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
杨载田教授主编、由科学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的高校本科版教材《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是湖南省普通高校新世纪教改重点项目“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创新研究与实践”、湖南省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建设项目《中国旅游地理》及普通高校21世纪课程教材建设项目《中国旅游地理》的后续研究成果,与同为由杨载田教授主编广东地图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全国高校地理旅游教学改革研究会协作教材《中国旅游地理》一脉相承,同时也是由杨载田教授主编的高职高专教材《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姊妹篇。
20年之内能出版这么多版本的《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值得称赞的是“版版有创新,次次有提高”,而且其销售市场有不断扩大之势,足见其教材的质量上乘,受到全国大中专院校师生的喜爱和欢迎。
杨载田教授长期担任高校的地理科学或旅游管理系的主任,并一直坚守在中国旅游地理等旅游课程的教学岗位上,参与过一系列区域旅游规划实践,还曾受聘担任过中央电视台“徐霞客九集电视连续剧”的技术顾问,并曾有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理事、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理事、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学术委员、湖南省旅游学会首席专家团专家、湖南休闲农业协会专家等社会兼职,主编出版过《简明人文地理学》、《现代中国经济地理》、《乡土地理的理论与实践》、《旅游客源国概论》、《徐学研究纵横》、《湖南旅游研究》、《南岳名山文化》、《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精品化建设探索》等教材和著作18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杨载田教授还是个旅行爱好者,其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正是杨载田教授进行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建设的深厚根基。
作为杨载田教授的同行,是其《中国旅游地理》教材每一个版本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深刻体验到其整体上呈现出“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的发展势头,每一个新的版本都有新的突破和发展,都经受了市场的考验,一直保持着独树一帜的特色优势。
《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既继承了之前各版本精华,又表现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和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新进展和新趋势,以及本科院校面临战略调整和转型发展等多重影响下的鲜明时代创新特色,无疑是目前中国教材市场上诸多中国旅游地理各教材版中属于最成熟、最完美的优秀教材之列。
《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除承继先前版本科学实用并得到广泛认同的三篇14章,即上篇2章阐述中国旅游地理一般理论与实践,中篇4章对中国的旅游环境、资源、市场、产品及区域划分进行分析和归纳,下篇8章对中国的八大旅游分区及34个旅游省旅游业发展条件特点及其布局进行全面展示的体例和内容外,还有旅游信息量更大更新更有特色、时代面向性更强更具针对性、特有的图形图像及区域地图系统更生动直观而完备等特点。
尤值得推崇和学习的是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使新版本教材又增添三个方面的内容,更加契合时代要求,做到与时俱进。
一是为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教育人民不忘历史、珍爱和平,构建了一个以抗战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系列,如沈阳“918事变博物馆”、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湖南衡阳抗战纪念城”,以及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均具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使教材的教育功能得到凸显。
二是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生态旅游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如增加了海洋蓝色旅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湿地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健康长寿养生旅游等内容,别开生面。
三是为回应国家对普通本科高校的战略转型,培养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编者构建了一个包括区域旅游考察与调研、旅游地图设计与应用、旅游环境问题与保护、旅游线路设计、旅游项目策划,以及区域旅游研究论文创作指导等技术技能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每一章之后创建了“实践演练”专栏,使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更加强化实践操作。
《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高,难度大,但《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的创作是成功的典范,肯定会受到广大师生和旅游爱好者的认同和肯定,也肯定会在国家“旅游强国”、“人才兴国”战略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飞雄)第34卷第12期经济地理Vol.34,No.122014年12月ECONOMIC GEOGRAPHY De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