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临床上习惯使用Williams分类:
Ⅰ、钠通道阻滞剂,又称膜稳定剂,主要作用是抑制动作电位的最大上升速度,减慢传导。

根据药物对动作电位时间(APD)影响在分为Ⅰa、Ⅰb、Ⅰc三个亚类。

Ⅰa(奎尼丁、普鲁卡因胺);
Ⅰb(利多卡因、美西律)
Ⅰc(普罗帕酮)
Ⅱ、β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是减慢动作电位上升速率,抑制4相除极。

如:普奈洛尔、美托洛尔,是减少心肌梗死后和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猝死和降低总死亡率的最有效药物,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和治疗的首选药物。

Ⅲ、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如:胺碘酮、索他洛尔。

胺碘酮能安全的用于终止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左室肥大、左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的房性、室性心律失常,但远期应用不能降低总体死亡率。

Ⅳ、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其他的:腺苷、阿托品、地高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