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口腔黏膜-概论-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口腔黏膜-概论-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
16
3. 口腔粘膜病的分类:
• 临床分类 • 病因分类 • 病理分类 • 本教材分类
(以临床病损特征为主干, 兼顾病因病理学特征)
-
17
二.口腔粘膜的结构和功能
1.口腔粘膜结构:
分层
上皮层:角化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 基底膜 固有层:乳头层、网状层 粘膜下层
-
18
2.口腔粘膜的功能
• 屏障功能
-
52
表浅损害
非表浅损害
-
53
细胞组织体积缩小
组织失去弹性变脆
-
54
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组成
纤维性及炎性渗出物与上皮粘连凝固而成
-
55
四.口腔粘膜病的检查与诊断
1.病史: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过敏 史、嗜好史、生活习惯、生活工作环境 、心理心情、系统复习。
-
56
2.检查:
粘膜: 唇红唇颊口底舌腭咽龈
-
N6E2 XT
扁平苔藓
-
N6E3 XT
白斑
-
N6E4 XT
盘状红斑狼疮
-
N6E5 XT
干燥综合征
-
N6E6 XT
沟纹舌
-
N6E7 XT
白色念珠菌感染
-
N6E8 XT
AIDS之毛状白斑
-
B6A9 CK
口腔粘膜的感染性疾病
-
70
口腔单纯性疱疹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
13
3) 口腔粘膜病 (oral mucosa diseases)
medicine)
(oral
感染性疾病 非感染性疾病 癌前病变 全身疾病的口腔表现
-
14
2. 口腔粘膜病的特点:
• 与全身系统因素关系密切 • 与外胚层来源的皮肤关系密切 • 种类众多、形态各异、同病异症、
异病同症
-
15
内容:
-
74
分型
根据生物学特性、抗原性、核苷酸的排列 顺序、致病部位: • 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
– 口腔粘膜、咽喉、口腔周围、颜面部的皮肤、角 膜
• 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
– 生殖器、宫颈、以及邻近的皮肤
-
75
发 病 机 制
HSV感染
HSV吸附于细胞表面
-
40Leabharlann 萎 缩-41皲裂(rhagades) 口角炎、慢性唇炎
-
42
皲裂
-
43
假膜(pseudomembrane)
由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性 细胞聚集而成,常见于溃疡与糜烂表面。
痂皮
通常出现于皮肤,也可出现于唇多为黄白色痂皮 。
-
44
假膜
-
45
痂皮
-
46
坏死(necrosis) 坏疽(gangrene)
-
21
斑(macule)
红斑:赤斑、坏血病 出血性斑:血小板减少、第Ⅷ因子缺乏 黑斑:阿狄森病、色素沉着、
陈旧性出血 色素减退斑:盘状红斑狼疮、
白癜风
-
22
黑斑
-
23
红斑
-
24
斑片与斑块
斑片:大于2cm的斑,不高出皮肤表面
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白色 角化
斑块(丘斑):高出皮肤表面 白斑、癌
唾液屏障、上皮屏障、免疫细胞屏障、 免疫球蛋白屏障
• 感觉功能
• 其他功能:
•味觉功能 •消化功能 •温度调节 •分泌功能
-
19
三.口腔粘膜病临床病损特点
口腔粘膜病的病损多种多样,这些病 损可单发、可并发、也可交替发生于口腔 粘膜。
-
20
常见病损
斑—斑片与斑块(丘斑)— 丘疹 疱— 大疱— 脓疱 溃疡— 糜烂— 假膜— 坏死— 坏疽 萎缩— 皲裂 结节— 肿瘤
见于坏死性口炎
-
47
坏死
-
48
斑:直径小于2厘米,较局限 的颜色异常的损害,大小不定, 不高出黏膜表面。
斑片:斑密集融合形成大于2 厘米直径。
-
49
丘疹:针尖至1厘米不等
丘斑或斑块:多数丘疹密集 丘疹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 厘米。
-
50
直径大于1厘米
直径小于1厘米
内为脓性物
-
51
累及基底层
不累及基底层
口腔检查粘:膜外: 牙、腺体导管口、关节、咽喉、淋巴
全身检查:头面部、皮肤、指甲、毛 发等
辅助检查:血、尿、肝、肾、免疫、 遗传、微生物
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和确定有无恶变
-
57
病例介绍
-
N5E8 XT
增殖性天疱疮
-
N5E9 XT
药物过敏性口炎
-
N6E0 XT
复发性口腔溃疡
-
N6E1 XT
白塞氏综合征
1.主要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疾病 2.同时发生于皮肤或单独发生于口腔粘膜上的皮肤病 3.合并起源于外胚层和中胚层的某些疾病 4.全身性或系统性疾病的口腔表征 特点:
1.性别特点 2.年龄特点 3.部位特点 4.病损特点 5.诊断法上的特点(治疗性诊断) 6.治疗上的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7.转归上的特点
-
25
斑片(丘斑)
-
26
丘疹(papule)
针头大至5mm至颈部等的实体 性突起,常排列成网状、环状、带状 、斑块,如扁平苔藓。
-
27
丘疹(连成网纹)
-
28
疱(vesicle )
上皮内疱:天疱疮
上皮下疱:类天疱疮、病毒感染 、
、烫伤
药物反应
病毒感染、药物反应、烫伤等
-
29
疱
-
30
大疱(bulla) 天疱疮、类天疱疮、多型红斑、
2) 口腔粘膜(oral mucosa) 被覆粘膜:唇、颊、软腭、 口底舌腹(角化低) 咀嚼粘膜:龈、腭(正角化) 特殊粘膜:舌(主味觉,角化)
-
5
正常唇红
-
6
正常颊粘膜
-
7
正常舌腹 口底粘膜
-
8
正常硬腭粘膜
-
9
正常软腭粘膜
-
10
正常牙龈
-
11
正 常 舌 背 粘 膜
-
12
正常舌缘粘膜
-
71
概述
常见病: 世界
–1/3曾患此病 –30%~90%抗体的存在 –条件感染的患病率增高 –易感部位
-
72
病因
是由于感染了单纯疱疹病 毒所致,这种病毒通过飞沫、 唾液、疱疹液接触而致病。还 可经过产道感染。
-
73
HSV是DNA病毒
病毒:
– 核心:
• 双链DNA,含有病毒的遗传信息
双链DNA
疱疹性口炎
脓疱(pustule) 见于脓性口炎
-
31
大疱
-
32
溃疡(ulcer)
糜烂(erosion)
-
33
溃疡
-
34
糜烂
-
35
结节(nodule) 纤维瘤、痣
-
36
结节
-
37
肿瘤(tumour)
良性肿瘤:乳头状瘤 恶性肿瘤:鳞癌
-
38
恶性肿瘤
-
39
萎缩(atrophy) 萎缩性舌炎、干燥综合征
口腔粘膜病
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 王亮
-
1
概述
口腔黏膜与口腔粘膜病 口腔黏膜的结构与功能 口腔黏膜病的临床病损特点 口腔粘膜病的检查与诊断
-
2
一.口腔粘膜主要特点与 口腔粘膜病定义
1. 概念: 1) 粘膜(mucosa)
上皮
表皮
皮肤 黏膜
固区有别层:无皮肤附真属皮器
-
3
-
4
一.口腔粘膜主要特点与 口腔粘膜病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