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分析模拟题

案例分析模拟题

2011年招标师考试模拟试题——招标采购案例分析第一题(15分)某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采用公开招标(资格后审)方式组织工程总承包招标。

招标项目进度网络计划图注:图中所标注时间为日历日,各环节时间满足相关要求,其中:A .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 B.发售招标文件;C.组织一批投标人踏勘现场;D.组织另一批投标人踏勘现场;E.组织投标预备会;F. 投标人提出招标文件需要澄清的问题;G. 投标人编写和提交投标文件;H.发出招标文件澄清与修改;I. 投标人和行政监督机构审查投标人营业执照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据此决定进入开标的投标文件;J.开标;K.评标委员会制订评标办法;L.考察各投标人,将考察结果作为评标依据;M.评标;N. 招标人向投标人发出通知,要求投标人进一步澄清、说明有关事项; O.公示中标结果; P.发出中标通知书;Q.就合同非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S.中标人进场建设。

问题:1.按照招标人编制的网络计划,其关键路径,并确定按照该计划完成全部招标工作所需的时间。

2.逐一指出上述网络计划中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第二题(12分)某中央部委以公开招标方式,利用财政资金采购一台技术复杂的实验室分析仪器,达到了政府采购限额标准。

该仪器国内有十余家制造商生产。

投标截止时,没有供应商投标。

经审查,招标文件中没有不合理条款,招标公告及采购程序均符合政府采购相关规定。

由于重新公开招标不能满足时间要求,经财政部门批准,可以改变采购方式。

但采购人对采用什么方式拿不定主意,为此,采购人向某政府采购中心咨询,得到以下4 条建议:(1)采用邀请招标。

(2)采用竞争性谈判。

采购人可直接确定2 家生产该实验室仪器的国内制造厂家谈判。

采购人再成立由采购人 1 人和从财政部门专家库中随机确定的有关专家2 人组成采购小组。

进行两轮谈判,按照谈判中确定的最低报价来确定成交供应商。

(3)采用询价采购。

采购人先制定询价文件,询价文件中明确规定采购项目的价格构成和评定成交的标准。

评定成交的办法可采用综合打分法。

(4)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

采购人直接与本地一家该实验室分析仪器制造厂家谈判,签订采购合同。

【问题】指出某政府采购中心提出的4 条建议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第三题(17分)某实行公开招标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某合同预算价为3800万元,可由具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及以上企业承包。

招标人采用资格后审方式。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编制了招标文件。

计划开标、评标、定标及合招标人组建了总人数5人的评标委员会,其中招标人代表人1人,从省政府组建的综合性评标专家库中抽取专家4人。

评标过程如下:(1)评标委员会成员签到;(2)选举评标委员会的主任委员;(3)对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进行检查,确认密封合格后进行评审;(4)按招标文件中的评标办法对投标报价、项目管理机构、施工组织设计等评标因素进行了评审打分;(5)个人评标结果完成前,专家Y突发急病,招标人组织有关人员将Y专家送到了附近医院抢救;(6)汇总除Y专家以外成员的评标结果,推荐中标候选人;(7)完成并签署了评标报告,其中Y专家的签字由招标人代表代签。

问题:1.上表中评标标准存在哪些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2.评标委员会的组成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3.评标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第四题(15分)某机电产品国际招标项目共有A,B,C,D4 个投标人投标,于2009 年 8 月5 日(星期三)开标,开标后随即进人评标程序,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代表 1 人、招标机构代表 1 人和从中国国际招标网专家库随机抽取的专家4 人组成。

抽取的4 名专家中,有 1 人是国家级专家,曾参与审核该项目招标文件,对该项目比较熟悉;另外3 人是同一大学的教师,没有接触过本项目。

评标结果推荐了投标人A中标,并与8月7日~14 日进行了评标结果公示。

投标人B,C,D 先后向相应的招标投标主管部门提出质疑,具体情况如下:(1)投标人B 在中国的控股子公司于 8 月 10 日将书面质疑文件送达招标投标主管部门,质疑评标委员会认定其投标为废标理由不成立。

(2)投标人 C 于 8 月 15 日将其书面质疑文件送达招标投标主管部门,质疑该项目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财务要求太高,对其投标构成了歧视。

(3)投标人D 于 8 月 18 日将其书面质疑文件送达招标投标主管部门,质疑推荐中标的投标人A 业绩达不到招标文件要求。

【问题】1.该项目评标委员会的组成存在哪些问题?评标结果公示时间是否符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的相关规定?2.投标人B,C,D 的质疑是否有效?分别说明理由。

第五题(10分)某大型计算机政府采购项目,经批准采用询价方式采购。

采购人按照以下程序组织了本次采购:(1)成立了4人询价小组,其中采购人代表1人,为行政处处长;从财政部门组建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审专家3人;(2)采购人编制了询价采购文件,并确定了采购项目评定成交标准;(3)在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中,询价小组邀请了A、B两家供应商参加报价;(4)向供应商A、B发售询价文件;(5)组织公开竞价,询价小组唱出供应商A、B的首次报价分别为220万元和230万元;询价小组要求A、B现场再次竞价,最终A、B的报价分别为206万元和214万元;(6)询价小组以210万元为评审基准价,对供应商的报价及其他文件进行了综合打分,并按得分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推荐成交供应商;(7)根据评审结果,两家供应商的产品和报价均符合要求,但供应商B得分最高,采购人依据高分优先的原则确定了供应商B为成交供应商;(8)采购人与成交供应商签订合同。

问题:逐一指出该项目采购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第六题(15分)某省重点工程项目计划于2008 年12 月28 日开工,由于工程复杂,技术难度高,一般施工队伍难以胜任,业主自行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

于2008 年9 月8 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A、B、C、D、E 五家施工承包企业发出了投标邀请书。

该五家企业均接受了邀请,并于规定的时间9 月20~22 日购买了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中规定,10 月18 日下午4 时是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11 月10 日发出中标通知书。

在投标截止时间前,A、B、D、E 四家企业提交了投标文件,但是C 企业与10 月18 日下午5 时才送达,原因是路途堵车。

10 月21 日下午由当地招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主持进行了公开招标。

评标委员会成员由7 人组成,其中当地招标监督管理办公室 1 人,公证处1人,招标人1 人,技术经济专家4 人。

评标时发现E 企业的投标文件虽无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委托人授权书,但投标文件均已有项目经理签字并加盖了单位公章。

评标委员会于10 月28 日提出了书面评标报告。

B、A 企业分别综合得分第一、第二名。

由于B 企业投标报价高于A 企业,11 月10 日招标人向A 企业发出了中标通知书,并于2008 年12 月12 日签订了书面合同。

【问题】1.请指出评标委员会成员组成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招标人确定A 企业为中标人是否违规?说明理由。

3.合同签订的日期是否违规?说明理由。

第七题(16分)利用国内资金采购的某机电产品国际招标项目,招标文件规定采用最低评标价法评标,评标价量化因素及评标价格调整方法如下:(1)以招标文件规定的交货时间为基础,每延期交货一周,其评标价将在其投标总价的基础上增加0.25%,不足一周按一周计算,提前交货不考虑降低评标价。

(2)一般技术条款(参数)每存在一项负偏离,其评标价将在其投标总价的基础上增加1%,负偏离项数最多不得超过8项。

(3)开标当日按规定可以使用的汇率为1美元=93.5日元,1美元=6.8元人民币。

(4)设备进口关税税率为4%,增值税税率为17%,国内运输保险费为完税后货价的0.2%。

评标委员会经过评审,发现:(1)投标人A投标报价为12 762 750日元,无折扣声明及算术性错误,价格条件为CIF天津。

投标报价中未包含备品备件价格,其他有效标中该项内容的报价分别为3500美元和5100美元。

投标报价中包含了招标文件未要求的附加功能软件,该软件的报价为467 500日元。

(2)投标人A的交货时间超过规定的交货时间25天,投标设备一般技术条款及参数存在5项负偏离,国内运输费为22 100元人民币。

评标委员会对投标人A的评标价计算过程如下(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2.从a到j逐步给出投标人A评标价的正确算法及结果,并确定投标人A的评标价。

a. CIF投标价格(折合美元)=CIF投标价格(原币值)/汇率=12 762 750日元/93.5美元/日元=136 500美元。

b. 进口关税=CIF投标价格×进口关税税率=136 500美元×4%=5460美元。

c. 进口增值税=CIF投标价格×进口增值税税率=136 500美元×17%=23 205美元。

d. 国内运输费=国内运输费(原币值)/汇率=22100元人民币/6.8美元/人民币=3520美元。

e. 国内运输保险费=(CIF投标价格+进口关税+进口增值税+国内运输费)×国内运输保险费率/(1-国内运输保险费率)=(136 500+5460+23 205+3520)美元×0.2%/(1-0.2%)=338.05美元。

f. 供货范围偏离调整1=其他有效标中该项的平均价=(3500+5100)美元/2=4300美元。

g. 供货范围偏离调整2=-为要求功能=-467 500美元/93.5=-5000美元。

h. 技术偏离调整=CIF投标价格×加价幅度×负偏离项数=136 500美元×1%×5=6825美元。

i.商务偏离调整(延期交货)=CIF投标价格×加价幅度×偏离期=136 500美元×0.25%×3=1023.75美元。

j. 评标价=CIF投标价格+进口环节税+国内运输费+国内运输保险费+供货范围偏离调整+技术偏离调整+商务偏离调整(延期交货)=(136 500+5460+23205+3520+338.05+4300-5000+6825+1023.75)美元=176 171.80美元。

问题:1.指出上述计算投标人A的评标价过程(从a到j)中不正确的步骤,并说明理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