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考研3病例对照
病例交叉研究(Case-crossover Study)
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为新发病例,以自身为对 照,比较病例在疾病发作前短时期(如1小时) 内的暴露与其既往(如上周同一时间或上一年 度)对同一因素的暴露史。
使用自身对照可以控制某些难以识别的潜 在的混杂效应。但如果暴露因素存在时间趋势, 则会使研究结果产生偏差。
m1
m2
N
————————————————————————
结果分析 (2)
例2. 在探讨母亲围产期暴露放射线与儿童白血 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从肿瘤登记处 查到100例白血病儿童,再从病例的邻居中 选取200名非白血病儿童作为对照组,然后 通过这些儿童的父母了解母亲在怀孕期间 是否有放射线暴露史。
成组匹配 (Category Matching) 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匹配因素所占的比例一致。 (如,男女各半, 40岁以上者各3/1)
病例与对照匹配
2、个体匹配(Individual Matching) 以病例和对照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 1:1匹配称配对; 1:2、 1:3、------ 1:R称为匹配。
配比过度(Over-matching)
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 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丢失信息, 增加工作难度,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
以人群和医院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人群为基础
医院为基础
源人群易于确定
研究对象易于获得
易于确定来源于同一人群的病例和对照 研究对象易于合作
对照的暴露史能够较好地反映未患所 病例和对照的背景特征相似
研究疾病人群的暴露情况
从医疗记录和生物样品中易于
获得暴露信息
研究步骤
(一)提出假说 (二)选择研究对象
1. 病例组 2.对照组 (三)结果分析
选择研究对象(1)
• 在研究设计时,要明确规定所研究疾病 的确定标准,以便确定病例和对照。
• 已有明确诊断标准的疾病 应用国际或国内通用的标准
• 目前尚无普遍被认可的病例确定标准的 疾病 自拟标准或工作定义
z n
2 pq z
p0 q0
p1q
1
2
( p1 p0 )2
Z和Z分别是和值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分位数(查表) p0和p1分别是所研究因素在对照组和病例组的估计暴露率 q0 = 1 p0,q1=1p1; p’= (p0+ p1)/2 , q’= 1p’;
p1 = (OR p0)/(1 p0+OR p0);
n=73 在此条件下研究,暴露组和对照组至少各需73人
选择研究对象(8) 样本含量
1:R匹配时样本量的估计: 一个病例配R个对照时,Schlesseman提供的计算公式为
(z
n
1
1 R
pq
z
p1q1 p0q0 R )2
(P1 P0 )2
P= (P1+RP0) / (1+R) ; q= 1 p n为病例组的样本量,RN为对照组的样本量。
结果分析 (1)
不匹配不分层资料的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
————————————————————————
暴露或特征 病例组 对照组
合计
————————————————————————
有
a
b
n1
————————————————————————
无
c
d
n2
————————————————————————
合计
对照 调查的时间顺序
暴露:
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致病因素或具备某种特征或行为.
暴露因素:
泛指各种会影响人体健康的具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 素。
通常把导致疾病事件增加的暴露因素称为危险因素
(或致病因素),
把导致疾病事件降低的暴露因素称为保护因素。
对暴露因素的确定要有明确的规定:
包括暴露的性质、时间、频率和强度等。
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y
• 它主要用于广泛探索疾病的危险因素, 为进一步深入进行队列研究提供明确的 病因线索。
• 按是否患有所研究的疾病而将研究对象 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既 往的暴露情况及程度,根据比值比来推 测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暴露 未暴露
暴露 未暴露
研究起点 病例
• 代表性好 是指所选的对照在暴露机会和混杂因素的 分布上与产生病例的人群相似
选择研究对象(5) 对照组
• 人群样本作对照 收集的病例是该人群产生的全部病例时, 该人群的随机样本是很好的对照
• 医院病人作对照 对照所患疾病的病因与研究疾病的病因 不能相同或相似
选择研究对象(6) 样本含量
病例组和对照组人数相等但不匹配 以及成组匹配时的样本量计算
选择研究对象(7) 样本含量
例1. Schlesselman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与母亲孕期口服 避孕药(OC)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假定育龄妇女中 应用OC者占30%,孕期服用OC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 RR=3,=0.05( 双侧检 验 ) ,=0.10 ;查 表Z=1.96,
Z=1.28。 q0 = 1 0.3 = 0.7 p1 = (3 0.3)/(1 0.3+3 0.3) = 0.5625 q1=10.5625 = 0.4375 p’ = (0.3+ 0.5625)/2 = 0.4313; q’= 10.4313 = 0.5687
研究的类型
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在设计所规定的病例和对照人群中,分别抽取 一定量的研究对象。一般对照数目应等于或多 于病例人数,除此之外无其他限制或规定。
病例与对照匹配
匹配或称配比(Matching) 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Frequency Matching)
选择研究对象(2) 病例组
• 选择在病因学意义上同质的病例 • 所选病例应能代表人群中所有患该病的病例
子宫癌
宫体腺癌 宫颈扁平上皮癌
选择研选究择对研象究(对3象)(3)病例组
• 死亡病例 • 现患病例 • 新发病例
选选择择研研究究对对象象((44)) 对对照照组组
• 代表总体 或全部非患病人群 或产生病例的人群
选择研究对象(9) 样本含量
1:1 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量计算
m
Z 2 Z p1 p 2
(
p
1 2
)
2
m为需要结果不一致的对子数。
p
OR 1 OR
RR 1 RR
M = m / pe
pe p0q1+p1q0
M为研究需要的总对子数,pe 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暴露情况不
一致的对子数出现的频率。
p0和p1分别是人群中估计的暴露率和病例组估计的暴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