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

(2)不同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不同,一般来说,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
高( √ )
(3)同一物种之间的大鱼吃小鱼不叫捕食,而是种内斗争,捕食是不同物种之
间的关系( √ ) (4)捕食关系对维持种群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 ) (5)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 )
2.判断关于群落结构说法的正误


生物A
数 量
生物B
时间
“同生共死”
二.种间关系(连线)
学以致用: 1.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2、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 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生物B
A


C

B
生物A
时间
(1)生存能力不同,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2)生存能力相同,相互抑制此消彼长
3、寄生
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 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 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 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A
B AB

体表寄生 体内寄生
B 寄生者
A 宿主(寄主)
时间
结果: 寄生者受益,寄主受害
4、互利共生
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真菌
水、CO2、无机盐
藻类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有机物
特点:双方互利;若分开,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用坐标系表示两种生物的共生关系:
(1)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 ) (2)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 ) (3)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生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 ) (4)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 ) (5)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 ) (6)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 )
平原 < 山地 草地 < 林地
远离大陆的岛屿 < 群落间的过渡地带 >
大陆附近的岛屿 非过渡地带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如海陆交界的潮间 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 比相邻群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ABC
群落种间关系: 1、捕食
用坐标系表示两种生物的捕食关系: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
1、垂直结构分层原因: 生物本身的高度、活动空间的高度 2、水平结构分段原因: 环境的光、热、水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造成的
3、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生物的分布差异。 同种生物的不同不能构成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
正误辨析
1.判断关于群落特征与种间关系说法的正误
(1)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和植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 )
群落中有多少种群? 哪些种群占优势?
群落中各个种群分别 占据什么位置?
研究稻田 群落
群落特征
群落中各个种群之间的 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群落具有怎样的 空间结构?
群落演替情况是 怎样的的?
我国南方
北方群落的丰富度?
这些群落的不同是 靠什么来区别的呢?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1、物种的组成是
区别不同群落的
重要特征。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层现象。
引起植物分层分 布的主要原因是:
光照强度
意义: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
杜鹃、黄鹂
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 食物、栖息场所
山雀、莺
画眉、八色鸫
水域中,垂直分布主要受阳光、温度、食物、含 氧量等的影响
挺出水面:荷花、芦苇等将茎叶 浮于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 水底:金鱼藻
3、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上各生物种群间的关系,请据图
回答:
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_竞__争__关系,猫头鹰和蛇之间既 是_捕__食__关系,又是_竞__争__关系。
5、种内关系
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间的关系。 种内互助:蜜蜂、蚂蚁等
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 空间、水分、 养料等也会发生斗争。
落叶阔叶林
群落的物种数目 多少如何表示呢?
2、群落中物种数目 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苔原
常绿针叶林
从赤道到两极生物种数目(丰富度)如何变化?
气候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 物种的数目越多,群落的结构也越复杂。
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丰富度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比较下列各组物种组成的多少?
生物A捕食生物B


B
A


被捕食者 生物B
生物A 捕食者
时间
先增加先减少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为捕食者。
2、种间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水稻和稗子
特点: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越相近的物种间斗争越激烈。
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 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用坐标系表示两种生物的竞争关系:
浅层:鲢鱼 中层:鲩鱼 水底青鱼、虾、蚌 淤泥:泥鳅、鳝鱼
2、水平结构 镶嵌分布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温度、湿度和盐碱、生物 自身生长特点、人和动物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 群,种群的密度也有差别。
例:受水制约,芦苇等水生 植物只能长在浅水或水边; 红树、柳树等只能长在水源 附近;松、杉、柏树等能长 在比较干旱处;仙人掌、梭 梭树等可长在极干旱的沙漠。
一、群落及其物种组成
1、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例:下列描述属于群落的是( D ) A.一个池塘中的鱼类 B.一片森林中的各种植物 C.一片草地上的牧草 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真菌等全部生物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种群的特征
视角决定问题
群落的范围和 边界如何?
群落的结构
稻田里生活着多种底栖动物,如田螺、泥鳅、羽 摇蚊的幼虫等。在稻田里饲养中华绒螯蟹(简称“河 蟹”),由于河蟹喜食底栖动物和杂草,底栖动物和 杂草都会减少。同时,河蟹爬行动物能起 到松动田泥的作用。
讨论: 1、河蟹与底栖动物(如螺类)的关系 是怎样的? 2、提高河蟹的种群密度,稻田中其他 动物种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该稻田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命系统 结构层次中的哪个层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