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强项令》

《强项令》

《强项令》一、作家作品简介:1、《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全书包括十纪,八十列传及八志,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止共一百九十五年的史实。

其中,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时的范晔,志的作者是晋朝的司马彪。

《后汉书》的最大局限就是丢掉了《史记》重视农民起义的传统,对黄巾起义持否定态度。

黄巾起义为东汉末的大事,其中的主要人物如张角弟兄,竟不为立传。

他们的事迹,只附在了镇压农民起义的官僚皇甫嵩的传中。

2、范晔:(398—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

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

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

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二、课前热身yè cān shèng chì yǔ nì chuí范晔骖乘叱圉人藏匿箠杀yíng chìfúcáng击楹因敕枹鼓不鸣臧亡匿死三、朗读课文,串讲课文:1、重点词语:特,特例。

征,征召。

苍头,家奴。

以奴骖乘,以,用。

乃,于是,就。

以刀画地,以,用。

数,列举(罪状或过失)。

欲,想要。

之,指代董宣。

因格杀之:因,接着;格杀,打死;之,指代家奴。

何以,以何,凭什么。

不须,用不着。

须,等待。

谢,认错。

顿,叩头。

据,撑,按。

臧,隐藏,现在写作“藏”。

行,施行,施加。

敕,(皇帝)命令。

钱三十万:三十万枚钱。

悉,全,全部。

班,分发。

良人:平民,百姓。

由是,从此。

震栗,害怕得发抖。

豪强,指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

卒,死亡。

妻子,妻子和儿子。

敝,破旧。

伤,悲伤,感到悲痛。

以,因为。

2、重点句子:(1)时湖阳公主苍头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人,因为藏匿在公主家,府吏不能够捕获(他)。

(2)及公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等到公主出门,(他)凭家奴(的身份)陪乘。

(3)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4)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光武帝命令小太监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小太监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一直不肯低头。

四、分析课文:1、归纳段意:第一段:记叙了“董宣执法”的故事。

第二段:记叙了董宣去世后家中贫困的景况。

2、找出“董宣执法”这一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

起因:湖阳公主家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发展: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

高潮:公主回宫告状,董宣痛陈理由,皇帝命董宣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宁死不从。

结局:皇帝明白了个中道理,重赏董宣。

3、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明确: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宣的态度先是“怒”,表现在“召宣,欲箠杀之”。

接着听了董宣的陈述,改为“笑”,表现在“因敕”,“赐钱三十万”。

最后,当董宣“卒于官”时,“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文章通过光武帝的言行变化,表现出他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4、讨论:从湖阳公主包庇家奴的行为,说说当时社会的法制状况。

明确:从文中可以看出当时法制不健全,权贵们可以无视法律,甚至可以草菅人命,并且不受法律的制裁。

刘秀起初对此并不以为然,直到董宣冒死陈言,才改变了看法,要“圣德中兴”。

5、课文在塑造董宣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明确:课文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塑造董宣的形象,文中还用对比的手法——刘秀对董宣态度前后对比;侧面烘托手法——豪强莫不战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鼓不鸣董少平”来表现人物。

6、提问:董宣除了具有执法严明,不畏强权的优秀品质,文中还写了他其他的美德吗?明确:文中还表现他清廉的美德,表现为:“惟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五、小结:1、表现手法上的特点第一节是正面描写董宣,第二节是侧面写董宣,正面和侧面相互呼应。

第一节是课文的详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内容,第二节是课文的略写部分,是课文的次要内容,文章详略得当,行文活泼,富于变化。

课文通过介绍董宣执法的故事,赞扬了他秉公执法,不畏权贵,为官清廉,奉公克己的优秀品质。

从侧面反映出刘秀知过能改、爱才的特点。

文章以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为主塑造人物形象。

2、人物性格特征和品质秉公执法,不畏权贵,为官清廉,奉公克己。

3、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一.1.①凭,靠②用③拿④因为 2.C3.①古义:认错今义:感谢,礼貌用语②古义:特例征召今义: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③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人的配偶4.①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②没有人击鼓鸣冤的是董宣。

③董宣把它全部分发给手下的官吏。

5.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宣不从。

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6.知人善任,英明懂大义的君主。

7.文天祥,岳飞等。

示例:①文天祥被俘,英勇不屈,誓死不降,光荣就义。

②岳飞面对“莫须有”的罪名,不肯屈服,最后被杀害。

8.范晔史学后汉书史记汉书三国志一、阅读: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如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1)给下面加点字写拼音。

(4分)枹()鼓数斛()而以奴骖乘()欲箠杀之()(2)文学常识填空:《强项令》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南朝宋史学家。

2%2.给加点文言词解释意思。

(5分)①宣悉以班()诸吏②使宣叩头谢()主③臧()亡匿死④欲箠()杀之⑤流血被面()3. 妻子:[古义][今义](2分)特征:[古义][今义](2分)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文言词语。

(6分)数以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翻译:②天子不与白衣同。

翻译:6.文中两个语段塑造了董宣的性格,请分别用2个词语(8个字)概括:,。

另外,从描写的角度(手法)则分别运用了描写、描写。

(4分)7、文中下列句子省略了主语,请补充出来。

(4分)()即以头击楹()强使顿之()赐钱三十万()将何以理天下乎?8、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

这两个称呼都从侧面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精神?(3分)9、“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这些言行表明光武帝刘秀是个怎样的君王?3%【答案1、拼音略《后汉书•酷吏传》;范晔 2 1)分发2)认错3)通“藏”,隐藏4)用鞭子5)盖,覆盖3、妻:妻子和儿女,男有的配偶特征:特例征召;特点4、数:数落、列举;几。

以:因;用;用;按照。

5、1)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2)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

6、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正面、侧面。

7、董宣;小太监;皇帝;皇帝。

8、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9、能听取正确意见,勇于改过,是个较英明的君王。

】二、阅读: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厦门亭侯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平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1)后特征为洛阳令特征:(2)而纵奴杀良人良人:(3)使宣叩头谢主谢:(4)大言数主之失数:2、翻译句子(3分)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3、文中划线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4、文中划曲线的句子最能体现董萱的性格,从这段中可看出董萱具有什么精神?(3分)【1、①特征:特别征召;②良人:平民,百姓;③谢:认错;④数:列举罪状或过失。

2、陛下你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3、这是侧面描写,以老百姓的口碑和歌谣来突出董萱执法公正,以及他治理的地方政治清平。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