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广东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拖累(lèi)忧戚(qī)一抔黄土(póu)越俎代庖(zǔ)B.癖好(pǐ)倔强(jué)侃侃而谈(kǎn)强聒不舍(ɡuō)C.泥淖(nào)肱骨(ɡōnɡ)鲜为人知(xiǎn)相形见绌(chù)D.字帖(tiè)慰藉(jiè)熠熠生辉(yì)翘足而待(qiáo)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A.剽悍崛起卷帙浩繁心无旁骛B.天籁诀别因地制宜瓜熟蒂落C.妥协膜拜粗制滥造苍海桑田D.云霄健步具体而微源远流长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年来,中国学生留学出现明显低龄化的趋势,在这种需求的刺激下,一些以精细化培训为特色的中小培训机构也纷纷开展相关业务。
B.水利专家表示,如果人们再不建立节水意识及不合理配置水资源的话,到本世纪中叶,“水危机”在浙江上演不是危言耸听。
C.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国家要求车主对达到一定行驶里程的机动车作报废处理,其中小型非营运载客汽车的行驶里程上限最高为60万公里。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B.面对这个问题,他很快陷入了沉思,因为他真的不知道有关部门会不会及时处理,会不会还像以前那样互相推诿?C.《春蕾杯》是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由首都师范大学《作文导报》承办的一个面向全国中小及各职高、中专学生的作文赛事。
D.我特别喜欢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因为它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入则无法家拂士”中加点词不同的是()A.对镜帖花黄(《木兰诗》)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C.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各地的歌谣。
B.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我们学过他的《我的叔叔于勒》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C.柳宗元,唐代作家,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
我们学过他的《小石潭记》、《捕蛇者说》、《童区寄传》。
D.鲁迅:现代作家、思想家,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故乡》、《藤野先生》、《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
7.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的字就是形声字。
②现在的汉字,大部分都是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
③我们的祖先想到一个好办法,他们把一个字分成两部分。
④用图形构成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分辨相似的事物。
⑤另一部分是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用来表示事物的读音,这部分称为“声符”。
⑥一部分是一个“象形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这部分称为“形符”。
⑦这样,事物的形状无论多么相似,只要读音上有区别,都可造出不同的字形去表达了。
A.②③⑤⑥⑦①④B.④②①⑤⑥③⑦C.⑦①②④③⑥⑤D.④③⑥⑤①⑦②第II卷(非选择题)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8.默写填空。
(7分)①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②,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③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⑤历史文人常用一叶扁舟寄托自己的万千情思,请你写出含有“舟”字的连续两句诗:,。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3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10.阅读下面的文言段落,完成下面的问题。
(10分)建安五年,曹公东征,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绍遣大将颜良攻白马,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
”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终不留,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辽以报曹公,曹公义之。
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
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礼之甚厚。
礼②谓张辽曰谓(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及羽杀颜良”中的“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出师表》)B.及郡下,诣太守。
(《桃花源记》)C.及鲁肃过寻阳。
(《孙权劝学》)D.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5)本文说“曹公义之”,《鱼我所欲也》说“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两种“义”你更认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2分)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12分)燕子毕役②雨燕类中的白腰雨燕、小白腰雨燕和楼燕等都是常见的种类。
其中楼燕的体羽几乎都是黑褐色,有一对特别狭长的翅膀,飞行时向后弯曲,犹如一把镰刀。
它们喜欢在高大的古建筑物,如宝塔、庙宇、宫殿、城墙等处营巢,夏季常见它们成群结队地在天安门、故宫等城楼附近的空中飞翔,所以又被称为北京雨燕。
③雨燕中还有大名鼎鼎的金丝燕,它的窝就是人们常说的“燕窝”。
金丝燕的唾液腺非常发达,能用自己的唾液在海边的悬崖峭壁上营巢。
筑巢开始时,雄鸟和雌鸟要反复地飞向选择好的岩壁,每次接触时,都把嘴里的一些黏液吐到岩壁上去,这是一种由唾液腺所分泌的胶质黏液,遇空气迅速干涸成丝状。
经过无数次的吐抹,最终形成一个外观犹如白色半透明杯子的“燕窝”。
④燕类中人们最熟知的就是家燕和金腰燕。
家燕的前额为暗栗色;头顶、后颈和上体蓝黑色,闪耀金属光泽;颏部、喉部和前胸栗色,后胸有不完整的黑色横带;腹部白色。
金腰燕跟家燕非常相似,只是腰部呈显著的金黄色,在飞翔时非常鲜艳夺目。
⑥秋天,家燕就成群结队飞回南方,燕巢也就暂时空着不用了。
但是,不论成鸟还是当年的幼鸟,第二年春天都有一部分会飞返它们的旧巢。
我国古代诗词中所描述的“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等句子都描写了这种现象。
⑦燕和雨燕都是著名的益鸟,特别是在繁殖期间,几乎完全以昆虫为食,其中大多为卫生害虫(如蝇类、蚊子等)和农业害虫(如牛虻、椿象、蝼蛄等),而且所吃昆虫的数量十分惊人。
因此,它们在消灭害虫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
(3分)12.文章引用了许多诗词,请选择其中一句加以赏析。
(3分)13.请从说明方法的运用角度,赏析第④段划线句子。
(3分)14.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介绍事物,是说明文的一大特点。
请从文中选取一例说明。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20题。
(18分)蟋蟀陆蠡①小的时候不知在什么书上看到一张图画。
题的是“爱护动物”。
图中甲儿拿一根线系住蜻蜓的尾,看它款款地飞。
乙儿摇摇手劝他,说动物也有生命,也和人一样知道痛苦,不要残忍地虐杀它。
②母亲曾告诉我:从前有一个读书人,看见一只蚂蚁落在水里,他抛下一茎稻草救了它。
后来这位读书人因诬下狱,这被救的蚂蚁率领了它的同类,在一夜工夫把狱墙搬了一个大洞,把他救了出来。
③所以,我自幼便怀着仁慈之意,知道爱惜它们的生命。
我从来不曾用线系住蝉的细成一条缝似的头颈,让它鼓着薄翅团团转转的飞。
我从来不曾用蛛网络缠在竹箍上,来捉夏日停在墙壁上的双双叠在一起的牛虻。
也从来不曾撕断蚱蜢的大腿,去喂给母鸡。
⑤我爱蟋蟀,我把它养在瓦盘里,盘里放了在溪中洗净了的清沙,复在其中移植了有芥子园画意的细小的草,草的旁边放了两三洁白的石块,这是我的庭园了。
我满足于自己手创的天地,所谓壶底洞天便是这般的园地更幻想化的罢了,我曾有时这样想。
我在沙中用手指掏了一个小洞,在洞口放了两颗白米,一茎豆芽;白米给它当作干粮,豆芽给它作润喉的果品。
我希望这小小的庭园会比石滩上更舒适,不致使它想要逃开。
⑦听说蟋蟀至久活不过白露。
邻居的哥儿告诉我说。
⑧“为什么呢?”⑨“那是因为太冷。
”⑩“只是因为太凉么?”⑾“怕它的寿命只有这几天日子罢。
”⑿于是我翻开面子撕烂了的旧黄的历本,去找白露的一天,几时几刻交节。
我屈指计算着我的蟋蟀还可以多活几天,不能盼望它不死,只盼望它是最后死的一个。
我希望我能够延长这小动物的生命。
⒁“能有一年不死的蟋蟀么?”我不只一次地问我的母亲。
⒂我屈指在计算着白露的日期。
终于在白露的前五天这可怜的虫便死了。
天气并不很冷,只在早晨须得换上夹衣,白昼是热的。
⒃我用一只火柴盒子装了这死了的虫的肢体,在园子的一角,一株芙蓉花脚下挖了一个小洞,用瓦片砌成了小小的坟,把匣子放进去,掩上了一把土,复在一张树叶上放了三粒白米和一根豆芽,暗暗地祭奠了一番。
心里盼望着夜间会有黑衣的哥儿来入梦,说是在地下也平安的罢。
⒄“你今天脸色不好。
着了凉么!孩子?”⒅母亲这样的说。
15.为表达对蟋蟀的`喜爱之情,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3分)16.请选择一个角度,赏析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
(3分)17.运用联系语境的方式,解释第⑤段中“壶底洞天”一词的含义。
(3分)18.文章结尾写母亲对我的询问,有什么作用?(4分)19.阅读全文,你认为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20.斗蛐蛐,也即斗蟋蟀,即用蟋蟀相斗取乐的娱乐活动,它是一种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
阅读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一娱乐活动?(2分)21.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名片和象征,既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某校初四(1)班近期开展了“雅致的中文,精致的人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下面是他们搜集的相关材料,请仔细阅读,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英国《每日电讯》援引一项针对青少年的研究报道称,每天发短信超过100次会让人变得肤浅,过分关注自我形象并且更爱钱。
书面语言的聊天化,由于它的随性与便捷,所以就少了语言的精致与隽永,自然粗糙又肤浅。
材料二:金圣叹在点评《水浒传》时说:“吾尝遍观古今人之文矣,有用笔而其笔不到者,有用笔而其笔到者,有用笔而其笔之前、笔之后不用笔处无不到者。
”他讲的是张力,也就是在语言上的少少许胜多多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