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_绪论_《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_绪论_《旅游学概论》
是理论上探讨旅游现象的首篇论文。
现象作了系统的剖析和论证。
多要素和方面的复合体,需要通过多学科综合研究。
1922年,应美国饭店协会的请求,康奈尔大学创办了四年制的饭店管理学院,
这是一个创举。
2、旅游研究的全面发展和旅游学的形成(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旅游活动渗透到各个领域,旅游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旅游经济研究, 出现多学科方向的研究,如:旅游市场学、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 游美学、旅游社会学等。 主要文献有:
(一)综合层
综合层指旅游学的基本理论本身,是旅游学的最高层,由概念体系 、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组成。
1.概念体系
学科的建立首先必须解决该学科的基本概念问题,概念体系是旅 游学的基础。旅游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概念系统,这个系统来源于对 旅游现象的基本认识,也融合了相关学科的成熟概念。旅游学的基本 概念主要包括旅游、旅行、游览等等。
(七)现代旅游学
会展学、人类学、休闲学新学科被纳入现代旅游学的研究,分支学 科:旅游会展学、旅游人类学、旅游休闲学。
1.3 旅游学的学科体系
一、旅游学的学科性质
学习旅游学概论必须首先界定什么是旅游学。“什么是旅游学” ? 迄今为止,世界上对旅游学的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但由于旅游所 涉及的概念以及范围都非常广泛,不同学者对旅游学研究领域的理解不 同,从而对旅游学的界定亦有所不同,因此对于旅游学的定义目前还没 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表述。
与国外相比较,目前中国的旅游研究相对还不够成熟:
(1)中国的旅游研究的主流仍是“应用导向”和“热点导向”: 旅游学术队 伍的不成熟,也影响到旅游学术研究在结构上的均衡发展,尤其无益于大学教育 和深入的科学研究所共同依赖的基础理论的建设。 (2)中国旅游学术研究与国外的旅游学术研究是有差距的:不管从数量还是 质量上都不可否认。 (3)国外的旅游研究日益深入到旅游现象的细部,而我国旅游研究还往往喜 欢做大文章,框架宏大,而内容却比较平常,尤其缺乏科学实证的研究态度和方 法。 另外,一些在国外近年旅游研究中比较受重视的研究领域(如旅游体验),在 中国还鲜有问津者;而国外的传统研究领域(如旅游人类学),在国内也没有得 到深入展开。
1.3 旅游学的学科体系
一、旅游学的学科性质
旅游学研究旅游活动这一综合的社会现象,涉及许多相关学科,如 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文化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这些学科的理 论和研究方法给旅游学提供了借鉴和帮助。旅游学的理论内容,体现了 多学科综合的特征,它是在多学科的边缘或交叉空间上产生的新学科, 具有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的性质。根据学科产生的条件和内容,可以认 为,旅游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多学科:一是经济学(如旅游经济学、统计学、旅游市场营销学等); 二是文化学(如旅游历史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学、旅游美学、旅 游心理学等);三是管理学,如饭店餐饮及客房管理、旅行社管理、 旅游景区管理等。
我们认为:旅游学是一门研究旅游活动及其引起的各种 关系(旅游主体、旅游客体与旅游媒介三者之间的关系), 探讨旅游的内在本质及其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1.3 旅游学的学科体系
一、旅游学的学科性质
1998年之前,在我国国家教委划定的本科专业学科目录中,就 没有“旅游学”这个学科名称,只有“旅游经济”二级学科,这与 人们把旅游作为经济现象、用旅游经济来取代旅游学不无关系。 1998年调整专业目录时,又把旅游经济改为“旅游管理”,隶属于 管理学下面的工商管理专业。 教育部于2012颁布的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年)》中,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单独设立旅游管理学科大类, 该学科大类下又设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三大专业。 这意味着,旅游管理不再是工商管理学科大类下的二级学科,而是与 工商管理学科大类平级,升格为一级学科大类。
20世纪70年代,美国,伦德伯格,《旅游业》,对旅游经营管理方面做了 比较完整的论述。 20世纪70年代,美国,罗伯特•麦金托什&夏希肯•特格波特,《旅游学—— 要素、时间、基本原理》,体系较为5年,日本,盐田正志,《观光学研究》 1979年,日本,前田勇,《观光概论》,对现代旅游的要素和特点、旅游
※ 地理学介入旅游研究也很早
1991年保继刚等编著《旅游地理学》
※ 《旅游管理学》研究方向十分活跃
国内旅游研究存在的不足:
一是旅游研究还不能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存在着理论落后于实践的滞后现象; 二是旅游研究不少还停留在定性的经验分析阶段,定量研究明显不足,现代科 学研究中的大量新方法、新工具在旅游研究中运用很少; 三是在思维方法上也多是归纳性、总结性的,推理性和演绎性的很少等。
性质的论证,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还是在旅游活动的经济研究上。
1、旅游的经济研究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 )
主要文献有:
1899年,意大利,波狄奥,《外国人在意大利的移动及其花费的金钱》, 1927年,意大利,马里奥蒂,《旅游经济讲义》 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 1931年,德国,博尔曼,《旅游业概论》 1933年,英国,奥格威尔,《旅游活动》,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1935年,德国,吕克斯曼,《旅游总论》 1942,瑞士,汉泽克尔&克拉普夫,《旅游总论概要》,认为旅游现象是众 1950年,日本,田中喜一,《旅游事业论》 1954年,德国,克拉普特,《旅游消费》 1955年,意大利,特罗西,《旅游及旅游收入的经济理论
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旅游业的发展必 然会对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影响,旅游学要研究发展旅游业、 开展旅游活动产生的各种社会影响,制定出促进积极影响抑制消极影响 的措施;分支学科:旅游社会学、旅游行为学等。
(四)将旅游作为一种地理现象进行研究
预测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旅游流量、对旅游区域、度假区和 旅游走廊进行形态学分析以及地理规划等,这方面形成分支学科——旅 游地理学。
二、国内旅游研究的发展
1978年国家旅游局成立政策研究室,集中了一批专家和实际工作者, 为我国制定旅游业政策做研究准备工作,我国旅游业才迅速发展起来。 1979年北京大学陈传康先生较早开始了对旅游现象的探索,从地理学 的角度对旅游地理、旅游资源、园林风景等作了阐述。 ※ 切入点是旅游经济
1981年,伍宇峰《旅游经济》 1982年,王立钢、刘世杰的《中国旅游经济学》 1985年,黄辉实的《旅游经济学》 1985年,顾树保的《旅游市场学》 1986年,林南枝、陶汉军的《旅游经济学》
资源的开发、旅游业的形成等做了全面的论述。
3、旅游学的综合研究(20世纪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旅游研究的重点开始向非经济领域倾斜, 其目的是研究如何使旅游和旅游业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这就 是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国外旅游研究的特点
1、从单科独进的分散研究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发展,这是旅游学研究最 重要的一个演化特征。 2、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理论研究。 3、从研究的领域来看,对国际旅游的研究超过了对国内旅游的研究,对 第三世界旅游的研究超过了对发达国家旅游的研究(讨论例证)。
二 、旅游学的研究内容
(五)旅游行政组织和旅游政策法规的研究
旅游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要在这种复杂领域下规 范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完整的旅游行政组织体系。分支学科:旅游 产业政策、旅游规划学、旅游管理学等。
(六)旅游实务研究
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产业,分支学科:导游、旅行社计 调、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会计、旅游产品设计等。
2.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即旅游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它直接体现了旅游学的学科内 容,即由对象研究而产生的与对象相对应的理论。旅游学理论体系的基 本构成便是由对旅游学对象的研究及其任务的实施而形成的相关内容。
3.方法论
一个学科有其自身的规律,学科与学科的研究方法有共同之处,也 有各自的专有方法。旅游研究方法论是构成旅游学科体系的支撑系统。 旅游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在综合研究中,从其他相关学科借鉴而来的。
(二)分支学科层
分支学科层是在对旅游现象中具体对象的研究过程中,由旅游学理 论体系的扩展和深化而产生的分支学科,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产生的分 支学科所组成。在学科研究中,由于领域涉及面宽,存在着学科继续细 分的可能和必要。
1.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反映的各
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学问。旅游经济学是最早涉足旅游学 的领域,也是现代旅游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从经济角度来研究 旅游活动,揭示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活动的效应。
1.1 旅游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国际旅游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自19世纪后半叶起,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活动所引发的现 象的不断增加,19世纪末20世纪初,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在西方 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这些国家的重要经济来源,旅游学研 究也经历了一个深刻的历史演进过程。
(一)国际旅游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旅游学的任务是要通过研究来认识旅游活动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
结构、运动规律和它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
具体而言,其研究对象包括:
旅游主体──旅游者。 旅游客体──旅游资源。 旅游媒体──旅游业。 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三者的相互关系。
二 、旅游学的研究内容
(一)旅游发展史
针对旅游活动的产生、发展历史及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所进行的研究。 帮助揭示旅游的社会性质,认识旅游的经济意义和社会影响,这方面形 成分支学科——旅游史学。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
旅游是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介三要素组成。旅游六要素: 吃、住、行、游、购、娱。关于旅游活动要素的研究逐渐形成多个分支 学科:旅游资源学、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管理、旅游休闲 学、旅游人类学等。
二 、旅游学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