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讲变换分析法

第四讲变换分析法

2
到底有没有区别呢?
※这三个句子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不同 : 例(A)包含两个行为动作,实际只有一个过
程,送的过程也就是给的过程;例(B)和例 (C)都包含两个行为动作,两个过程;但 例(B)和例(C)又有区别,例(B)包含 的是两个转移过程,而例(C)包含的是一 个制作过程,一个转移过程。
3
变换分析法:(A与B、C的区别) [A]式 名词 [施事] +动词+名词 [受事] +给+名词 [与事]
15
再看实例:
[A]式:有+名词+动词 a.有能力完成 ⇒ b.有办法解决 ⇒ c.有条件上大学 d.有人骂过他 ⇒ e.有人陪他 f.有钱买新房子 g.有时间研究 ⇒ h.有时候玩儿 ⇒
⇒ [B]式:有+动词+的名词
……
4
请看:
?[B]式⇒[D]式 ? [C]式⇒ [D]式
[B]式
[D]式
我买了一件毛衣给她。⇏ *我买给她一件毛衣。
他偷了个梨给小胖子。⇏*他偷给小胖子一个梨。
他抢了张入场券给我。⇏*他抢给我一张入场券。
我要了点餐巾纸给她。⇏*我要给她一点餐巾纸。
我讨了杯葡萄酒给她。⇏*我讨给他一杯葡萄酒。
他抢了张入场券给我。 ⇒他从小张手里抢了张入场券给我。
我要了点餐巾纸给她。 ⇒我从老板娘那里要了点餐巾纸给她。
我讨了杯葡萄酒给她。 ⇒我从爷爷那里讨了一杯葡萄酒给她。
我取了些钱给张大爷。 ⇒我从银行取了一些钱给张大爷。
……
7
Hale Waihona Puke [C]式⇒[E]式 ?
[C]式
[E]式
我织了一件毛衣给她。⇏*我从上海织了一件毛衣给她。
我取了些钱给张大爷。⇏*我取给张大爷一些钱。
……
5
[C]式
[D]式
我织了一件毛衣给她。⇏*我织给她一件毛衣。
我冲了杯咖啡给客人。⇏*我冲给客人一杯咖啡。
我做了只风筝给弟弟。⇏*我做给弟弟一只风筝。
我炒了些花生米给她。⇏*我炒给她一些花生米。
我刻了个图章给老王。⇏*我刻给老王一个图章。
她剪了些剪纸给妈妈。⇏*她剪给妈妈一些剪纸。
10
如:[A]式⇒[C]式 [A]式⇏ [C]式
戏台上演着京戏。 戏台上摆着鲜花。
戏台上摆着鲜花。⇒鲜花摆在戏台上。 戏台上演着京戏。 ⇏京戏演在戏台上。
戏台上演着京戏。 ⇒戏台上正在演京戏。 戏台上摆着鲜花。 ⇏戏台上正在摆鲜花。
11
二、在变换矩阵中,矩阵左边作为原句式的一 个个实例,形式(即词类序列)必须相同; 语法意义(也称为“高层次语义关系”)也 必须一致。
三、在变换矩阵中,矩阵右边作为变换式的一 个个实例,形式(即词类序列)必须相同; 语法意义(也称为“高层次语义关系”)也 必须一致。
12
四、变换矩阵中每一横行左右两侧的句子,即 每一横行作为原句式的实例和作为变换式的 实例,其共现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也称 为“低层次的语义关系”)必须保持一致。
前三排坐着来宾⇒来宾坐在前三排 墙上挂着画⇒画挂在墙上
五、变换矩阵中每一横行左右两侧的句子,即 每一横行作为原句式的实例和作为变换式的 实例,二者在语法意义(即“高层次语义关 系”)上的差别一致。
13
a台上坐着主席团⇒主席团坐在台上 b门上贴着对联⇒对联贴在门上
a行的原句式和变换式虽然都表示存在,表静态, 但二者有差异:原句式以“台上”为话题,说明 “台上”存在什么事物;变换式则以“主席团”为 话题,说明“主席团”存在于何处。B行的原句式 和变换式之间语法意义上的差异也是如此,原句式 以“门上”为话题,说明“门上”存在什么事物; 变换式则以“对联”为话题,说明“对联”存在于 何处。显然,a行和b行各自原句式与变换式在语法 意义上的差异一致。可见,它们所列的变换符合本 条要求。
……
6
B、C之间的区别:
[B]式 名词 [施事] +动词+名词 [受事] +给+名词 [与事] ⇒[E]式 名词 [施事] +从…+动词+名词 [受事] +给+名词 [与事]
例如:
[B]式
[E]式
我买了一件毛衣给她。⇒我从上海买了一件毛衣给她。
他偷了个梨给小胖子。 ⇒他从铁蛋那里偷了个梨给小胖子。
⇒[D]式 名词 [施事] +动词+给+名词 [与事] +名词 [受事]
[A]式
[D]式
我送了一件毛衣给她。⇒我送给她一件毛衣。
我交了篇论文给陈老。⇒我交给陈老一篇论文。
我卖了间房子给老李。⇒我卖给老李一间房子。
我还了三本书给小张。⇒我还给小张三本书。
我递了张名片给曹总。⇒我递给曹总一张名片。
我写了封信给刘校长。⇒我写给刘校长一封信。
汉语句法分析
----变换分析法
1
再看一组实例:
(A)我送一件衣服给她。 (B)我偷一件衣服给她。 (C)我做一件衣服给她。
层次分析:
a. 我 送了 一件毛衣 给她
b. 我 买了 一件毛衣 给她
c. 我 织了 一件毛衣 给她
1
2
3
4
1-2主谓关系 3-4连动关系
我们可以知道:A、B、C的句法格式都是: 名词语[施事] +动词+名词语[受事] +给+名词语[与事]
我冲了杯咖啡给客人。⇏*我从厨房冲了杯咖啡给客人。
我做了只风筝给弟弟。⇏*我从学校做了只风筝给弟弟。
我刻了个图章给老王。⇏*我从家里刻了个图章给老王。
她剪了些剪纸给妈妈。⇏*她从学校剪了些剪纸给妈妈。
……
8
变换分析的原则
一、作为一个合格的变换,一定得形成一个 变换矩阵(matrix),这个变换矩阵由三部分 组成:
一是我们所要研究分析的句法格式(称为 “原句式”)及其一个个具体的实例;这一 部分置于变换矩阵的左边。
9
二是与原句式在结构上有相关性的另外的句 法格式(称之为“变换式”)及其一个个具 体的实例;这一部分置于变换矩阵的右边。
三是表示原句式和变换式之间变换关系的箭 头,置于原句式及其实例和变换式及其实例 之间(用一般的箭头,如“⇒”,表示变换 关系成立;用加斜杠的箭头,如“⇏”,表 示变换关系不成立)。
14
鱼目混珠的情况
a.病人在床上躺着 ⇒ 病人躺在床上 b.孩子们在门口坐着⇒ 孩子们坐在门口 c.他在马背上跳着 ⇒ 他跳在马背上 d.张三在门外站着 ⇒ 张三站在门外 e.他在地上画着 ⇒ 他画在地上 f.书在地上堆着 ⇒ 书堆在地上 g.水在河里流着 ⇒ 水流在河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