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一、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认识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认识语言和民族、语言和种族的关系;理解语言的性质,了解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认识语言符号的诸特征;了解语言学的性质、作用及发展梗概。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识记:1、口语:2、书面语:领会: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3、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4、语言和种族的关系;5、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思考:1、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2、为什么说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3、应该如何理解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4、为什么说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并不是最可靠的标志;5、为什么不能单凭“相互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
第二节语言的性质识记:1、符号;2、能指;3、所指;4、聚合关系;5、组合关系:领会: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2、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4、语言符号的可变性;5、语言是一个系统;6、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系统性是不平衡的;7、语言是系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自主性;8、语言系统的层次性;9、组合关系的含义;10、聚合关系的含义;11、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思考:1、区分语言和言语有什么意义;2、应该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3、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有什么重大意义。
第三节语言学识记:1、语言学;2、普通语言学;3、理论语言学;。
4、应用语言学;5、传统语言学;6、结构主义语言学。
领会:1、普通语言学的含义和主要研究领域;2、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主要研究领域;3、古代哲学家对语言的研究;4、古代的语言本体研究;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6、普通语言学的产生;7、索绪尔的主要贡献;8、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语言学新学派的产生;9、语言学和文学的关系10、语言学在历史学和考古学中的应用11、语言学研究在语言规划中的作用;12、语言学研究与计算机科学。
思考:1、为什么尽管语言是客观存在的,可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学说和观点;2、语言学研究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角度。
第二章语音一、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语音的各种性质,了解描写元音和辅音发音特征的方法,理解音位学的基本理论和音位分析的基本原则并能够运用,了解音位组合和韵律特征的基本形式,提高认识语音现象的能力。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识记:1、语音;2、声音的四要素;3、振幅;4、频率;5、音高;6、音强;7、音长;8、音质;9、响度;10、基音;11、陪音;12、乐音;13、噪音;14、语音的生理基础;15、声门;16、齿龈;17、硬腭;18、软腭;19、舌叶;20、舌面;21、舌根;22、口音;23、鼻音;24、鼻化音;25、主动的发音器官;26、被动的发音器官;领会:1、语音在语言中的作用;2、语音和一般声音的本质区别;3、音高与发音体的形状和质地的关系;4、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5、音强与使发音体振动的外力的关系;6、音强和响度关系密切,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7、音强在语言中的作用;8、音长在语言中的作用;9、对语言来说,重要的、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是相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10、音质的性质;11、乐音和噪音的区别;12、音质与发音体、发音方法以及共鸣器的形状之间的关系;13、音质在语言中的作用;14、人类发音器官的构造及其各部分的功能;15、声带活动的情况;思考:1、语音中的不同音质是如何形成的;2、如何理解语音的心理属性;3、为什么说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第二节音素识记:1、音素;2、音标;3、国际音标的制订原则;4、宽式标音;5、严式标音;6、舌面元音;7、舌尖元音;8、卷舌元音;9、前元音;10、央元音;11、后元音;12、高元音;13、低元音;14、圆唇元音;15、不圆唇元音;16、标准元音;17、口元音;18、鼻化元音;19、[i] [y] [e] [ε] [æ] [a] [u] [γ] [o] [Λ] [а][A][ 有三个打不出,具体见课本50页所列的元音] 等元音的发音特征;略20、发音部位;21、发音方法;22、双唇音;23、唇齿音;24、齿间音;25、舌尖前音;26、舌尖后音;27、舌叶音;28舌面前音;29、舌根音;30、小舌音;31、喉音;32、塞音;33、擦音;34、塞擦音;35、边音;36、颤音;37、闪音;38、半元音;39、清辅音;40、浊辅音;41、送气音;42、不送气音;领会:1、国际音标的优点;2、使用国际音标应注意的问题;3、元音和辅音的区别4、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共鸣器的不同形状决定的5、改变口腔形状的三种方式6、舌位前后、高低和嘴唇的圆展在元音发音中的作用;7、舌面元音舌位图;8、主要的发音部位;9、发音方法的内容;10、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在辅音发音中的作用;11、辅音的发音过程可以分为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
第三节音位识记:1、音位;2、音质音位;3、非音质音位;4、音位变体;5、音位的条件变体;6、音位的自由变体;7、区别特征;领会:1、音位的辩义功能;2、音位是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3、音位是由一组彼此的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类;4、音位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5、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的区别;6、音位理论的基本原理7、音位条件变体间的差别在语音规范上的意义8、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9、音位可以定义为一组区别特征的集合10、音位的区别特征通常表现为二项对立11、区别特征与音位的聚合思考:1、如何理解音位和音素的区别2、归纳音位应该遵循哪些原则3、为什么说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是由特定的音位系统决定的。
第四节音位的组合识记1、音节2、音渡3、开音节4、闭音节5、元辅音分析法6、声韵调分析法8、韵母9、韵腹10、韵头11、韵尾12、声调13、四呼14、复元音15、二合元音16、三合元音17、前响二合元音18、后响二合元音19、复辅音20、语流音变;21、同化;22、顺同化;23、逆同化;24、异化;25、弱化;26、脱落;27、增音;领会:1、“肌肉紧张度说”的内容;2、音渡在确定音节界限上的作用;3、语音的社会性对音节划分的影响;4、音节(以元音为核心的)的基本结构类型;5、汉语音节的声韵调分析;6、汉语中决定声母和韵母配合关系的主要因素;7、复元音和几个相连的单元音的区别;8、复辅音与两个相连的单辅音的区别;9、复辅音不同于复元音的特点;10、弱化的主要表现。
思考:1、音节的划分应该考虑哪些因素;2、不同语言在音节结构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每种语言的音节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
4、元辅音分析法和声韵调分析法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第五节韵律特征识记:1、韵律特征;2、时位;3、声调语言;4、非声调语言;6、调类;7、五度标调法;8、连读变调;9、调位;10、重音;11、词重音;12、句重音;13、固定重音;14、自由重音;15、主重音;16、次重音17、重位;18、轻音;19、语调;20、节律重音;21、强调重音;22、节拍群;领会:1、韵律特征的特点;2、韵律特征在不同语音层次上的表现;3、长短音的作用;4、决定声调调值的是相对音高,而不是绝对音高5、调类是根据调值来划分的,但是调类的名称却不一定是由调值决定的6、连读变调有的涉及整个调类,有的只涉及个别的词;7、孤立的单个音节无所谓重音或轻音;9、语调的高低升降变化虽然是贯穿全句的,但在从最末一个重读音节算起的句终部分最为明显;思考:1、音节的音高变化在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说重音和轻音通常都是由音强、音高、音长、音质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来表现的,而不是仅仅同音强的增加或减弱有关;3、为什么自由重音可以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固定重音却没有这种作用4、语调的构成和哪些有关5、节律重音和强调重音有哪些区别;6、声调语言与非声调语言在语调音高形式上的明显差异是什么第三章语汇一、基本要求了解语汇的性质和特点,掌握语汇的范围、类别和构造等知识,具有辨识词语类别形式和构造形式的能力,能正确地使用汉语和所学外语的词语。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第一节语汇的性质1、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2、语汇是词和语的总和;3、语汇的定义;语汇是词和语的总和。
领会:1、语汇的作用;2、语汇与词汇;3、词汇与词语。
思考:1、为什么说语汇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2、为什么说语汇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3、为什么说语汇既有活跃性又有稳定性4、语音、语汇、语法三分是怎么回事5、语音、语汇、语义三分是怎么回事6、为什么本书按语音、语汇、语法、语义四分7、语汇学的范围和内容是什么。
第二节语汇的类聚系统识记:1、词和语的共同特点;2、词的特点;3、语的特点;4、词的词汇学分类角度;5、语的语汇学分类角度;6、根据词的音节数量分类:7、根据词的语素数量分类:8、根据词的音形关系分类:9、根据词的地位用途分类:10、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11、最常用词,次常用词;12、科技术语,行业语;13、专有名词,惯用语,谚语,成语,歇后语,简缩词语。
领会:1、单纯词、合成词与单音节词、多音节词的关系;2、同音词和同形词的关系。
3、基本语汇的特点和主要类别;5、怎样区别常用语汇和非常用语汇;6、怎么区别通用语汇和专用语汇;7、新造词的定义和分类8、古语词的定义和分类9、方言词的定义和分类10、外来词的定义和分类;11、怎样确定常用词;12、科技术语和行业语的特点和分类;13、专有名词的特点和分类;14、惯用语的特点和分类;15、谚语的特点和分类;16、成语的特点和分类;17、歇后语的特点和分类;18、简缩词语的特点和分类。
思考:1、汉语的词为什么有双音节倾向;2、汉语双音节词有什么作用;3、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常用语汇和基本语汇是什么关系;5、通用语汇和基本语汇是什么关系;6、通用语汇和常用语汇是什么关系。
第三节语汇的构造形式识记:1、语素的定义;2、汉语语素的特点;3、外语语素的特点;4、直接成词(一个语素直接形成单纯词):5、转化成词(一个语素转化为另一个语素再形成单纯词):6、构词(两个以上语素组合形成合成词):7、构形(附着在词上的词尾变化形式);8、语的构造特点;9、外语中词与词组的区别;10、汉语中词与词组的区别;11、离合词,词组词。
领会:1、语素定义中的“最小”;2、语素定义中“音义结合”的“音”和“义”;3、成词语素与不成词语素;4、自由语素与不自由语素(黏着语素);5、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6、实义语素与虚义语素;7、语素的类别系统和交叉归类;8、外语中的成词语素:虚词语素和词根语素;9、外语中的不成词语素: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10、自由不定位实义语素直接成词:实词;11、黏着定位虚义语素直接成词: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