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图说明书

施工图说明书

山东潍城经济开发区银河花园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一、区域位置●宏观区位银河花园社区所处的潍城区地处潍坊市中心城区,是山东半岛重要的交通枢纽,素有“半岛走廊”之称。

辖区内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国道、省道及市区公路纵横交错。

北距潍坊港50公里,南距潍坊机场5公里,东距青岛流亭国际机场100公里,西距济南遥墙国际机场150公里,距青岛海港、烟台海港、日照海港都在200公里以内。

●微观区位银河花园社区地处潍城区于河街道崔家村,用地北邻豪德学校,南至三零九国道,西起崔家村边界,东至沿河路。

用地东侧为大圩河及近期即将建设的100米滨河绿化景观带;与本地块隔河相望的潍城区政务中心、区政府居住区及用地北侧的豪德学校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良好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体系,完善的基础配套,为本地块的开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规划背景●自然地理银河花园社区所处的潍城区地处昌潍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南高北低。

东北部土地平旷,土壤肥沃,利于粮食、蔬菜、棉花等农作物精作高产;西南部为丘陵地带,是林果、烟草、花生适种区。

自然气候属暖温带东部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2.2℃,年积温4783℃,降雨量700毫米,无霜期185-211天,被誉为“江北苏州”。

●人文地理银河社区所处的潍城是著名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以建安七子之孔融、清代郑板桥、陈介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显宦名士彪炳史册,溉沽乡梓。

郭味蕖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美术理论家和国画艺术大师,新建郭味蕖美术馆将重放其文化异彩。

集南北园林艺术为一体、融明清建筑风格于一身的十笏园,为清代潍县城内9处名园之冠,江北私家园林之杰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保护开发一期工程已启动。

至今保存原貌的城隍庙、万印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工艺风筝、仿古铜器、布玩具等工艺品做工精细,驰名中外。

浮烟山的自然风光与国际风筝放飞场、朝阳观、麓台书院、塔园森林公园等构成了潍坊市区的一大景观。

朴素厚重的休闲农业文化,得天独厚的钟灵毓秀之山,成为潍坊市区最大的生态旅游区。

自1984年以来,在这里连续举办了24届潍坊国际风筝会。

山脚下规划建设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地,将成为潍坊乃至齐鲁大地的人才聚集区、知识辐射区、科技带动区。

潍城是山东半岛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早在乾隆年间就有“南苏州,北潍县”的盛誉。

近年来,按照潍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西部集中发展物流业,加快建设鲁东物流中心,努力建成全省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中部主要发展服务业,加快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的战略部署,潍城区委、区政府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中心城区加大特色商业街区规划、建设和改造力度,做好传统服务业升级版文章,全面提高餐饮、零售等传统服务业水平。

由香港豪德集团投资开发的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豪德贸易广场,总投资30亿元,是全省建设规模最大、服务功能最全的大型综合批零市场,辐射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各地。

潍城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速度发展的原则,开发建设了潍城经济开发区(本案银河花园社区隶属该区)和浮烟山综合开发区。

潍城经济开发区致力于发展大宗物流和优强工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鲁东物流中心,南倚胶济铁路,并设有铁路专运线,北邻济青高速公路出入口,309国道横贯东西,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可以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

浮烟山综合开发区依托浮烟山山青水秀、林木葱郁的自然风光和中国风筝放飞基地、森林公园、朝阳观等景观优势,突出文化教育、休闲娱乐、商住旅游三大功能,致力于建设大型生态旅游区。

潍城民风纯朴,社会稳定,政通人和,百业正兴,良好的城市形象已日益深入人心。

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是潍城人民追求的目标,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是外商投资信心的保障,共创业、共建设、共发展是潍城招商引资的心愿。

潍城优惠的政策,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定会给四面八方的商儒宾朋,同建一个美好明天。

三、现状分析银河花园社区用地范围内多为崔家村村民住宅用地,另有少量的果园、林地及闲置地;区内建筑多为村民自建的低层住宅及沿三零九国道的几处商业建筑,规划均不予保留。

整个地势较平坦,西高东低,现状地面海拔高程在30米左右;现状道路除三零九国道状况良好且市政配套设施完善外,其余道路均为沙石路,质量较差,规划不予保留;南侧沿三零九国道有一条东西向10KV架空电力线,规划将其沿道路方向埋地敷设;用地东南片内有四棵古树:一棵皂角、一棵臭椿、两棵古槐,树龄最长的超过百年,凝结了本地居民的感情寄托与村庄文脉变迁历史,规划予以保留并重点布置景观节点。

整个规划用地东西最宽处为680米,南北长约820米,规划总用地面积32.23公顷(其中城市道路用地5.41公顷,规划建设用地26.82公顷),呈不规则状。

基地中部,银河路与工业三路纵横交错,将用地划分成大小不等的四个片区,给规划设计带来一定难度。

规划地块相关道路情况四、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4、国家、山东省、潍坊市有关法律、规范、条例和规定5、由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和其它有关文件五、规划目标依托基地现有条件,结合银河花园社区的服务群体并根据人口和年龄段构成,在设计中除了达到环境优美、交通方便、生活舒适、配套齐全的基本要求外,提升规划层次,将关注健康、放眼未来的思想文化内涵反映和体现到规划设计中。

以“内聚、生态、舒适”为设计理念,打造一个集生活、休闲、娱乐为一体,突出“绿色阳光、生态和谐”特点的高品质社区。

规划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为基准点,着意刻划优质生态环境,突出健康休闲的生活理念,为居民塑造环境优美,舒适便捷,交流和谐的社区环境和生活属地。

●营造个性鲜明功能完备的社区●提供有效可行的经营策略机制●建立便捷有效的交通组织体系●塑造优美良好的绿化景观环境六、规划总体布局(一)设计构思●曲直结合的小区或组团级道路将被城市道路分割成的四个片区串联成一个整体,使之成为合分自由、灵活布局的完整地块。

●沿城市道路布局的社区服务设施及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便于几个居住片区的设施共享、就近使用,满足城市居民的使用要求,并满足设施的经营运行的经济性要求,亦可阻断外部交通对居住区的噪音干扰,创造静谧的居住环境。

●优美的滨河建筑天际轮廓线及建筑设计,实现建筑与景观的交流与对话,相得益彰。

●对滨河水体景观的巧妙引入,独具特色的住区水景设计,使小区景观与滨河景观相互渗透,互为补充。

(二)规划结构在深入研究基地现状后,结合地形地脉及当地居民习惯,规划方案结构可用“两轴、一带、四片、三中心”来概括。

●“两轴”沿银河路和工业三街布局的建筑景观轴和交通轴。

南北轴线开始于南端入口处东西峙立的两幢十六层大型公建,经过建筑收放结合、高低有序的商业街,独具匠心的街头绿地广场同东西轴线交汇;东西轴线则以滨河景观,广场游园,富有稚趣的托幼建筑,底商上住的居住建筑形态贯穿东西。

●“一带”滨河建筑景观带。

通过沿河布局高层公用建筑,富有韵律的点式居住建筑,高低错落进退有致的高层板式居住建筑,间或大小不等的绿地,构建起天际轮廓优美、建筑形式活泼现代的滨河建筑景观带。

●“四片”由纵横的城市道路分隔而成的四个居住片区。

东南(A区)、西南(B区)两个居住片区作为商业住宅开发用地;西北(C 区)、东北(D区)两个居住片区主要用做崔家村村民返迁安置用地。

四个居住片区,在住宅单体特定部位用不同色彩区分,在建筑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实现住宅组团的可识别性。

●“三中心”用地东南、西南、西北三个较大的居住片区布局的中心绿地。

分置于各片区的中心绿地,通过景观轴线、视线通廊相互联系渗透,形成较大的绿地系统,并能使各片区共享绿地,实现居民对绿地均好性的需求。

(三)道路交通系统银河花园社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以加强内部功能组织和便利内外交通联系为原则,进行局部人车分流系统的方式组织交通。

同时,将交通系统组织与住区内城市设计相结合,共同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空间景观。

结合大圩河走向及四个居住片区的基地状况,道路采用曲直结合的形式,在小区出入口和道路线型上实现住区道路的系统化,又便于各居住片区的封闭管理,增强独立实施的可操作性。

曲直结合的居住区道路利于景观的组织,达到步移景异、视点变换的效果;又可降低车速,满足居住区道路通而不畅的要求。

基地内采用局部人车分流的方式,创造安全亲切的运动和步行道,减少机动车对人行空间的不良影响。

区内车行环路路面宽度为4.0—7.0米,宅前路宽3.0米。

结合居住区人流来向和本区居民出行习惯,小区合理设置出入口。

各片区均向城市道路开设两个或三个车行出入口。

结合滨河景观绿化带合理设置人行出入口,满足社区居民亲近自然的需求。

静态交通规划也是本次规划设计的重要方面,适应小汽车的日益增长,充分考虑停车场库的安排。

采取住宅底层停车、地面集中停车、路边停车和地下停车四种方式。

规划停车位共计2954个,其中地面停车位1030辆,地下停车位1924辆。

非机动车停车位按1.8辆/户计,采用住宅底层储藏室解决非机动车停车。

(四)公共设施规划位于地块北侧的中小学和医院,服务半径均可以辐射到本社区。

社区所需公共服务设施均沿银河路和工业三街结合城市公共建筑设置,便于几个居住片区的设施共享、就近使用,满足城市居民的使用要求,并满足设施的经营运行的经济性要求,亦可阻断外部交通对居住区的噪音干扰,创造静谧的居住环境。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根据小区居民流向并结合社区出入口进行设计。

基地东侧、北侧是小区与城市联系的主要流向。

规划在三零九国道与银河路交叉口设置两个较大体量的商业办公楼,不仅与三零九国道对面的建筑体量相协调,而且提升了本地块的商业品位。

沿银河路和工业三街布局的城市公共建筑弥补了潍城区政府驻地公共建筑设施不足的现状。

●物业管理、活动中心位于东南地块的银河路入口处,是社区的标志性空间之一。

半弧形的建筑形体,对小区入口形成虚围合,强化了居住区入口的氛围,并同西侧住宅片区入口相互应,成为一处重要的建筑景观节点。

●沿街商业位于银河路和工业三街布置商业街,联系社区服务中心。

主要功能项目包括:酒吧、网吧、茶室以及美容美发和商业服务等,形成亲切宜人的高品质休闲娱乐场所,不仅可以为本社区居民服务,还增加了城市的商业氛围。

●村委办公位于银河路和工业三街交叉口西北,方便服务于东北、西北两片村民还迁安置区。

●幼儿园邻近东北片区绿化游园处设置一处幼托。

由于本地块北侧有一所较大幼儿园,西侧固家村也规划一所幼儿园,但仅能解决部分幼儿上学,故社区增设幼儿园一座。

(五)住宅设计住宅单体设计以多层为主,辅以中、高层,住宅结合道路、景观采取点式、单元拼接的多种群体组合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