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口肌】3.口部肌肉定位治疗(二)
【口肌】3.口部肌肉定位治疗(二)
15秒(1x ) 15秒(1x ) 15秒(1x ) 15秒(1x ) 15秒(1x ) 15秒(1x )
• 步骤练:习B: 双棒练习(咬牙棒﹟2-- ﹟ 7)
• 手套口手指部头肌肉定位治疗--下腭骨治疗
• 手指套软牙胶 • 软头咬牙胶 • 振动棒+蓝色胶头/绿色胶头 • 牙胶套装(红T黄T紫P绿P牙胶) • 分级调控咬牙棒 • 缓慢咬食练习 • 方块食物咬食练习 • 口香糖咀嚼练习 • 橡皮糖棒练习 • 下颌骨锻炼器 • 下颌闭合训练胶管
• 手套口手部指肌头练肉习定:位治疗--下腭骨治疗
• 目标教:导教“导咬咬住住 ”概念
• 工具: ﹟2咬牙棒或橡皮糖棒 • 步骤: • 步骤1:一支﹟2咬牙棒放于左边大臼牙,咬合住,保持 住10秒; • 步骤2:循环到右边,重复该动作。
练习A: 单棒练习(咬牙棒﹟2-- ﹟ 7)
• 步骤: • 1.将一支咬牙棒﹟2放在左边下排大臼牙自上,从口部延伸出来; • 2.指示孩子咬下并维持咬着(不放也不动); • 3.当孩子维持咬着的时候,用柔和而稳定/平均的拉力将咬牙棒
(上下腭骨错开或滑动)
红T 3
红T 左3 右3
黄T 1
黄T 左1 右1
紫P
紫P
绿P
绿P
一个循环单元练习:两支同时咬合工具,目标次数:1-10单元/天
• 咬牙口棒部练习肌:肉定位治疗--下腭骨治疗
• 目标:增强下颚个分级调控能力;
• 工具:咬牙棒,有﹟2-- ﹟ 7,各两支; • 要求:1.理想/最佳咬合位置;2.有维持咬住的概念;如果上下腭
• 适用:<5个月孩子,没有生长牙齿时; • 工具:乳胶手套:无味道和无滑石粉;
• 阻力治疗:轻轻的摩擦和按压,下颚骨自主提升的时候 要松开,不用按压,开始时有可能需要辅助下颚骨的提 升。
• 注意:父母用非惯用手带着手套,惯用手必要时辅助提 升下颚骨;
• 软口牙胶部手肌指肉套定练习位:治疗--下腭骨治疗
口部肌肉定位治疗(二)
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
口部肌肉定位治疗--下腭骨治疗
• 目口标:部肌肉定位治疗--下腭骨治疗
• 1.教导咀嚼和安全喂食的动作计划; • 2.减少或消除哽咽和作呕反射; • 3.满足牙关刺激的需要; • 4.将下颚骨技巧正常化,作为言语清晰度和发音的先决条件。 • 治疗包括: • 喂食和非食物下颚骨练习
• 软头咬牙胶棒练习: • 适用:6个月~1岁的孩子,长出乳牙齿时; • 工具:软头咬牙胶; • 阻力治疗:轻轻的摩擦和按压,下颚骨自主提升的时 候要松开,不用按压。 • 注意:非惯用手必要时辅助提升下颚骨;
• 咬口胶振部动肌棒肉练定习:位治疗--下腭骨治疗
• 适用:1.5岁以后孩子; • 作用:增强感知觉; • 工具:振动棒+蓝色胶头/绿色胶头; • 阻力治疗:轻轻的摩擦和按压,下颚骨自主提升的时候 要松开,不用按压。 • 注意:非惯用手必要时辅助提升下颚骨;
• 咬牙口胶部层肌次治肉疗定:位治疗--下腭骨治疗
• 目标:增强下颚骨力量、增加稳定性和分级调控能力; • 工具:牙胶套装(红T黄T紫P绿P咬胶) • 要求:下颚骨打开只能是咬胶的高度; • 达标:10次/边
下腭骨治疗--个案1
级别
评估
级别
治疗
﹟2 左
右
﹟2 对称的治疗技巧
红T 7
7
红T
左7 右7
下腭骨治疗--个案3
级别2
不对称的治疗技巧
(一边薄弱,一边正常)
红T
6
10
红T
左6 右0
黄T
5
10
黄T
左5 右0
紫P
4
10
紫P
左4 右0
绿P
3
10
绿P
左3 右0
一个循环单元练习:左1遍右0遍,目标次数:1-10单元/天
下腭骨治疗--个案4
级别
评估
级别
治疗
﹟2 左
右
﹟2
不对称的治疗技巧
黄T 5
5
黄T
左5 右5
紫P 3
3
紫P
左3 右3
绿P 1
1
绿P
左1 右1
一个循环单元练习:左1遍右1遍,目标次数:1-10单元/天
下腭骨治疗--个案2
级别
评估
级别
﹟2 左
右
﹟2
红T 6
4
红T
黄T 5
3
黄T
紫P 3
1
紫P
绿P
绿P
治疗
不对称的治疗技巧 (两边都薄弱)
左6 右4 左5 右3 左3 右1
一个循环单元练习:左1遍右2遍,目标次数:1-10单元/天
15秒右 15秒左 (1x )
15秒右 15秒左 (1x )
15秒右 15秒左 (1x )
15秒右 15秒左 (1x )
15秒右 15秒左 (1x )
15秒右 15秒左 (1x )
15秒右和左 (1x )
15秒右和左(1x )
15秒右和左 (1x )
15秒右和左 (1x )
15秒右和左 (1x )
15秒右和左 (1x )
骨对齐,可以直接练习;如果上下腭骨未能对齐(错开或滑动), 先教导自然咬合。3.维持咬着时,用柔和而稳定的拉力将咬牙棒 拉出并稳定15秒。 • 练习方式:练习A: 单棒练习;练习B: 双棒练习;练习C: 横棒练习; • 练习层次:2A→2B →2C → 3A→3B →C → 4A→4B →4C → 5A→5B →5C → 6A→6B →6C → 7A→7B →7C 。对于下颚骨处于开位状态 的孩子,可以反序练习。
拉出(禁止任何身体补偿姿势,拉力不可过大); • 4.维持这柔和而稳定的拉力15秒; • 5.重复右边做一次。 • 6.每天10次 • 成功标准:每边15秒,1次。
咬牙棒练习记录(咬牙棒﹟2-- ﹟ 7)
工具
A 单棒练习
B 双棒练习 C 横棒练习
咬牙棒﹟2 咬牙棒﹟3 咬牙棒﹟4 咬牙棒﹟5 咬牙棒﹟6 咬牙棒﹟7
• 适用:<5个月孩子,没有生长牙齿时; • 工具:软牙胶手指套;父母用惯用手带着手套;
• 阻力治疗:轻轻的摩擦和按压,下颚骨自主提升的时候 要松开,不用按压,开始时有可能需要辅助下颚骨的提 升。
• 注意:先用平滑的一面,再用有胶粒的一面;父母用惯 用手带着手指套,非惯用手必要时辅助提升下颚骨;
口部肌肉定位治疗--下腭骨治疗
• 成功标准:15秒/次
• 如教果上导下自腭然骨咬未合能对齐(错开或滑动),先教导自然咬
合。
• 步骤: • 步骤1:﹟2双棒,两边一个大牙咬合,5次/,1秒/次; • 步骤2:﹟2双棒,两边两个大牙咬合,5次/,1秒/次; • 步骤3:﹟2双棒,两边三个大牙咬合,5次/,1秒/次 • 达标才可以开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