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评估及风险筛查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 x 0.9
百分比
60%
60%~ 80%~ 90%~ 110%~ 120% ~ 130%~ >150%
体重评价
重度营养不良
中度营养不良 轻度营养不良 正常 超重 轻度肥胖 中度肥胖 重度肥胖
体质指数(BMI)
•
BMI
等级
正常 超重 肥胖
• 我国成人BMI标准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测量:
被测者上臂自然下垂, 测定者在其肩峰至尺骨鹰嘴突 之间中点上2cm处做标记,以 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将该点 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在 拇指下方用压力10g/mm2的 皮褶厚度计连续测定3次取其 平均值。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参考值:男性均值12.5mm,女性均值16.5mm 评价标准:
BMI与腰围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
分类
体质指数
腰围(cm)
男:<85 85~95 ≥95 女: <80 80~90 ≥90
体重过低 • 体重正常
超重 肥胖
<18.5 18.5~23.9 24.0~27.9 ≥28
---
--- ---
--- 危险增加 危险高
危险增加 危险高 危险极高
SGA评分与感染率的关联性
感 染 率
良好
中
差
营养状况
SGA 评分与白蛋白水平的关联性
感 染
> 4.0
的
3.0~4.0
可 能
< 3.0
性
白蛋白水平(g/dl)
第二节 • 营养风险筛查
NRS-2002营养筛查工具
• 与SGA、MNA、NRI等相比具有更高的灵 敏度和特异度。
营养风险筛查目的
尽早进行营养干预的依据; 缓解机体功能的恶化; 降低并发症的数量和严重程度; 减少资源消耗,规范临床营养的实施。
第一节
•膳食调查、人体测量、生化 检查、临床检查、人体组成测定及综合营养评价等 手段,判定机体营养状况,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和 程度,估计营养不良所致的危险性,并监测营养支 持的疗效
人体测量
生长发育测量
体重 身高 头围(略)
体重
营养评价中最简单、直接而又可靠的指标。 短期的体重变化主要反应体液平衡的改变。 较长期的体重变化代表组织重量的变化。
BMI值
等级
18.5~23.9
轻度PEM
24 ~27.9 ≥28
中度PEM 重度PEM
BMI值 17.5 ~18.4 16 ~17.4 <16
腰围(机体组成测量)
测量:第12肋下缘最底部与髂前上棘最高点连线的
中点水平围绕一周,一般为脐上0.5cm或1cm处水 平围绕一周,肥胖者选腰部最粗处水平围绕一周。
减少<5%
减少>5%
饮食改变 胃肠道症状(2W) 活动能力改变 应激反应
TSF 踝部水肿 肌肉消耗
无 无/食欲不减 无/减退 无/低度 正常 无 无
减少 轻微恶心呕吐 能下床走动 中度 轻度减少 轻度 轻度
不进食/流食 严重恶心呕吐 卧床 高度 重度减少 重度 重度
其中至少5项属于C或者B级者,可判定为中度或重度营养不良。
体重
• 水肿、腹水等,引起细胞外液相对增加,并可掩 盖化学物质及细胞内物质的丢失;
• 巨大肿瘤或器官肥大等,可掩盖脂肪和肌肉组织 的丢失;
• 使用利尿剂会造成体重丢失的假象; • 每日体重改变大于0.5kg,往往提示体内水分改变
的结果。
实际体重占理想体重百分比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生化检查
• 营养状况指标 白蛋白 前白蛋白 运铁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白 氮平衡 肌酐身高指数 CHI(略)
白蛋白
• 肝脏合成,血浆中含量最高,半衰期14~20天。 • 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可靠指标,主要用于评价机体较长时间
内的蛋白质营养状况。 • 功能:维持渗透压和转运物质。 • 正常值:35~55g/L。 • 评 价:28~35g/L,轻度营养不良
21~27g/L,中度营养不良 <20g/L, 重度营养不良
影响血浆蛋白浓度的因素
• 摄入不足
• 应激分解
• 合成减少
• 水钠潴留
稀释
• 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
• 妊娠
体液量和分布发生变化
总淋巴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20%~40%。
• 评价标准: >2.0 x109 /L
正常
(1.2 ~2.0) x109 /L 轻度
危险高 危险极高 危险极高
身高/长
测量姿势:向前看、肩放松、手下垂、脚站直、膝 并拢、足跟并拢。
• 直接测量; • 脊柱侧凸、脑瘫、肌肉营养障碍 ---臂长、膝高; • 昏迷、不能活动---卧位身高; • 婴儿---坐高。
人体测量
• 机体组成测量 皮褶厚度 上臂围 腰围 臂肌围(略)
步骤-第一步
序号 筛查项目 1 BMI<18.5kg/m2 ? 2 患者在过去3个月体重是否下降 ? 3 患者在过去1周内饭量减少了吗 ? 4 患者有严重疾病吗 ?
体脂重度减少 体脂中度减少 体脂轻度减少 正常
肥胖
<60%
60~80%
80~90%
90~110% >120%
上臂围
上臂自然下垂 时其中点处的 周长。
上臂围
• 参考值:
• 男性均值27.5cm,女性均值25.8cm
• 评价标准(测值/参考值):
>90% 营养正常 80%~90% 轻度营养不良 60%~80% 中度营养不良 <60% 重度营养不良
(0.8 ~1.2) x109 /L 中度
<0.8 x109 /L
重度
营养状况综合评价
因为每一种检测指标都缺乏足够的灵敏性或特异性,不宜 用作营养评价的唯一指标,因此需要把膳食调查、人体测 量、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相结合,进行营养状况的 综合评价
主观综合评价(SGA)
指标
A级
B级
C级
近两周体重改变 无/升高
引言
• 营养风险:指因现存或潜在的营养因素导致患
者出现不良临床结局(如感染并发症、住院时间 延长等)的风险;
• 营养风险筛查: 指采用评分的方法对营养风险
加以量度筛查。用于评定住院患者是否处于营养 风险及程度如何,是否有营养支持的适应证以及 预后如何。
引言
• 单纯饥饿型营养不良 • 低蛋白血症型营养不良
营养评估方法与风险筛查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 临床营养
内容提纲
• 营养评价 • 营养风险筛查
引言
• 营养不良:缺乏与过度,用来描述现存的营养受 损状态,涉及临床结局;
• 营养不良风险:指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不涉及 临床结局;
• 营养不足:营养素储备耗竭或不足而不能满足机 体日常的代谢需求,通常指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