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流行病学第八版詹思延第十七章 药物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第八版詹思延第十七章 药物流行病学
第三节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设计原则
(一)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 检验信号的方法
(1)病例对照研究 ① 在研究ADR时,可将研究对象按ADR的有无分成病例和对照两组,调查既往
可疑药物服用情况,以判断药物暴露与不良反应有无关联以及关联程度大小。 ② 关键环节: 病例的选择要排除已知病因者; 选择对照时要注意排除潜在用药者; “适应证混杂”; 暴露和结局的测量偏倚 。
(3)定义的扩展
药物流行病学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药物的利用及 其效应,通过发展和评估风险管理策略,优化药品、疫苗、医疗器械的效 益风险比,达到提高医疗保健质量的目的。
第一节 概述
(二)药物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 药物安全性评价
(1)ADE/ADR发生率和相关风险因素调查分析。 (2)数据库挖掘和安全信号的检出和分析。 (3)药品上市后监测方法的规范化与实用化。 (4)研制实用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程序图或逻辑推理流程图。
2. 常见的电子数据库特点
第二节 药物流行病学的资料来源及收集
常见大型电子数据库和其各自特点
第二节 药物流行病学的资料来源及收集
(三)专题资料
1. 进行专题研究收集资料时应保证真实性、完整性、代表性和可比性。 2. 专题资料的收集方式
同一般流行病学研究。
第二节 药物流行病学的资料来源及收集
(四)文献资料
流行病学
第十七章 药物流行病学
(Pharmacoepidemiology)
贾存显 詹思延
山东大学 北京大学
目录
01 02
03 04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药物流行病学的资料来源及收集 第三节: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设计原则 第四节:ADR因果关系评价
重点难点
※ 药物流行病学定义 ※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内容 ※ 研究设计原则 ※ ADR因果关系评价准则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一)药物流行病学的产生和定义
1. 药品相关概念
(1)药品与药物 ① 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
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及其制 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 ② 药物指所有具有治疗功效的外源性物质。因此,药品强调其商品属性,是经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允许其上市生产、销售的药物,不包括正在 上市前临床试验中的药物。
1. 发表在各种出版物、期刊上的文献,也是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 可能利用到的资料。 2. 目前对这些资料开展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为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第三节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设计原则
第三节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设计原则
(一)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药品上市后研究可根据研究目的使用流行病学的各种研究方法。
第一节 概述
(一)药物流行病学的产生和定义
2. 药物流行病学的产生
(1)临床药理学及治疗个体化的需要 (2)从无对照的个案报告到有对照的流行病学研究 (3)反应停事件 (4)WHO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成立 (5)国际和我国药物流行病学学会的成立
第一节 概述
(一)药物流行病学的产生和定义
3. 药物流行病学的发展
第三节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设计原则
(一)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第三节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设计原则
(一)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 药物不良反应信号的产生和分析
(5)现况调查 ① 研究在特定时间与特定范围人群中的药物与相关事件的关系。 ② 在药物利用研究领域的应用更普遍,如了解某人群药物使用的特点而经
常采用的两周用药调查,研究医生处方习惯的药物利用回顾(drug utilization review,DUR)研究等。 ③ 通过现况调查,可以了解与药物有关的事件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的病 因研究提供线索,为制定合理的药物使用策略和进行效果考核提供依据。
过程,是药品监管部门的常规工作,也是药品安全性研究的基础。 ② 药物警戒:发现、评估、理解和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或其他与药物
相关问题的科学活动。
第三节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设计原则
(一)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 药物不良反应信号的产生和分析
(3)ADR监测或药物警戒 ③国际上常用的ADR监测方法 自愿报告系统(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SRS); 重点医院监测(intensive hospital monitoring); 重点药物监测(intensive medicines monitoring); 速报制度(expedited reporting)。
3. 药物利用研究
(1)药物利用(drug utility):“药物的上市、销售、处方及使用情况, 特别强调其产生的医疗、社会和经济效果”。 (2)药物利用研究可以是定量研究或定性研究。
4. 药物经济学评价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或最小成本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三)药物流行病学的意义
第一节 概述
(一)药物流行病学的产生和定义
3. 药物流行病学的发展
(2)我国药物流行病学的发展 ① 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大。从ADR监测到ADE监测,再到药物警戒、药
品风险管理的研究;在循证思想下的药物效应研究;以及药物经济学 研究、生命质量评价等。 ② 在中国,目前药物流行病学已经成为一门涵盖数据管理与挖掘、方法 学探索、药物效应研究、药品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系统性学科,其在药 物的合理应用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一节 概述
(一)药物流行病学的产生和定义
4. 药物流行病学的定义
(1)药物流行病学就是应用流行病学的知识、方法和推理研究药物在人 群中的效应(疗效和不良反应)及其利用。 ——临床药理学家的角度
(2)药物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与药物有关的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
以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
——流行病学家的角度
第一节 概述
(一)药物流行病学的产生和定义
1. 药品相关概念
(2)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 ①我国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对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定义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 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②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s, ADE)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 不利的临床事件,但该事件未必与药物有因果关系。 (3)药源性损害 广义的药源性损害是指药物引起的任何不良情况,既包含正常用量、正常用法下 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也包含不合理用药或用药错误导致的一些严重症状或疾病。
比值失衡测量法(measures of disproportionality) 比值失衡测量法的四格表
可疑事件
可疑药物
A
所有其他药物
C
所有其他事件 B D
可通过上述表格计算:报告比值比、比例报告比值比、信息分数、相
对比值比。
如果测量的比值非常大,大到一定的程度(失衡)时,那么可疑药物 和可疑不良反应间很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第三节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设计原则
(一)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④ 我国药品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反应监测
ADR监测机构及监测网示意图
第三节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设计原则
(一)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 药物不良反应信号的产生和分析
(4)数据库挖掘和药品不良反应信号的探索与分析 在药物流行病学中,数据库挖掘可以理解为在医药卫生相关的
2. 药物有效性评价
疗效比较研究指的是系统研究预防、诊断、治疗和监测健康状况的不 同干预和策略在真实世界中的风险和效益,它通过开发、扩充和使用各种 数据来源和方法,评价不同患者群的健康相关结局,从而告知患者、医务 人员、决策者哪种干预最安全、有效、易得。
第一节 概述
(二)药物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国际药物流行病学的发展 ① 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学会成立;《药物流行病学和药物安全学杂志》被
Medline 索引和收录。 ② 目前国际流行病学的方法学不断发展,如神经网络、倾向评分、敏感性
分析以及其他一些方法得到更多地应用;遗传药理学的发展将促进个体 患者的精准医疗。 ③ 新的研究领域将继续发展,如药物利用研究、药物经济学研究,两种或 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的相互作用等。 ④ 计算机化的数据库管理及应用也将需要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第一节 概述
(三)药物流行病学的意义
(2)获得上市前研究不可能得到的新信息 ① 发现罕见的或迟发的不良反应或是有益效应,并加以验证; ② 了解人群中药物利用的情况; ③ 了解过量用药的效果; ④ 对药物在预防和治疗工作中的花费和效益进行评价。
第二节 药物流行病学的资料来源及收集
第二节 药物流行病学的资料来源及收集
数据库中,应用一些传统的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知识,描述、分析在 一定时间内,用药人群中可疑药物使用和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进 而探索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 ① ADR监测数据库的挖掘和分析 ② 处方数据库的挖掘和分析
第三节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设计原则
(一)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ADR监测数据库的挖掘和分析
第三节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设计原则
(一)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 药物不良反应信号的产生和分析
(2)生态学研究
第三节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设计原则
(一)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 药物不良反应信号的产生和分析
(3)ADR监测或药物警戒 ①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
(一)常规资料
1. 生命统计资料
(1)人口资料 (2)死亡资料 (3)疾病资料
2. 有关机构收集的资料 3. 药厂及药商拥有的资料 4. 医院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