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仅供参考)口部肌肉定位治疗
(仅供参考)口部肌肉定位治疗
口部肌肉/喂食发育程序(19-24个月)
◆ 用舌头清洁唇部 ◆ 能连续喝饮 ◆ 能用吸管吸吮 ◆ 吞咽时舌头后缩 ◆ 能自如咬食肉类 ◆ 食物移动能越过中线
口部肌肉/喂食发育程序(25-36个月)
◆ 颚骨内在稳定性良好 ◆ 吞咽时舌尖提升 ◆ 咬食时颚骨分级调控适当 ◆ 咬食时头部能完全独立活动
推进 ◆ 觅食反射 ◆ 咬合反射
口部肌肉/喂食发育程序(4-6个月)
◆ 呕吐反射 ◆ 在期待勺子时会有吸吮反应 ◆ 用力上下咀嚼的样式(5-6个月) ◆ 舌头和下颚成一个单位移动 ◆ 吸吮,吞咽,呼吸的协调力弱 ◆ 5个月后减少觅食反射 ◆ 5个月后减少咬合反射
口部肌肉/喂食发育程序(7-9个月)
#3 #2
#4
#5 #7
#6
益达×2 绿箭×1
对称的下颚骨弱: 一个单位=1×右 1×左
不对称的下颚骨弱: 一个单位=1×右 2×左
不对称的下颚骨弱 一个单位=1×右 0×左
单位(分钟)
合唇能力的评估和练习
25秒
圆唇能力的评估和练习
缩唇能力的评估和练习
将脆谷放在下唇中线位置 用上排牙齿移除脆谷——25次 假装用上排牙齿移除脆谷——50次
f
舌部能力的评估和练习
发声练习——吹气笛
合唇
25次
合唇,下唇 合唇,下唇
二级圆唇
一级圆唇
低下颚,张唇
合唇,下唇
合唇,下唇
伸唇,缩舌
g
#1=任何时段;#2=1秒;#3,4=1+秒;#5-8=2秒;#9=2+秒;#10-12=3秒
口部肌肉定位治疗
阳光康复中心 张蓓华
提纲
◆ 正常儿童口部肌肉/喂食发育顺序 ◆ 言语所需的基本要素 ◆ 标准发音时需要的活动 ◆ 口肌训练的目标 ◆ 评估方法 ◆ 治疗方法
口部肌肉/喂食发育程序(0-3个月)
◆ 吸吮/吞咽反射 ◆ 舌头 颚骨 唇部成一个单位的活动 ◆ 舌头呈伸前/缩入的活动模式 ◆ 舌头两边横向翘曲呈杯状,使液体向后
b、p、m u、ü、w i、e、j、q、x、z、c、s、y zh、ch、sh、r
f
发音时舌头的位置
位置
语音内容
后缩
所有语音
舌尖提升
舌尖下压 舌尖两侧转移 (越过中线)
d、t、n、l、j、q、x、z、c、s、 zh、ch、sh
j、q、x、z、c、s、zh、ch、sh、g、 k、h
先决条件:舌尖提升及下压语音
构音的基础
◆ 舌头 ◆ 嘴唇 ◆ 下颚骨
发音时下颚骨的位置
位置
语音内容
b、p、m、f、n、j、q、x、z、 高(闭合) c、s、zh、ch、sh、r、y、w、
i、u、ü
中
d、t、l、o、e
低(打开)
g、k、h、a
发音时嘴唇的位置
位置 张唇 合唇至张唇 伸出唇部 缩拉唇部 下唇伸出 下唇缩拉
语音内容 a、o、d、t、n、l、g、k、h
◆ 第二阶段——当力量增加后 ① 新鲜水果 ② 较坚硬的香肠、肉片、肉饼、肉丸 ③ 馄饨、水饺 ④ 煮熟的蔬菜(硬) ⑤ 面包 ⑥ 鸡蛋仔 ⑦ 薄脆饼干 ⑧ 面条
下颚骨稳定性的评估和练习
评估工具 咬牙胶棒 #2 咬牙胶棒 #3 咬牙胶棒 #4 咬牙胶棒 #5 咬牙胶棒 #6 咬牙胶棒 #7
咬牙胶棒
舌根两边扩展
r、zh、ch、sh、i、u、ü
肌肉张力障碍的一般特性
◆ 休息时的姿势 ◆ 低张:布娃娃的姿势,无论是
什么位置,身体也会跟随地心 吸引的拉力。坐着的时候,骨 盆会向前倾,肩膀和手臂向下 垂。 ◆ 高张:一般的身体延伸度是不 对称的,坐着的时候会有不对 称颈部张力反射。
唐氏综合症的后天功能障碍
◆ 或许会咬着被子以达至颚骨稳定性 ◆ 舌头和嘴唇能分开独立活动 ◆ 吸吮,吞咽,呼吸的协调力良好 ◆ 咀嚼时能保持合唇 ◆ 咬食硬曲奇时有少许自控及稳定性
口部肌肉/喂食发育程序(16-18个月)
◆ 有少许内在的颚骨稳定性 ◆ 吞咽时舌头外伸的情况减少 ◆ 液体控制良好 ◆ 咬食控制良好,不会转移头部辅助 ◆ 吸吮,吞咽,呼吸的协调力更平稳
15秒钟
15秒钟 右及左
15秒钟
15秒钟 右及左
15秒钟
下颚骨练习
◆ 手指头 ◆ 软牙胶手指套 ◆ Ark软头咬牙胶棒 ◆ Z-Vibe牙髎震荡棒 ◆ T字牙胶 ◆ P字牙胶
成功标准:完成以上 所有练习 诊断:对称的下颚骨 稳定性 治疗:不需要做下颚 骨练习
0-3岁
下颚骨的分级调控训练
>3岁
下颚骨的分级调控训练 口香糖
喂食
目标: ◆ 圆唇 ◆ 舌头后缩 ◆ 收紧面部肌肉组织 ◆ 下颚骨稳定性 ◆ 独立进食
发声练习——吸管
1
8
2
8
3
4
5 6 7
鼓励咀嚼的食物
◆ 开始阶段 ① 新鲜的水果 ② 较软的肉片 ③ 煮熟的蔬菜(软) ④ 豆腐粒 ⑤ 面包、三明治 ⑥ 较硬的煎蛋或蛤蛋 ⑦ 脆身、松化的食物
鼓励咀嚼的食物
口肌训练的目标
◆ 增强对口腔结构的意识 ◆ 将口腔感知触觉正常化 ◆ 改善发音说话时口部肌肉结构所需之自主
活动的准确性 ◆ 增强口部肌肉的独立活动力 ◆ 改善喂食技巧和营养的摄取 ◆ 改善发音说话,强化说话清晰度
口部感知系统评估
◆ 有系统的从外而内: 身体、膝盖、手部、 肩膀、面颊
◆ 口腔:唇部、内面颊、 上及下牙龈、舌面、 舌边、上颚、呕吐的 反应?
口部肌肉/喂食发育程序(10-12个月)
◆ 真正吸吮 ◆ 用牙齿清洁下唇 ◆ 吸吮,吞咽,呼吸的协调力增强 ◆ 吞咽时仍会伸出舌头 ◆ 咬食软曲奇时能自控咬食 ◆ 吞咽液体时合唇力增强 ◆ 食物移动能越过中线(即已开始旋转式咀
嚼样式) ◆ 咀嚼期间有积极的嘴唇和面颊活动
口部肌肉/喂食发育程序(13-15个月)
15秒钟(右) 15秒钟(左) 15秒钟(右) 15秒钟(左) 15秒钟(右) 15秒钟(左) 15秒钟(右) 15秒钟(左) 15秒钟(右) 15秒钟(左) 15秒钟(右) 15秒钟(左)
咬牙胶双棒 15秒钟 右及左
下颚骨稳定性的咬 牙胶棒
15秒钟
15秒钟 右及左
15秒钟
15秒钟 右及左
15秒钟
15秒钟 右及左
言语所需的基本要素
◆ 知觉 ◆ 位置 ◆ 足够的力量/肌肉记忆 ◆ 发音
标准发音时需要的活动
◆4 ◆3 ◆2 ◆1
构音
气流在上下牙齿之间——c、 s、sh、zh
共鸣(软腭等)
舌和硬腭之间——l、r、x、 q
舌与软腭之间——g、k、h
发声
舌和牙之间——d、t、j
两唇之间——b、p、f、v、 w源自呼吸(腹腔等) 鼻腔——m、n
◆ 舌头放在上下牙齿之间的姿势 ◆ 传导性弱听 ◆ 上呼吸道问题 ◆ 口部张开 ◆ 口腔呼吸 ◆ 舌头较大 ◆ 上腭高而窄 ◆ 吐舌 ◆ 流涎
流涎的成因
◆ 身体姿势
◆ 无合唇能力或较弱
① 敏感症 ② 上呼吸道感染 ③ 腺状肿/扁桃腺扩大 ④ 吞咽障碍 ⑤ 下颚骨弱 ⑥ 合唇力弱
◆ 无舌头后缩能力或较弱
◆ 呕吐反射 ◆ 混合型的舌头运动——伸出/缩入,上/下 ◆ 积极的唇部活动——在奶瓶上合上,清洁匙羹 ◆ 用杯子喝水时仍呈现不稳定的下颚 ◆ 吞咽时会伸出舌头 ◆ 咬食时有少许舌头和唇部跟下颚骨分开独立活动
的能力 ◆ 食物移动——外围到中间,中间到外围 ◆ 吞下半固体食物时会合唇 ◆ 呕吐反射没有那么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