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于血液检验的抗凝剂基本常识

用于血液检验的抗凝剂基本常识

用于血液检验的抗凝剂基本常识
很多人初学血液检验的医护人员,不是很清楚用于血液检验的常用抗凝的类别、作用原理以及适用范围。

同时很多医疗器械和医药行业的销售、生产等岗位的从业者也不是很清楚用于血液检验的抗凝剂的类别以及作用原理,还有适用范围。

接下来就为大家讲解一下:
肝素是用于血液化学成分检测的首选抗凝剂。

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是分散相物质平均分子质量为15000。

其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引起抗凝血酶Ⅲ构型发生变化,加速凝血酶-凝血酶复合体形成而产生抗凝作用。

此外,肝素还能借助血浆辅助因子(肝素辅助因子Ⅱ)来抑制凝血酶。

常用肝素抗凝剂是肝素的钠、钾、锂、铵盐,其中以肝素锂最好,但其价格较贵,钠、钾盐会增加血液中的钠、钾含量,铵盐会增加尿素氮的含量。

通常用肝素抗凝的剂量为10.0~12.5 IU/ml血液。

肝素对血液成分干扰较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细胞渗透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红积及普通生化测定。

但肝素具有抗凝血酶作用,不适合做血凝试验。

另外,肝素过量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减少,所以不适合做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更不能用于止血检验。

此外,肝素抗凝血不能用于制作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