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项目一解读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地与旅游地理区划.
项目一解读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地与旅游地理区划.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从北京出发的国道线命名为101——
南北纵向国道线命名201——
东西横向国道线命名301——
我国1988年修筑上海至嘉定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北 方 航 线
南 方 航 线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旅游区的概念: 根据区域发展的各方面条件,为了有利于开发 区域旅游资源,规划建设旅游点与旅游地,统筹交 通运输与接待服务设施,组织协调与管理旅游活动, 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而划分的旅游区域。
西北—1)沿海地带的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代表性政治、
经济、文化 中心城市。
2)我国东南沿海邻近港澳台地区的深圳、珠海等经济特 区和泉州、中山等传统侨乡
3)以自然风光和文化胜迹为主的我国著名旅游胜地
4)我国各大区域的一些中心城市
入境客流分类特征:外国人偏重地位突出的中心城市和旅游 城市;港澳台同胞及华侨客流集中地为其原籍;我国大陆周 边国家和地区客流集中在其邻近省区或城市。
二、国内旅游 ——2005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12.12亿人次, 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城镇居民4.96亿人次, 比上年增长8.1%;农村居民7.16亿人次,比上 年增长11.4%。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为5286亿元,比上年增 长12.2%,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支出3656亿元, 农村居民旅游支出1630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人均出游花费436.13元。其 中:城镇居民出游人均花费737.12元,农村居 民出游人均花费227.62元。
仙都
方岩
百丈漈---飞云湖
飞 云 湖
江郎山
仙居
五泄
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浙江的历史文化名城
第二节 中国旅游客流与旅游交通 一、中国旅游客流地理
旅游者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的连续空间位移称之为旅 游流。
(一)旅游流的一般特征 1、旅游流的客源地和目的地均主要为发达地区 2、短距离旅游流远强于长距离旅游流 3、旅游流在时空分布上具非均衡性 流量的不对称性 空间分布的集散性
三、旅游业总收入 2005年,全国国际国内旅游业总收入7686亿元, 比上年增长12.4%。
四、出境旅游 2005年,中国公民出境总人数为3102.63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7.5%。其中:因公出境588.63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0.2%,占出境总人数的19.0%;因私 出境2514.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4%,占出境 总人数的81.0%。
中国旅游区划的原则 1、差异性与相似性原则 旅游区内相似 性大 旅游区间差异性大
2、特色性原则
3、方便性原则
4、系统性原则
中国旅游交通地理
• 旅游交通是指为旅游 者由客源地到旅游目 的地的往返,以及在 目的地各处进行各种 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 通设施及服务。
• 公共性 次性 特殊性 层
中国旅游交通的方式
设施:1)线路和站、港。
1、铁路旅游交通
2)运输工具
2、公路旅游交通
3、水路旅游交通
内河运输
沿海运输 远洋运输
4、航空旅游交通
时间分配的季节性与集中性
(二)我国海外入境旅游客流
我国海外游客的一般构成
外国人
华侨
港澳台同胞
以亚洲周边国家为中心,以欧美等传统客源市场为两翼的格局。
日本 韩国 俄罗斯 美国 新加坡 马来西亚 菲律宾 英国
蒙古 泰国 印度尼西亚 德国 法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入境方向
东南方向——港、澳、台、东南亚、澳大利亚 东、东北方——日、韩、俄、美、加
国内旅游客流 国内旅游的主要客源地与客流地 客源地—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的省区,以及东部人口稠密的大 省。 客流地—集中于以沿海发达地区为主的中心城市和旅游城市,
以及内地有大中城市依托、交通方便的突出风景名胜
与文化胜迹所在地。
国内旅游的客流方向与流程 客流方向:由大中城市地区向环城市周边地带流动的周末休闲度 假客流;由中小城市及农村向大都市流动的都市观光 购物客流;中长距离客流主要以南北向为优势。 流程:以短程旅游占绝对优势
出境旅游客流 我国出境游始于1983年11月广东省率先开办的“香港游”。 我国出境游的目的地主要为周边国家和地区。
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国超过100个,中国已 成为亚洲第一大旅游客源输出国。2005年中国公 民出境人数达到31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5%。
经国家统计局确认的统计结果表明:2005年, 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202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 入达到292.96亿美元,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到 12.1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5286亿元,国际 国内旅游业总收入为7686亿元,公民出国(境) 人数达到3103万人次,各项统计指标均创历史新 高。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一、入境旅游 ——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12029.23万人 次,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外国人2025.51 万人次,增长19.6%;香港同胞7019.38万人次, 增长5.5%;澳门同胞2573.41万人次,增长 17.6%;台湾同胞410.92万人次,增长11.5%。 ——2005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4680.90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1%。 ——2005年,全国旅游外汇收入为292.96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3.8%。
5、特种旅游交通
中国旅游线网分布
铁路线网分布
1、南北方向的铁路干线
1)哈大线
2)、京哈—京广
3)、京沪线
4)、京九线
5、)集二线—同蒲线—焦柳线
自山西大同经太原、侯马至蒲州镇以南的风陵渡。
6、)宝成—成昆—南昆线
南昆铁路东起南宁,西至昆明。
2、东西方向的铁路干线 京沈——京包——包兰——兰青线 陇海——兰新线
第二章 中国旅游地与旅游地理区划
第一节 中国旅游地概述
一、旅游点与旅游地的概念
旅游点
旅游地
二、我国旅游地类型的划分
三、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
浙江省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西湖
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
富春江
新安江
千岛湖
普陀山
雁荡山
嵊泗列岛
天 台 山
楠 溪 江
莫干山
雪窦山
双龙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