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放线质量控制要点测量

测量放线质量控制要点测量

*********************** 桩基与基坑工程
质量控制要点说明(桩位测设)
***************项目部
目录
一、基准点确定 (2)
二、基准点使用 (2)
三、临时控制点的设置及使用 (2)
四、桩位放样 (2)
五、桩位点使用 (3)
六、全站仪使用注意事项 (3)
七、水准仪使用注意事项 (4)
一、基准点确定
业主会同监理提供1、2、3、4四个基准点(控制点)。

其中点1位于基坑西侧观海路东边缘;点2位于基坑西北角观海路与海澄街的交叉口;点3位于基坑北侧海澄街北边缘;点4位于基坑北侧海澄街南边缘。

基准点必须复核,复核结果符合规范要求才能使用。

本工程四个基准点经复核1、4点超限,经业主、项目管理、监理认可,以2、3点为准。

二、基准点使用
高程以2点为准。

坐标测设以3点为测站点,2点为后视点。

三、临时控制点的设置及使用
设置临时控制点时,遵守第二条规定。

设置临时控制点时,主测人测设后需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再以第二人进行复核。

各程序均复核无误,临时控制点方可使用。

以临时控制点为测站进行放样或测量时,应以3点为后视点。

每次使用临时控制点时,使用之前必须按第二条规定进行复核。

四、桩位放样
桩位放样时,应先设置轴线控制桩。

设置轴线控制桩时,主测人放样后需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再以第二人进行复核。

各程序均复核无误,轴线控制桩方可使用。

桩位放样时,先根据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钢卷尺等通过拨角度、量距离确定桩位,分区域放样完毕后,再用全站仪根据桩位坐标逐桩校核。

校核无误,通过监理抽检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如下:
群桩: 20mm;
单排桩: 10mm。

五、桩位点使用
打桩时对已放样桩位点注意保护,禁止车辆等碾压桩位点。

打桩过程中随时与周边桩点核对相对位置,发现异常马上报告。

桩顶标高变化的区域,打桩前应先与技术人员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

六、全站仪使用注意事项
1、每次使用全站仪前必须检查棱镜常数设置。

大棱镜棱镜常数为:-30mm;
小棱镜棱镜常数为:0mm。

2、每次使用全站仪前必须检查自动补偿设置。

自动补偿应设置为双轴补偿。

3、全站仪后视完后视点后,必须再对后视点测量坐标、高程进
行校核,必要时,再测第三点进行校核。

无误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测量工作。

4、使用全站仪进行放样或测量时,必须抽测本次以前测放的点位进行校核,无误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测量工作。

七、水准仪使用注意事项
1、水准仪架设应前后视距离大致相同。

2、前后视距离不可过长,确保目镜成像清晰,无视差。

3、引水准点时塔尺下应使用尺垫。

4、引水准点时至少应两人往返测闭合或两仪器同测闭合。

闭合差符合规范要求方可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