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顺荣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浦东空港保税物流园区A1地块物流项目

上海顺荣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浦东空港保税物流园区A1地块物流项目

2.5.拟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拟建拟建项目尚未制定相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等的相关要求,拟建项目职业卫生管理不符合要求。
3、项目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建议。
(1)建议建设单位冷库应由具备冷库工程设计、压力管道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相关标准设计。
制冷压缩机上应设事故紧急停机按钮;氨制冷机房门口外侧,应设置切断制冷系统电源的紧急控制装置;在控制室排风机控制柜上和制冷机房门外墙上应安装人工启停控制按钮。
应在液氨储罐房、制冷机房及其附近的控制室和办公用房均应设置氨气视频监控报警系统,氨气报警器预报值15mg/m3,报警值30mg/m3。同时在厂区内较高建筑物顶层设置风向标,在液氨储罐房及制冷机房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设置避险区。
上海顺荣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浦东空港保税物流园区A1-1地块物流项目
预评价报告信息公开表
建设单位
上海顺荣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上海顺荣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浦东空港保税物流园区A1-1地块物流项目
建设地址
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浦东空港保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氨、二氧化碳、乙二醇、噪声、低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
(6)建设单位应针对氨泄漏事故以及针对制冷系统维护作业制定急性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在生产和维护过程中监督作业人员严格按照规程作业,并定期演练,每年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预案进行修订。
(7)针对氨储罐和制冷系统的检维修作业,建设单位应委托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人员进行操作,检维修作业时应佩戴防护目镜、防化服、正压式呼吸器、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8)制冷机房内的安全阀应设置泄压管。总泄压管出口高度应高于周围50米建筑物屋脊5米。气液分离器、低压循环桶、低压储液器、中间冷却器和满液式经济器应设置液位指示器和液位控制、报警装置。
(9)拟建项目综合楼新风系统设计参数不全,应在下一步设计中确保新风口应低于排风口,且新风口应避免设置在开放式冷却塔夏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新风进风口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米,当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1米,新风口距污染气体排放口最小距离为5米,距停车场最小距离7.5米,距垃圾储存/回收区、大垃圾箱的最下距离5米,距冷却塔进气口最小距离5米,距冷却塔排气口7.5米。新风量宜按照设计要求均衡地送到各个房间,人均新风量不小于30m3/h。新风口周围应无有毒或危险性气体排放口,同时远离建筑物的排风口、开放式冷却塔和其他污染源,并设置防雨罩或防雨百叶窗等防水配件、耐腐蚀的防护(防虫)网和过滤网。新风口周边环境应保持清洁不得从机房、建筑物楼道以及吊顶内吸入新风。空调冷水和冷却水的水质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定期检测和分析。空调房间的室内空气质量应定期检查,不满足卫生要求时,空调通风系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空气过滤器应定期检查,必要时应清洗或更换。
检测结果(类比)
氨(mg/m3):液氨压缩机房巡检位1.3,氨储罐巡检位1.2;噪声dB(A):液氨压缩机房77.0-82.2,冷机房73.6,预冷间71.0,S2冷库70.4-70.7。
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
马天亮,楚延平
建设单位陪同人员
张彤
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的时间
现场调查时间:2016.7.18
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冷库安全规程》、《冷库设计规范》编制检查表对拟建项目采光、照明、通风、采暖等建筑卫生学进行检查,共设检查项6项,均符合要求。
2.5.拟采取的辅助用室评价
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对拟建项目拟采取的辅助卫生用室进行检查,共列检查项15项,符合10项,检查结果部分符合要求。
(3)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拟建项目应在液氨储罐房设置围堰,围堰容积应大于储罐储量,且围堰厚度不少于15mm,高度不低于450mm。围堰内设置泄险沟,泄险沟与室外事故水池相连接。事故池内的液体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液氨储罐周围应设不燃烧体防护围堤。
(4)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拟建项目应在液氨储罐房和制冷机房设置喷淋洗眼器,喷淋洗眼器服务半径不应超过15米,10秒钟内能够到达。
评价结论与建议
1.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严重
2.评价结论
2.1选址评价
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编制检查表,检查2项,均符合要求。
2.2.拟采取的总体布局评价
依据GB 50187《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编制检查表,检查本项目总体布局的合理性与符合性。共有检查项4项,均符合要求。
(5)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拟建项目应在制冷机房和氨储罐房就近地点设置现场应急处理设施。急救设施应包括气体防护柜、个体防护用品、急救包或急救箱以及急救药品,转运病人的担架和装置,急救处理的设施以及应急救援通信设备等。个人防护用品应包含正压式呼吸器、防化服、防酸碱手套等。
2.3.拟采取的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评价
拟建项目工艺采取生产流水线作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项目拟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基础减振措施。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编制检查表,检查本项目拟采取的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的合理性与符合性,共有检查项4项,均符合要求。
2.4.拟采取的建筑卫生学评价
变配电所和氨制冷机房贴邻共用的隔墙必须采用防火墙,该墙上穿管等采用不燃材料严密封堵。
氨气、液管线严禁通过有人员办公、作业人员密集的区域。
(2)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本项目应在液氨储罐房及制冷机房设置防爆型机械通风兼事故通风装置并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氨泄漏视频监控报警系统,报警器探头须安装在氨制冷机组及贮氨容器上方的机房顶板上。贮氨器上方应设置水喷淋系统。事故排风换气次数≧12/h。排风口应位于侧墙高处或屋顶。事故排风的吸风口,应设在有害气体或爆炸危险性物质放散量可能最大或聚集最多的地点,对事故排放的死角处,应采取导流措施。事故风机排风口与机械送风系统的进风口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当水平距离不足20m时,排风口必须高于进风口,并不得小于6m。事故通风的手动控制装置应在室内外便于操作的地点分别设置。以保证操作工先通风后进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