仪检查覆盖的线路设备,取消人工道尺检查方式。
第四章 检查作业要求
4.1轨检仪检查小组每月制定日检查计划,并报维修段批准,原则上每日检测线路设备10~15公里,对正线轨道几何尺寸进行周期性检查和分析。道岔检查周期按照《邯济公司设备巡视管理办法》规定办理。
2.3轨检仪检查领导小组应指派专人负责对轨检仪的日常管理,应做到人员固定、责任到位。
2.4各维修段应以各检修工区为单位成立轨检仪检查小组,设组长(工长)1名,负责轨检仪操作、检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轨检仪的管理。设轨检仪操作手1名,协助组长工作。
轨检仪检查时,前后各设防护员1名,另设随车防护员和驻站联络员各1名,轨检仪检查小组对线路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4.2轨检仪检查作业执行一日标准化程序
作业顺序
作业内容
实施人

检查前
1、布置当天安全预想、作业地点及要求
工长
2、组装轨道检查仪,校正标准值(零点)
工 长
操作手
2、检查轨道检查仪状态是否正常,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
操作手
3、确认车站登记、防护设置
工 长

检查中
1、严格执行作业要领,匀速向前推行,认真观察显示屏,确认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第三章 检查周期及内容
3.1轨检仪检查线路周期:邯济正线为每月2遍,当月有轨检车检查的可减少1遍,检查时间:首次检查定于每月的28日-次月5日,第二次检查定于每月14日-20日,两次设备检查周期不得超过15天。轨检仪检测的资料应作为养护维修的依据妥善保存。其他线的检查周期,由各单位根据轨检仪覆盖能力自定。未使用轨检仪检测的线路检查周期按照原《邯济公司设备巡视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其中轨道几何偏差报表中的超保养尺寸、超临时补修表、曲线检查记录表及轨道结构缺陷报表,由综合维修段、检修工区各书面保留一份,备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检查。
5.5各维修段应加强对本单位轨检仪的使用管理,经常对轨检仪的运用进行指导,并检查轨检仪检查小组日标准化作业等。
5.6各维修段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每日收集、整理轨检仪检查小组上传的检查数据,并在每月底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是与工区人工检查的数据、轨检车、添乘仪等检测资料比对),摸索总结轨检仪检测数据与动态检测数据间的关系。确定线路薄弱地段,对安排线路设备维修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临时补修
点数
延长
作业验收

延长
经常保养

延长
临时补修

延长
作业验收

延长
经常保养

延长
临时补修

延长
作业验收

延长
经常保养

延长
临时补修

延长
作业验收

延长
经常保养

延长
临时补修

延长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检查日期
年月日
轨距
轨距千分率
水平
三角坑
左高低
右高低
左轨向
右轨向
消灭处理
计划
日期
工作量
完成
日期
工作量
记名修
复查日期
年月日
轨距
轨距千分率
水平
三角坑
左高低
右高低
左轨向
右轨向
附件2
曲线检查记录
线名
行别
曲线起点里程
曲线终点里程
检查日期
设计半径
实测半径
曲线长度
圆曲线长
为加强、规范轨检仪的使用与管理,保证轨检仪安全、有序、正常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邯济铁路线路专业,对轨检仪的使用与管理。
第二章组织机构
2.1公司成立轨检仪使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主管副总经理
组员:安全管理部部长,技术管理部部长、物资设备部部长、各综合维修段段长。
2.2轨检仪检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本单位轨检仪使用管理办法;对轨检仪检查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轨检仪检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各综合维修段轨检仪检查小组进行技术指导;负责轨检仪的设备送检、送修;对轨检仪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收集,及时向公司和轨检仪生产厂家报告。
轨检仪检查严格按逆列车运行方向进行作业;轨检仪在天窗点内或天窗点外均可上道作业,上道前驻站联络员在车站行车室登记,上道时在轨检仪前、后、随车均设置防护员,轨检仪作业时3-5分钟与驻站联络员通话一次,了解列车运行情况。
前、后防护员距轨检仪距离不少于800米,并在线路外侧路肩上随轨检仪检查进度移动;随车防护员距轨检仪距离10-15米,并在线路道心随轨检仪检查进度移动。
邯济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文件
邯济铁技〔2014〕63号
邯济铁路公司关于下发《邯济铁路轨道检查仪使用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各维修段并工区:
轨道检查仪的运用,替代了传统手工检测方式,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检测精度、管理效率等,实现了轨道检测信息化、数字化、标准化的技术目标。为加强、规范轨道检查仪的使用与管理,现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邯济铁路轨道检查仪使用管理办法(暂行)》,请各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缓和曲线长
设计超高
序号
测点里程
计算正矢
实测正矢
正矢差
拨量
拨后正矢
实测超高
超高差值
超高顺坡率
轨距
轨距千分率
计算Vmax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Km/h
附件3
公里 小 结 报 表
检查日期:
线名
行别
检查人员:
里程
扣分
轨距
轨距 变化率
水平
三角坑
右高低
右轨向
左高低
左轨向
作业验收

延长
经常保养
点数
延长
工 长
操作手
随车防护员
8、每4公里左右新建一个文件名
操作手

检查后
1、确认轨检仪、随车人员及前端防护、后端防护已下道,驻站联络员已消记。
工 长
2、仪器下道,关闭电源,分拆轨道检查仪,并对仪器进行日常保养
工长、操作手
3、导出数据
工 长
4、进行数据处理,输出偏差报表,报表上网
工 长
5、仪器保养、充电
操作手
7.5轨检仪在经过道岔时,随车防护人员应协助通过。
7.6各综合维修段要对轨检仪的使用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每半年向技术管理部提交一份书面报告,汇报轨检仪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等。
附件1 线路检查记录表
线

km至
km

股道
曲线半径
m 超高
mm
检查
检查项目
轨号:
轨号:
轨号:
里程:
里程:
里程:
0
1
2
3
4
5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