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第九章 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9第九章 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11 24
三、竞赛规则的完善、改进与发展

运动竞赛的规则是在不断完善、改进与发展的。 “各种体育运动先于竞赛规则出现,只有体育运 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有规则产生。竞赛规则的 不断完善既推动技战术发展,又限制了运动技战 术发展任意性。反过来运动技战术的发展也促使 规则的不断改进完善。在制定、修改和补充竞赛 规则时,无论怎样细致周密地考虑、研究,都不 可能达到完美无缺、一劳永逸的地步。新的竞赛 规则的产生,引起一系列技术、战术的不断发展 变化,解决了现实矛盾。然而,其中便孕育着技 战术方面的新问题,需要更新的规则去解决新的 矛盾”
10
24
二、竞技体育的规则是社会法规的模拟(☆)


竞赛规则,是保证竞技体育开展公平竞争的法律性文 件。它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为基础构成 的。在民主法制社会里,它与其他法律形式一样,保证了 人们以一种契约的形式相联系。竞赛规则的核心是对等。 它不承认除身体、心理技术以外的任何不平等。种族、财 产、地位、阶级、运动经历等等,在竞技体育的比赛中都 是没有意义的。 体育规则分类: 1、构成性规则 2、规范性规则 3、技战术规则 4、辅助性规则
3 24
二、竞技体育产生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英国户外竞技运动的兴起为近代奥林匹克的勃兴奠定了基础,继而德 国考古学家对古希腊奥林匹克遗址所做的发掘,为奥林匹克带上了文 艺复兴的光环,而法国教育学家顾拜旦对近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 赋予了奥林匹克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终于使奥林匹克运 动勃发,并成为影响世界的重大文化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处于较长时间的相对和平状态。人类厌 倦战争动乱,渴望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人们强烈地寄希望于竞 技体育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两大阵营的对垒,冷战局 面的形成,使竞技体育成了政治斗争的一种工具。此时,社会主义国 家对竞技体育政治功能的理解,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竞技体育的职业化、 商业化发展,都从不同侧面推动了国际竞技体育。因此,20世纪六七 十年代以后,竞技体育更向国际化、科学化、高水平化的方向迅猛发 展。
23
24
四、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

(一)竞技体育是一种庄严肃穆的礼仪庆典文化 (二)竞技体育是记录人类潜能的人体文化 (三)竞技体育是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规范文化 (四)竞技体育是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
24
24
21
24
二、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

竞技体育对维护政治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 定具有积极作用。竞技体育是集聚社会力量的一 种形式,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容易为不 同阶级、阶层,不同职业、信仰的人所接受,政 治家们十分重视竞技体育在这方面的作用。
22
24
三、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

竞技体育为人们提供了发挥精力的适当的业余 活动场所,从而减少或避免了人们把精力用于危 害社会方面,对社会的稳定可起积极作用。一些 国家利用竞技体育比赛的特定场所,供球迷、体 育爱好者发泄情绪、宣泄感情,以降低对社会、 职场、家庭的破坏力。这一点对减少青少年的暴 力犯罪尤为重要。
12 24
第四节 竞技体育与社会公平公正

一、社会公平公正概述 公正与公平的概念相近,细微差别在于,公 正带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强调“正义”、 “正直”,公平则看重“一碗水端平”,无差异。 前者强调正当性,后者则是提供了一种“同一的 尺度”,防止出现双重标准。由于价值取向的不 同,在传统社会不能实现的某些公正,在现代社 会则有可能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公平可以矫正 某些“失当的”公正,而基于公正的价值取向, 公平又可以对某些具体事情做变通处理。
16 24
二、组织化的竞技体育

组织化的竞技体育与非正式的竞技体育的区别 在于:前者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组织存在。为了能 够做到更加公正平等地进行比赛,它有正规的球 队、团体和成文的章程、规则,以及有关的组织 体系,并提供运动设施、管理人员,在有争议时 可以出面仲裁,还为参加者提供训练和比赛的资 格和机会,维护参加者的合法权益。国外的体育 协会、俱乐部、青年会、大学球队、中小学的 “小团体计划”、运动部都属于这类竞技体育组 织。
20
24
一、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



(二)竞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 竞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可分两个阶段: 1.进入竞技体育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 into sport)阶段:指少年儿童接受各种社会影响,认识竞技体 育,产生兴趣,加入其中的过程。 2.通过竞技体育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 via sport) 阶段:指青少年通过参加竞技体育,在身、心、群诸方面 发展成熟起来,为日后踏人成年社会打下基础的过程。 在我国,竞技体育的社会化价值尚未引起教育界和家 庭的足够重视,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和阐释。
19Leabharlann 24一、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




(二)竞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 竞技体育对实现人的社会化具有特殊的作用,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它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生 活适应能力,使他们增长社会知识,而且对他们的思维意 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都能产生重要影响。 (2)它是青少年儿童的主要社交场合之一,对提高他们 的社交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有着积极作用。 (3)它为人们提供了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争取个人事 业成功的社会榜样。广大青少年可以从优秀运动员经过努 力拼搏取得胜利的事件中,得到启示和鼓励。


一、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 (一)竞技体育是造就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的人的一种重 要手段 竞技体育进入学校体育领域,是当代世界体育的一大 特点。体育运动特别是高水平竞技体育对大脑两半球的均 衡发展和智力的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竞技体育对人的运 动能力的教育,是通过模仿、反复练习、创造优秀动作、 参加竞技4个阶段来实现的。模仿,可以使作为文化形态的 竞技体育得以继承;反复练习,可以改善人们的行为方式, 并形成习惯,提高掌握动作技能的能力;创造优秀的动作, 是提高人体运动能力,创造人体文化的过程;而参加竞技 比赛,则是对人体运动能力的一种考验,对提高参加者的 自信心,有重要意义。
7
24
四、竞争的分类





竞争存在的普遍性,可以对其进行多种形式的分类: 1、以参与竞争的主体为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分成自然 界的竞争进化与人类社会的竞争演进; 2、以社会进步过程为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形成不同社 会形态、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 3、以领域、行业分类,可以分为经济竞争、政治竞争、 军事竞争、商业竞争、科技竞争、教育竞争、体育竞争等; 4、以参与竞争主体的数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个体竞 争与群体竞争。 此外,以竞争的性质进行分类,还可以分为公开竞争 与隐蔽竞争、内部竞争与外部竞争、文明竞争与野蛮竞等 等
第九章 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竞技体育概述 竞技体育与社会竞争 竞技体育与社会规则 竞技体育与社会公平公正 竞技体育的分类 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
1
24
第一节 竞技体育概述
一、竞技体育的概念(☆) 站在社会学的立场上,将竞技体育当作一种社会现象 来研究,吕森认为竞技体育是一种位于游戏(play)到工作 (work)这一连续演变过程中间的一种制度体系化的竞争性 身体活动。爱德华兹则认为竞技体育指的是这样一种活动: 它有正式的历史记载和传说;它是以打败对手来获取有形 或无形的价值利益为目标的;它是在正式组织起来的体育 群体的成员或代表之间进行的;它强调通过竞赛来显示体 力和智力;这种竞赛是在正式的规则所设立的限度之间进 行的,而规则要对参加者的职责和位置做出了明确的界定。
2
24
二、竞技体育产生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早在人类产生之前,动物之间就存在着生存竞争、 本能的学习行为和无意识的“游戏”。这些活动是动 物的非意识活动,缺乏目的性,也不可能演化为与人 类相同的竞技活动——“竞技体育”,然而,这些活 动对远古时代人类“竞技”的产生是有重要影响的 具有人类文明意义的竞技体育,应该追溯到古希 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和东方文化中的某些竞技活动。 在中国的盛唐时期,由于与外来文化的高度融合, 竞技体育也曾有过辉煌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儒家思 想的严重束缚,逐渐丧失了竞争性,到了近代而趋于 湮没。真正含义的近现代竞技体育,发源于英国的户 外竞技活动。在封建社会,竞技体育不能成为体育文 化的主体,而只能沦为民间游戏中的竞技活动。
17
24
三、商业化竞技体育

商业竞技体育,在我国亦称职业体育。它具有 非正规竞技体育与组织化竞技体育的某些要素, 但已被某种商业目的或企业文化目的所控制。这 种竞技体育是一种商业行业,或者是一种强权政 治的延伸。这种竞技体育具有高度组织化的特征, 参与者被分割成对立的利益群体。
18
24
第六节 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
4
24
第二节 竞技体育与社会竞争



一、竞争的概念(☆) 竞争,是一种较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优 胜劣汰是自然界和人类得以进步的客观规律。自 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体都处在优胜劣汰的 过程中,人们无法逃避这个客观规律。 广义的竞争,是一切事物优胜劣汰的基本形式, 是自然界中的生物体、社会中的人或各种类型的 群体,为了追求同一目标而进行的角逐与较量, 从而决出胜负或优劣,并进行利益的再分配的过 程。
8 24
五、竞技体育竞争的社会典范作用

(一)竞技体育竞争是社会竞争的重要组成 (二)竞技体育竞争是高尚的文明竞争 (三)竞技体育是培养社会竞争意识的重要途径
9
24
第三节 竞技体育与社会规则

一、规则概述(☆) 广义的规则,指的是由权威部门或某一群体 规定或认可的,可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法律 和章程等。规则可以是书面形式的成文条例,如 交通规则、课堂规则;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 下来的不成文的规定,如旧时的村规和家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