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

(完整版)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的学说中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原子——分子学说的观点看,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③D.①②③2.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A.S能级B.P能级C.d能级D.f能级3.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A.Al 1s22s22p63s23p1B.S2-1s22s22p63s23p4C.Na+1s22s22p6D.F 1s22s22p54.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A.ls22s22p63s23p1B.1s22s22p3C.1s22s2sp2D.1s22s22p63s23p4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无关的是A.焰色反应B.节日里燃放的焰火C.金属导线可以导电D.夜空中的激光6.某元素的电离能(此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族数是A.ⅡA B.ⅢA C.ⅤA D.ⅣA7.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强的是A.Na<K<Rb B.N<P<As C.O <S <Cl D.Si <P <Cl 8.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性:NaOH<Mg(OH)2<Al(OH)3B.第一电离能:Na<Mg<AlC.电负性:Na>Mg>Al D.还原性:Na>Mg>Al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决定B.分子的种类由分子组成决定C.32He代表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3个中子的氦原子D.178O和188O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前者大10.有关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A.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B.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11.超重元素存在原子序数为116号的同位素299X,试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预测正确的是116A.299X位于第七周期,第ⅥA族B.X是非金属元素116C.XO2是酸性氧化物D.X元素的化合价有+4和+6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3周期所含的元素中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B.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C.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第一电离能最大D.钾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13.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1s22s22p2转变为1s22s12p3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原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B.碳原子由激发态变为基态C.碳原子要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能量D.碳原子要向外界环境释放能量14.若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元素位于第5周期,ⅢB族B.该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C.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3个电子D.该元素原子M能层共有8个电子15.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与Y形成化合物是,X可以显负价,Y显正价B.第一电离能可能Y小于X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弱于于Y对应的酸性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小于H n X16.x、y为两种元素的原子,x的阴离子与y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由此可知A.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B.x的电负性大于y的电负性C.x的氧化性大于y的氧化性D.x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 的第一电离能第Ⅰ卷答题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17. (8分)(1)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7、25、29、34号元素的基态的电子排布式。

、、、。

(2)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①N ②F③Mg ④Ar18.(7分)(1)假设一个轨道只能容纳一个电子,则前四个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周期中所含元素种类(假设第七周期已排满)分别是2、8、8、18、18、32、32,由此可知117号元素处于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族,其简写的电子排布式为。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19.(5分)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电负性(X)值:元素Li Be B C O F Na A1 Si P S C1 电负性(X)0.98 1.57 2.04 2.25 3.44 3.98 0.93 1.61 1.90 2.19 2.58 3.16(1)通过分析X值变化规律,确定Mg、N的X值范围:_____________<X(M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N)<_____________。

(2)简述11−17号元素X值与原子半径的关系是。

(3)X值的大小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4)请你判断K元素与Na元素的X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

20.(6分)不同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设其为E)如右图所示。

试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图中曲线的变化特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主族内不同元素的E值变化的特点是:。

各主族中E值的这种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__________变化规律。

(2)同周期内,随原子序数增大,E值增大。

但个别元素的E值出现反常现象试预测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编号,多选倒扣)①E(砷)>E(硒) ②E(砷)<E(硒)③E(溴)>E(硒) ④E(溴)<E(硒)(3)估计1mol气态Ca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E值的范围:______<E<_____。

(4)10号元素E值较大的原因是。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21.(6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族IA 0 周期1 ①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2 ②③④3 ⑤⑥⑦⑧(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

a.MnO2b.FeCl3c.Na2SO3d.KMnO4(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①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2.(6分)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已知: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 s n m p n 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请回答下列问题:(1)Z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在[Z(NH3)4]2+离子中,Z2+的空间轨道受NH3分子提供的形成配位键。

(3)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d.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4)Q、R、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作答)。

(5)Q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中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

(6)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23.(7分)已知A~O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

A、B、H分别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

B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水迅速反应,放出氢气。

D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2:3,且能与水反就应得到两种碱。

C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O 能与G的水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B单质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____族。

化合物C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2)J的沸点比硒化氢(H2Se)的沸点高,其原因是。

(3)写出I与H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A和J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D与足量的N反应生成E和F的化学方程式:。

(5)上图中,在同一反应里一种物质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这样的反应共有_______个。

24.(7分)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

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

X跟Y可形成化合物X2Y3,Z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1)X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化合物X2Y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XZ3,产物还有ZnSO4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X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第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答题卷第Ⅰ卷答题卡第Ⅱ卷(非选择题)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17.(8分)(1)、、、。

(2)①N ②F③Mg ④Ar18.(7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19.(5分)(1)______<X(Mg)<______ _____<X(N)<___ ____。

(2)。

(3)。

(4)。

20.(6分)(1)。

(2)______(填写编号,多选倒扣)(3)<E<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