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自然辩证法课件 第四章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自然辩证法课件 第四章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2.科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性质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形 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它的目的在于认识自然规律,为人类 正确改造自然开辟道路。一般而言把 现代自然科学分为基础理论科学、技 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类。自然科学 作为知识体系,具有区别于其他社会 意识形式的重大特点。 (1)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2)科学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一、科学事实
1.科学事实及其类型 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 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 (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 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 式是单称命题。
科学事实一般分为两类:
事实Ⅰ,指客体与仪器之间相互作 用结果的描述。例如,观测仪器上所记 录和显示的数字、图像等。 事实Ⅱ,是对观察实验所得到的结 果的陈述和判断。 被观察与实验证明了的理论结论, 被称为理论事实,有时也被人们称为事 实Ⅲ。
第四章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从认识史上看,把科学作为独立的 研究对象,是在科学从包罗万象的自然 哲学中分化出来,并建立了以实验为基 础的理论体系之后。 本章以科学的整体为研究对象,阐 述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的构成、科学 的价值,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重要 组成部分。
教学要求
了解科学的本质特征, 科学的组成要素,掌握科 学和非科学、伪科学的分 界标准;正确认识科学的 价值。
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
科学事实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念、 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建立科学理论的 基础。 其次,科学事实是确证或反驳科学 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依据,是推进科 学进步的动力之一。
二、科学定律
1.科学定律及其特征 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 之间的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 科学定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其一,科学定律是绝对真理和相对 真理的统一。 其二,科学定律具有简明性特征。
综上所述,现代科学是 由多种基本要素组成的复杂 整体,只有把有关科学的各 种涵义当做一个具有内在联 系的系统来把握,揭示各种 涵义之间的联系,才能全面 地、综合地认识科学的本质。
1.科学的涵义
贝尔纳把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概 括为六个方面: 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 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 主要因素;构成我们的各种信仰和对 宇宙和人类的各种态度的力量之一; 与社会有种种相互关系。
总之,不同时代、不同学 派在科学划界问题上的认识是 不断深化的从绝对标准到相对 标准、从一元标准到多元标准、 从静态标准到动态标准,无不 标志着划分科学与非科学,伪 科学这项事业的进步。
第二节
科学知识的构成
科学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科 学认识过程“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 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形成过程,这 些概念和规律等等„„有条件地近似地 把握永恒运动着的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性。”科学认识过程的成果是科学事实、 科学定律、科学假说以及由逻辑推理和 实验检验而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科学 知识主要就是由上述这些要素构成的。
可见,科学事实不仅具有经验 的性质,而且还有理论的性质,其 内容可以通过判断和推理等逻辑证 明用抽象的方法获得。例如,光速、 万有引力等科学事实,起初都不是 经过观察、实验等经验方法获得的。 客观事实除科学事实以外, 还包括日常生活事实和生产事实等 经验事实。
2.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
科学事实作为科学对个别事物的认 识,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和特点。 其一,科学事实具有可重复性。 其二,科学事实渗透理论。 其三,科学事实应该是比较系统的。 其四,科学事实具有相对独立性。
3. 科学哲学中的历史主义学派认为 科学是一种社会事业,它与社会的其他精 神活动形式存在着多方面的联系和相互作 用,因此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并不存在绝对 分明的界限。 4. 与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 和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的一元科学划 界标准不同。邦格(M.Bunse)提出了多元 划界标准。他给出科学知识领域的12个条 件,任何不能满足这12个条件的知识领域 都是非科学;任何一个本身不是科学却自 称为科学的知识领域都可称为伪科学。
二、科学的本质属性
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 有其特殊的认识手段(科学仪器、 实验室设备)和认识方法(观察 方法、实验方法、假设一演绎 方法);科学作为认识成果,有 其特殊表现形式即由基本概念、 基本定律以及通过演绎推理得 到的结有如下的本质属性:
第一节 科学的本质
一、科学的涵义及性质 1、科学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的本质做出 以下深刻的论述: 其一,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 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其二,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 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其三,科学是生产力。 其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 是实际的财富。
随着科学日益渗透到社会的 各个方面,科学已经成长为社会 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事业,人们从 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科学与社会、 科学与文化、科学与方法论的关 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以下 几种观点: 其一,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其二,科学是一种文化。 其三,科学是一种方法。
1.客观真理性 2.可检验性 3.系统性 4.主体际性
三、关于科学划界的标准
科学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的 重要论题。 科学划界问题指区分科学与 伪科学及其他非科学的界限问题。
关于科学划界
1. 逻辑经验主义认为有意义 的命题才是科学的命题,否则便是 非科学的命题。 2. 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认 为科学的理论或命题具有普遍性, 不可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经验 证伪,因为经验总是个别的,所以 他主张,可被证伪的理论或命题才 是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的。
第二编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人类是通过科学来认识自然界的, 本编依据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相一 致的原理,围绕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以科学问题为起点,研究通过观察和实 验获取科学事实的经验方法,研究经由 科学抽象、运用各种科学思维形式建立 假说和检验假说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 一步探讨科学理论发展的多元模式和创 造性思维的激发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