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粘膜的感染性疾病口腔单纯性疱疹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口腔粘膜的感染性疾病口腔单纯性疱疹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抗病毒的药物
1)阿昔洛韦(无环鸟苷): 对1型和2型单纯疱疹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和高度的选择性。它能竞争抑制单纯疱疹病 毒特有的DNA聚合酶而阻止该病毒的复制。它 不能控制疾病的复发。干扰素可能增加其神 经毒性。
用法和剂量: 原发性病人:200mg 复发性病人:200mg 重症病人: 5-10mg/kg
也称疱疹性龈口炎
发病年龄:
6岁以下的儿童,6个月-2岁 抗体的产生时间
发病部位:
可发生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包括 硬腭和附着龈
前驱期
全身症状重 成簇小水疱,针尖大小,水疱壁薄、 透明、易破形成浅表的溃疡 黄色假膜或痂壳 糜烂面缩小、愈合 病程7-10天
1-2天
水疱期
糜烂期 愈合期
并发症:脑炎、脑膜炎的发生
口腔粘膜的感染性疾病
口腔单纯性疱疹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概述
常见病: 世界
–1/3曾患此病 –30%~90%抗体的存在 –条件感染的患病率增高 –易感部位
病因
是由于感染了单纯疱疹病 毒所致,这种病毒通过飞沫、 唾液、疱疹液接触而致病。还 可经过产道感染。
HSV是DNA病毒
3、病毒分离 4、基因诊断
鉴别诊断
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好发年龄 婴幼儿 发作情况 急性发作、全身反应 较重 病损特点 1. 成簇小水疱,疱破 后成为大片表浅溃 疡 2. 损害遍及口腔粘膜 各处 3. 可伴皮肤损害 疱疹样口疮 成人 反复发作、全身反 应较轻
1. 散在小溃疡、 无发疱期 2. 损害仅限于口 腔的无角化粘 膜 3. 无皮肤损害
–氦氖激光治疗:止痛、病灶局限、上皮快速形成、愈合 时间缩短
对症和支持疗法 中医中药治疗
预防和预后:
–避免接触传染 –愈后一般良好
药物局部涂搽:
–5%碘苷的二基亚枫液、5%ACV软膏、2%的金甘油、口腔溃 疡膜。
局部湿敷:
–0.1%-0.2%的氯已啶溶液、0.01%硫酸锌液、0.1%雷夫奴 尔、3%硼酸液 锌可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影响病毒的复制
注意:全身禁用皮质激素
局部应用可减轻炎症水肿 物理疗法:主要用于复发病例
一次/每日或一次/两日 慢性和复发性的病毒感染
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使机体获 得短暂的抗病毒能力
免疫调节剂及其他
1. 免疫调节剂
胸腺素、转移因子、左旋米唑 胸腺素: 1-5mg/每天 肌注 1-12岁 3-6天
2. 环氧化酶抑制剂 消炎痛 25mg t.i.d 布洛芬 200mg q.i.d 应用1至数月可使复发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下 降。
5次/每日 口服:5-7日 5次/每日 口服:3-5日 8h一次 静脉滴注: 5-7日
2)利巴韦林(病毒唑): 广谱抗病毒药物,抑制单磷酸次黄 嘌呤核苷脱氧酶,阻制病毒的合成。 副作用:肠胃反应,孕妇禁用。
用法和用量: 0.6-1g/每日 分3-4次 口服 10-15mg/kg 分2次 肌肉注射
3)干扰素和聚肌胞: 干扰素是机体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 作用: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recurrent herpetic stomatitis)
30%-50%的病例可发生复发;成人多见 部位: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又称复发 性唇疱疹 特点:病损总以起疱开始,复发时总在 原先发作的部位
过程
轻微的全身不适; 局部刺激痛、灼痛、痒、张力增加; 起疱;破裂、糜烂、结痂、愈合。 愈合时间10天左右。 全身反应比较轻
三叉神经带状疱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皮肤和粘膜;不越过中线;疼痛剧烈。 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A16、皮肤粘膜 病,前驱症状,口腔粘膜、手掌、足底出现 水疱、丘疹和斑疹。 疱疹性咽峽炎:柯萨奇病毒A4,病损的分布 只限于口腔的后部。 多形性红斑:
43
治疗 therapy
全身用药
病理
特异性改变:
– 核的包涵体-嗜伊红性病毒小体 – 多核巨细胞
非特异性改变:
– 上皮细胞胞浆水肿、细胞间水肿、气球样 变性 – 上皮内疱、上皮下疱 – 溃疡
诊断
临床表现:病史+检查 辅助检查 1、形态学检查:涂片查找包涵体 电镜检查病毒颗粒 2、免疫学检查:
–抗原检侧:用各种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检测 –抗体检测:抗体滴度是否提高
HSV感染
发 病 机 制
HSV吸附于细胞表面
HSV脱壳
HSV DNA进入宿主细胞核 复制转录、装配扩散
免疫系统 作用
急发作
潜伏
诱因
原发性单纯 复发性 性疱疹 单纯疱 疹
感染、复制、扩散:疾病的发作 抗体的形成: 自愈、复发
HSV-1与口腔癌的关系
原发性疱疹型口炎
(primary herpetic stomatitis)
病毒:
–核心:
双链DNA,含有病毒的遗传信息
–蛋白质衣壳+包膜:
具有抗原性、产生抗体、免疫性
双链DNA
分型
根据生物学特性、抗原性、核苷酸的排列 顺序、致病部位: 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
–口腔粘膜、咽喉、口腔周围、颜面部的皮肤、角 膜炎
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
–生殖器、宫颈、以及邻近的皮肤
–促进机体的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对病 毒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并抑制病毒的复 制、繁殖。 –作用于未感染细胞胞膜上的受体,诱导产 生多种胞浆酶,破坏病毒RNA,影响病毒蛋 白质的合成,限制病毒感染的扩散。
1-2次/每日:复发频繁和免疫力低下的病人
聚肌苷酸(聚肌胞):
是干扰素诱生剂,能刺激巨噬细胞,增 加吞噬功能和抗体的形成。
局部用药
口腔粘膜用药 漱口水:
0.1%-0.2%葡萄糖酸氯已定(洗必泰)溶液 复方硼酸溶液(多贝尔漱口液) 0.1%衣沙丫啶(利凡诺)溶液 抗生素糊剂: 0.5%金霉素甘油糊剂、5%四环素甘油糊 0.5%达克罗宁糊剂、2%金甘油糊剂 含片: 氯已定5mg、溶菌酶片、华素片等 ACV滴眼剂
口周皮肤及唇部用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