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经济学院班级:11级国民经济管理0班学号:20111558 姓名:金奕举例说明悲剧的美学特征之《东邪西毒》
——罹难者的江湖摘要:他们因为失却的爱情隐匿于沙漠,却无法逃脱折磨。
沙漠,那其实是一个爱情罹难者的江湖,即使你强如独孤求败、东邪、西毒,也无不会陶醉、迷失,一场场的“醉生梦死”。
关键词:时间的灰烬人心情感交错
引言:人存在于世界,面对自然,社会,面对无止境的未知世界,冲突、对立在所难免。
因此,基于人的有限性的“命运观”自然就产生,人把与自己对立、冲突的不可知因素,全部归于命运;而相应的,面对命运的摆弄,是盲目顺从,还是奋起抵抗,就构成了人生境遇;而对命运抗争的失败,也就形成了悲剧的体验。
这种悲剧体验,凝聚为审美认识,上升为审美经验,最终形成审美形态。
正文:
一、
《东邪西毒》中镜头下的男女像玩偶一样,快乐难过悲伤颓废,每一种感情的扩张到最后却能把他们的人物的性格包装的精致。
江湖。
庄子的阐释,让那里在刀光剑影下,始终流淌着温润的儿女情长。
未来英雄们的故事发生在干燥的沙漠,这个足够魔幻的隐喻,却是人心中的另一个江湖。
欧阳锋死去的恋人,慕容嫣兄妹的黄药师,以及黄药师的白驼山,盲剑客心中惦念的远方的“桃花”。
被伤害的人心如同荒漠,寸草不生,失去的爱情就如荒漠上枯萎的绿洲,最终要化于时间的灰烬。
那些烟波浩淼的深情,宛如白驼山和武士故乡里让人寄念的桃花。
他们因为失却的爱情隐匿于沙漠,却无法逃脱折
磨。
沙漠,那其实是一个爱情罹难者的江湖,即使你强如独孤求败,东邪西毒,也无不会陶醉,迷失,一场场的“醉生梦死”。
爱情罹难者的痛苦表达。
让那些在爱情,时间和记忆的城市里如候鸟一般迁徙的人群,引起强烈的共鸣。
得不到,躲不开,忘不了,逃不掉。
王家卫的江湖中充满了饮食男女们不安的错肩与重逢,充满了罐装爱情的保鲜与过期,充满了颓唐而鲜艳的荒漠,公路与街道,这一切不尽然是伤者疼痛的幻觉,有时那就是关于爱情和生命背后隐匿
的真相。
流浪于那个爱情罹难者的江湖。
真正的寂寞是深入骨髓的空虚,一种令你发狂的空虚。
纵然在欢呼声中,也会感到内心的空虚,惆怅与沮丧。
《东邪西毒》这部悲剧作品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二、
《东邪西毒》不是个体的人在日常情感上的表现,它不是肤浅的悲悯和痛苦,而是生存实践中对人的命运的大关怀和深层体验。
这种情感的展现是一种审美愉悦,是人在存在实践中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思考和超越。
无论西毒、大嫂,还是东邪、慕容,甚至到盲剑客、洪七、桃花等,他们在不同的演绎了一幕幕黯然心碎的爱情故事,每一个人都如同深夜里绽放的烟花,那样妖艳,那样叫人悲恸。
那绚烂的光亮,又将照亮多少孤独的游人,那黑暗的声响,又将唤醒多少寂寞的灵魂。
“风也未动,幡也未动,是人心自己在动。
” 一句佛偈,有人看到智慧,也有人看到悲哀,看到一个幻灭的世界。
人在茫茫宇宙面前微不足道,但每个人都会努力寻找一套试图去解释世界的方法,王家卫用来解释一切的是“情”,也可以说是“人心”。
就是一个用人心来解释的世界,虽然是武侠人物,也仍摆脱不掉爱恨情仇,执着之苦,也承受不了生命的虚无的戏剧。
这幕剧里所有出场的人物,几乎都是如此。
《东邪西毒》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级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在王家卫这个以“情”来解释一切的世界里,独孤求败被理解为一个被放逐了自我的人,因为一生不再涉足爱恨,因为内心不再起波澜,才可以倾心于剑,使剑术臻于完美,而终于成为金庸笔下那位难求一败的孤独剑客。
而把这个孤独剑客的故事往前推,便是一个普通女人的爱情故事,一个关于伤害的悲伤故事,而这就是王家卫的世界,坚强下面隐藏着脆弱,一个绝代高手的心灵深处,躲藏着两个名字,和一个受了伤的人。
用武功来譬喻人心是《东邪西毒》的高明之处,这样的人物除独孤求败,还有洪七。
只不过洪七的武功超绝并非来自后天的放逐,而大来自他内心中与生俱来的单纯——“我的刀快,是因为我直接”。
洪七这个人物的“情”同样也代表了他的世界,与其他人那些看私华丽却无不痛苦纠缠,言不由衷的爱情相比,洪七的爱情就像他的外表一样,如此朴实而真挚,而这种简单感情就和他的个性一样,所以当洪七最后带着黄脸婆的老婆去闯荡江湖的时候,欧阳峰会感到嫉妒。
而当衣衫褴褛的洪七躺在吊床上,由老婆喂饭的时候,我们也感受到这份浪漫。
原著中的洪七公有一个“九指神丐”的称谓,别无其他解释,而王家卫便赋予了年轻的洪七一个如此令人动容的断指故事:为了一个鸡蛋而失去一个手指,从一个天下最快的刀客变成一个废人。
而他此时竟然仍旧可以对西毒说,如果你听说有一个九指英雄,那一定就是我!这个情节象征着一种随遇而安的豁达,和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他可以在失去一切之后重新开始,一个本来应该悲哀的故
事就这样赋予了最浪漫的寓意。
”盲武士这个角色,有着很强烈的中国武侠电影中少有的悲剧色彩,既英勇的战斗了,却因敌不过命运而终于失败的悲剧。
盲武士在眼盲前想要回到家乡的愿望,使他在这片沙漠上的最后行程,充满了极度悲伤的,昏暗般的氛围。
三、
《东邪西毒》这部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
电影同样也是一个关于各种各样的人物,关于芸芸众生的一个浮世绘——其中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
现实中的成功者,未必会去追求不朽,尽管真正堪称成功的人生并不多,所以,失败也并不是贬义的,很多人都失败了,但他们努力过,同样值得尊重和赞赏。
人有时候很无奈,但有时候也很伟大,人生中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往往也只决定在一念之间。
有人想,到沙漠后面看看,也许有另一个世界。
而更多的人心早就冷了,想着那不过是片更大的沙漠,于是索性原地不动。
前行的人,也许失败,也许成功,更多的人,是在沿途的风景中得到了些慰藉。
而原地不动的人,像梁家辉说的,从一开始就输了。
在我们存在的空间里,我们无法逃避在意识形态下的情感交错。
不断的轮回,在爱与被爱之中的我们,无法抛却对于情感的依恋。
于是陷入孤独、压抑、寂寞、迷惘、浪漫、幸福的抽象感触中。
我们的一生始终徘徊在此:从坠落尘世的刹那到残存枯骨,从开始思维到逐渐忘却,我们就已经被注定了在情感下的生存。
而我们置身之内又置身于他人之外,在这个无限的世界里我们都显得那样的渺小与脆弱,却又展示着人类的伟大与博爱。
我们制造了绚丽的空间,也在自己构造的繁华景象中逐渐迷失自我。
不断的有人在应用影象来阐述关于情感的深沉内涵,不同的题材,不同的类型,都无法逃离我们精神所构筑的元素,那就是情感因素。
或对于喧嚣都市下的广众的和边缘的情感探讨,又或对于远离喧嚣的农村老人与青年情感的探讨,以及变化中人们思维突变的情感探讨。
总在不断的寻求我们灵魂深处所透露的悲哀和喜悦、无奈和选择。
而情感中对于“爱”的寻找,对于“爱”的理解在不同的影象中表现为两种方向,一种是积极的,让人感动的幸福与喜悦。
另一种是消极的,让人心碎的无奈和选择。
当结果化为悲哀的时候,可惜已经不能回头,我们都老去了。
在浮华,人情冷漠的现代化都市,文化的漂泊,生活的糜烂。
都市人的心理状态越来越表现为自我,冷漠,隔绝。
王家卫抓住这个现象,通过对人的情感和心理活动,揭示了都市热闹情感的沦陷和崩溃。
人们孤独的活着,爱情都变的那样脆弱。
人们在封闭,自恋的行走,对于情感的疏远,沟通的乏力显得那样的无奈和消极。
王家卫电影中的漂浮感,那是一种没有根的感觉。
喜欢应该是缘自人类内心的天生的孤寂,人是这世界上最孤寂的动物,也是唯一懂得孤寂的动物。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想只是一群没有来处和去处的人。
仿佛永远都被命运捉弄,永远都逃不过一个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