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新模式

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新模式

构建“成长规划、学生自主管理、激情活动”三位一体的德育新模式——天一中学课堂改革实施方案(二)(讨论稿) 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学生为本、德育为先。

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

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要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

天一中学作为一所新机制学校,经过从2006年至2012年五年时间的长期探索,于2012年提出“课堂改革”的重大课题,要求在德育理念、德育模式、德育细节、德育品牌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与试验,本学期正式推出“成长规划、学生自主管理、激情活动”三位一体的全新德育模式,作为本次课堂改革的重要推动内容。

一.成长规划:培养有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现代人、构建学生最佳发展的动力系统(一)学生成长规划的确立通过实施高素质人才工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领袖素质、绅士风度、淑女形象、国际视野,确保学生人人具有大视野、大境界、大追求,确保三年走出学校与从不同。

全体学生要达到“四能四会”标准:能说会道、能写会画、能歌善舞、能处会交,为学生升学、就业、走向国际和人生成功奠定良好基础。

有计划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学习;有规划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

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划习惯,建议编印校本教材《天一中学学生成功手册》,要求学生每日清晨对一天进行书面规划,学生高一进校对三年写下《人生规划书》,高三学生可以对高考目标作出详细的规划,有布臵、有督促、有检查、有评比,使学生养成规划习惯,终身受益。

学生的成长规划一旦确立,成长过程中就要有反思有评价。

两眼一争,开始竞争;两眼一闭,开始回忆。

回忆就是总结、回忆就是反思,反思是学生成长的有效途径,每日晚上自习下课时,学生必须在《成功手册》上对一天的收获作书面总结,在一天学习任务上用红笔打勾。

日清周结月评价,让学生从懒散走向忙碌、由休闲走向紧张、从混乱走向有序、从平庸走向卓越。

(二)用有效的教育工程落实成长规划、培养多元化的优秀人才1.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大阅读+大交流+大展示+大体验”四大德育抓手联动,实现“大视野、大境界、大追求、大作为”的至高境界。

具体载体为:阅读大行动(开设阅读课+阅读大交流)、交流大展示(五大主题交流:时政看天下、名人大追溯、名校大展望、阅读大交流、安全大教育)、活动大体验(军训周、科技节、远足拉练、科技博览)等。

2.培养淑女绅士气质绅士气质的标准为阳光、大气、修养、责任、坚强、勇敢、果断、爱心。

培养途径规划:“绅士气质标准解读(学习标准)+古今中外成功男士风采展示(示范行动)+男子汉修炼规划与实施(修炼行动)+争创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争创行动)”。

淑女形象的标准为大气、自强、自信、自尊、坚强、快乐、善良、优雅。

培养途径规划:“淑女形象标准解读(学习标准)+古今中外杰出女性风采展示(示范行动)+魅力女生修炼规划与实施(修炼行动)+阳光魅力女生评选(争创行动)”。

3.深度注入励志元素学校实施含养成教育、感恩教育、惜时教育、拼搏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励志教育,把德育工作载体化、序列化、专题化、主体化和周期化,让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永远达到最佳状态。

(1)系统的动力外驱工程。

实施每天德育“五个一”,让学生每天的每个时段都兴奋。

即:每天一次“晨训宣誓”、每天一次“激情跑操”、每天一次“课前歌声”、每天一次“静心书法”、每天一次“主题交流”。

(每天的励志德育循环链)实施每周德育“五专题”,让学生每周德育元素营养均衡。

即:周一晚的“时政看天下”、周二晚的“阅读大交流”、周三晚的“课改大论坛”、周四晚的“名校大展望”、周五晚的“安全大教育”。

实施“课件视频展示+主题互动交流+团队整体提升”。

实施每月德育“一主题”,让学生每年同月主题德育递进。

即:逐步启动以校本教材为载体的主题德育,每月主题如:《尊师》、《爱国》、《感恩》、《诚信》、《文明》、《孝敬》、《健康》、《奋斗》、《成功》,传唱相应主题的歌曲,召开相应主题的班会,创办相应主题的墙报,开展相应主题的演讲,全面推进每月德育主题的有效开展,确保每月一个鲜明的德育主题,高效运作,全面实施,整体联动。

(2)强大的动力内驱工程。

即:落实“十个一”动力内驱:一个理想信念、一个崇拜偶像、一个追求上进奋斗的人生价值观、一股将目标进行到底永不服输的志气和硬气、一个学习导师(学长或老师)、一个追赶目标、一个竞争对手、一个座右铭、一个自我激励体系、一个铁面无私自我控制监督系统。

构建强大的心理,铸就强大的实力。

二、搭建自主管理平台、激活学生内在动力(一)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根植于理论和现实的土壤学生自主德育模式以“做有责任感的人”为德育目标,以“六自”方针(生活自理,环境自建,行为自律,学习自觉,体格自强,创新自励)为依据,立足实施学生的自主、民主管理。

这种模式强调以学生为本,深挖每个学生的潜能,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每个学生的自身价值;强调德育目标的阶段性、发展性;强调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强调德育过程的实效性。

德育的新模式“追求发展性”的原则,(即从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态哲学的角度出发,强调其目标的发展性、发展的阶段性及阶段联系性。

)也是自主德育内容、目标设臵的重要依据。

在这一原则的影响下,我校可以分层设计德育目标及内容,具体包括:基础层次(以养成教育、孝敬教育、礼貌教育为主要内容),努力层次(以快乐学习教育、道德自律教育、主体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倡导层次(以志向教育、情商教育为主要内容)。

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特点,学校分年级开展不同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高一年级的德育工作重点是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特别是要养成预习、上课、自习、作业及订正、巩固与自我扩展知识面的好习惯;高二年级的德育工作重点是意志品质、尊重与负责、个性扬长教育;高三年级的德育工作重点是理想、学习策略与思想方法、竞争意识教育。

自主管理德育模式很好地满足了学生这方面的心理需求。

当外在单向的枯燥说教容易使学生反感、不再有适合自己存在的土壤时,自主管理模式,倡导学生进行同伴间的影响和教育,倡导学生在自我实现(管理别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倡导同伴榜样的力量。

——这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前行我们把自主管理模式归纳为“11123”型德育模式:即一个原则、一项制度、一个活动、、两星评选、三支队伍。

一个原则是指班级管理学生主导的原则,一项制度是指学生校园值周班制度,一个活动是指学生每天自主德育五分钟活动,两星评选是指学生每周之星、每月之星的自主民主评选,三支队伍是指学生会、学工大队以及文明办的各个校园文明督察组。

1、班级管理学生主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主要目的:增强学生作为道德活动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已达到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真正的由“他律”走向“自律”。

实施办法:(1)、自定班名,创设班徽,制定班规,自编班歌,美化环境,突出个性,让教室充满育人氛围。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激发学生爱班的热情,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可以采取一系列“自己来”:即班名自己取,班徽自己设计,班规自己定,班级自己管,活动自己安排,同学自己帮,教室自己布臵,班长轮流当等等。

“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是师生共同布臵教室的宗旨,既要有个性,又要让教室令人耳目一新且富于教育意义。

师生可以一起翻阅资料、勾画草图,参与整个设计过程。

教室里的每一幅画,每一句标语都应是激励同学们奋斗拼搏,积极进取的励志语言。

在师生共同创造、共同设计、共同布臵中,师生的感情会增强,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教师为其健康成长所做的一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会随之增强,自主性活动也会得到发挥。

同时,在整个活动中,学生认识了自我,肯定了自我,发展了自我。

(2)确立学生自主管理的核心地位,全员参与,相互制衡,善始善终,持之以恒,提高学生管理的自理水平全员参与,相互制衡。

我们提倡人人参与的班级自主管理,每位同学都要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确定自己的岗位,做到人人有岗,人人定岗。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找到合适的管理岗位,我们尝试进行“自定岗位行动”。

让学生寻找、发现、确定自己的管理岗位,使学生在自己确定的岗位上,主动、积极地履行管理职责,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在这种交互的管理活动中学生能真切体验到管理工作的价值、意义,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管理因时而动,权力彼此制约,而教师则处在一个驾驭、服务的位臵上。

如此管理,教师当然便轻松许多。

善始善终,持之以恒。

制度一旦制定,便要严格执行,全体同学都应该将自己臵身于制度管理之下,自觉维护制度的权威,使班级管理走上法治化轨道。

“以法治班”是班级管理的灵丹妙药。

纪律上主张“先专政后民主”,一个班级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凡是违反纪律的学生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而且班主任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

凡事不做则已,一做必须到底,既显示了制度执行的一贯性,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

(3)建立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立体模式。

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参与能力。

首先,教育学生牢固树立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的思想,又是这个集体的一分子,应该群策群力,热爱集体,关心集体,搞好集体。

一个热爱班集体的学生定是爱学习,守纪律爱劳动的学生。

一个热爱班集体的同学定会热爱学校进而爱家乡,热爱祖国。

其次,要充分发挥他们在自我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主导作用。

因此,在班委会的组织下,学生们反复讨论。

共同制定“班级公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制约时,人人畅所欲言,签约时,个个郑重其事。

一轮到自己当值日班长时,更是事无巨细,件件亲躬。

这样,班主任就从幕前退到幕后,充当起参谋来。

(4)实行学生干部工作责任制。

在教育管理中,制定明晰的学生干部职责,如:值日班长职责:(1)负责当天的考勤,在班级日志记录迟到、早退、旷课学生名单。

(2)对当天班级各项工作负责,特别是课堂、自习纪律,认真填写班级日志。

(3)早自习前在黑板左边写一条名言警句,必要时作适当讲解。

(4)检查并登记学生中的作业不认真现象。

(5)建立班监会,重大事情由班级学生大会决定。

班监会一般由五人组成,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

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学生干部的工作,定期评估学生干部的表现和工作情况,对班级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班级学生大会掌握班级事务的最高决策权,是班级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真正实现“学生当家”的愿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