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2)确定病例与对照的来源和选择方法,病 例的诊断方法 3)估计样本大小 4)根据病因假设与研究所具备的条件,确定 调查因素的种类,数量及其检测方法,并考虑 调查因素中的混杂因
21
5) 调查表的设计 6)偏倚及质量控制措施 7)调查的实施与期中分析 8)资料整理与分析的方法 9)所需费用的概算 10)人员分工与需要的协作单
5
回顾性
a
暴露
c 未暴露
b
暴露
d
未暴露
(1)a/a+c=b/b+d 暴露因素与疾病无关
(2)a/a+c>b/b+d+c<b/b+d 暴露因素为疾病保护因素
病例 对照
6
有关概念: 1.暴露:指曾经接触过某种研究因素或
具备某种特征。 2.危险因素:能使人群发病率升高的因素。 3.保护因素:能使人群发病率降低的因素。
*诊断可靠 使用金标准 回忆偏倚小
*选择确诊的新病例 代表性好 容易合作 被调查因素改变少
25
2. 类型 新发病例 患病时间较短,暴露史的回忆较可靠 收集病例花时间长,费用大 现患病例 患病时间较长,暴露史的回忆易有偏差 收集病例时间较短 死亡病例 费用低,出结果快 暴露情况由其他人提供准确性较差
16
二. 研究方法 * Herbst对阴道腺癌危险因素进行探索 * 7例患者加上另一个医院1例患者作为病 例组 * 每个病人配4个对照,共32个对照 * 调查员用调查表对病例、对照与她们的母 亲进行了调查,经统计学处理后的主要结 果见表5-2
17
研究结果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18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候选对象必须来自于产生病例的总体。 意味着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就能 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
28
1.对照的形式
* 成组比较法(group comparison) * 匹配法(matching)
频数匹配 个体匹配
29
3. 对照的来源: 1)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 例; 2)病例的邻居或所在同一居委会、住宅 区内的健康人或非该病病例; 3)社区团体人群中的非该病病例或健康 人; 4)病例的配偶、同胞、亲戚、同学或同 事。
别抽取一定量的研究对象 • 对照组人数≥病例组人数 • 选择对照没有特殊规定
10
病例人群
随机抽样
病例组
对照人群
随机抽样
对照组
要求对照人数应多于或等于病例人数。
11
(二)病例与对照匹配
匹 配/配 比(matching) * 要求 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 例保持一致 * 目的 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 素的干扰
•研究步骤 •病例与对照的选择 •样本含量的估计 •资料的来源与收集方法
19
一、研究步骤 1. 提出假设
根据以往疾病分布的记录或现况调查得 到的结果,结合文献资料,提出病因假设
20
2. 制定研究计划 1)明确选择病例与对照比较的方法:用匹 配或成组比较法,或两者同时使用
如用匹配法,需确定病例与对照的比例及匹配条 件
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
Case Control Study
重点:
病例对照研究原理、内容、及方法的运用 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的偏倚及控制
1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研究实例 第三节 研究设计和实施 第四节 资料整理与分析 第五节 常见偏倚及控制 第六节 优点及局限性
2
第一节 概述
分类 * 频数匹配 * 个体匹配
12
1. 频数匹配(又称成组匹配) 匹配因素所占的比例在对照组与病例组一
致(即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某些因素和特征 上的分布一致。) 2.个体匹配
以病例和对照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使病 例和对照在某因素或特征方面相同或接近。
13
匹配法注意事项: 慎重选择匹配因素 可疑病因不作为匹配因素 比例一般为1:1,最多不超过1:4 避免 “匹配过度(overmatching)”
7
三、研究目的:
1.广泛探索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2.研究健康状态等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 3.疾病预后因素的研究。 4.临床疗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8
四. 特点
1.属于观察法 2.设立对照组 3.观察方向由“果”及“因” 4.不能确实证明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9
五. 研究类型
(一)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 从设计所规定病例和对照人群中,分
22
3. 收集资料 * 培训调查员与预调查 * 实施调查
4.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5. 提出研究报告
23
二.病例与对照的选择 对照的选择是整个研究的关键之一 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首先要看对
照的选择是否合理。 病例与对照选择的基本原则: *代表性 *可比性 选择方法 *抽样 *匹配
24
(一)病例的选择 1. 病例的确定
26
3. 来 源
1) 总体人群中全部病例或总体随机样本人群 中全部病例
代表性好
工作开展比较困难
耗费人力物力
2)医院住院或门诊的病例
比较合作
资料易得到且比较可靠
与对照的可比性好

代表性差
27
(二)对照的选择 对照是指未患所研究疾病者,可以是健
康人,也可以是患与所研究疾病病因无关 的其他疾病的病人。 1.对照的确定
匹配的目的: 提高研究效率 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
14
第二节 研究实例
对阴道腺癌危险因素进行探索
15
一. 研究背景
美国波士顿Vincent纪念医院妇产科医生 Herbst发现
1966~1969年收治7例阴道腺癌患者 * 年龄15~22岁 * 过去年龄均大于25岁 * 7例在15~22岁之间 * 7例全是腺癌 * 阴道癌占女性生殖系统癌的2% * 阴道腺癌仅占阴道癌的5%~10%,非常罕见
一、概念 二、基本原理 三、研究目的 四、特点 五、研究类型
3
一.概念:
选定患某病病例和未患该病的对照,分 别调查其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危险 因子的情况及程度,以判断暴露危险因子 与某病有无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 观察研究方法。
4
二.基本原理
• 以确诊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 • 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 • 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 既往危险因素暴露史 • 测量并比较两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 计学检验该因素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 关联
30
4. 选择对照应注意:
1)对照必须不患所调查的疾病,不是隐性病例, 也不是处于潜伏期的病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