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的测定PPt
三、食品添加剂检验方法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也是先分离再测定。 • 分离——蒸馏法、溶剂萃取法、色层分离等。 • 测定——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TLC、 HPLC等。 测定的意义:为了保障食品安全!
• 食品添加剂有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之分, 在食品中的含量较少,首先应设法对被 分析物质从复杂的混合物中进行分离与 富集,以利于下一步的测定。 • 常用的分离手段有蒸馏法、溶剂萃取法、 沉淀分离法、色谱分离法、掩蔽法等。 • 样品分离后再针对待测物质的物理、化 学性质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常用的分 析方法有容量法、分光光度法、薄层层 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由经典的液相层析法发展来的,始于1906年,
比气相色谱分析法早四十多年。但一度停滞,因其
流动相靠自身的重力流过色谱柱,效率低,分析周 期长,缺乏自动灵敏的检测装置。70年代后,采用 高压及吸取气相经验后迅速发展。
•㈠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
1.应用范围广 只要能制成 溶液的样品都能分析,不受试样 挥发性的约束,对无法用气相分离的非挥发性、 热稳定性差,分子量大的聚合物及离子形物质, 具有很大的适用性,都可用来进行分离,分析。 2.高压
在一定固定相,一定操作条件下,各组分的 t 值不一样。同一组分有同样的 t 值,可用来作定性 分析。此外,峰高(h)、峰面积(A)可用作定 量分析。
以标准曲线来计算含量,以含量为横坐标,峰面积 为纵坐标。
层析柱和检测器
1. 检测器有多种
① 热导池检测器(TCD)
在气相色谱中应用最早、最广泛的检测器。灵 敏度为100 ppm。 原理:不同组分和载气有不同的导热系数。当通 过热导池的气体组成及浓度发生变化时,可引起 热敏元件上温度的变化,由此而产生阻值变化, 可衡量组分的含量。
化学合成添加剂
通过一系列化学手段 所得到的有机或无机 物质。
目前我国允许使用,并制订了国家标准《食品添加
剂使用卫生标准》,分类有: 酸度调节剂、 抗结剂、 漂白剂、 护色剂、 防腐剂、 乳化剂、 消泡剂、 酶制剂、 抗氧化剂、 增味剂、 膨松剂、胶母糖基础剂、着色剂、
面粉处理剂、 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
常用方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 气相色谱法(GC法) Gas Chromatography 流动相——气体(由载气带着物料气体) 一般用高压气瓶供给(N2、He ) 固定相 固体 ——固体吸附剂 液体——担体 + 固定液
• 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 茨威特分离植物叶绿体中 色素而得名,玻璃管中装 CaCO3,石油醚溶解植物 叶绿体倒入管内,再用石 油醚做淋洗剂,结果,柱 子中被分成几个不同颜色 的谱带。
的最小检测量10 g/ml, 荧光检测器的
-9
最小检测量10 g/ml。
-11
* 高效液相色谱的类型
流动相 ——液相 固定相 —— ①固体吸附剂 ②液相+支持剂 ③离子交换树脂 ④凝胶 按分离原理分: 1. 液—固吸附色谱 3. 离子交换色谱 2. 液—液分配色谱 4. 空间排阻色谱
(三)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 1. 输液系统——高压泵、贮液器、过滤器、梯度
这种检测器是对具有电负性的物质(如含有 卤素、S、P、N的物质)产生信号,且电负性越 强,产生的灵敏度越高,有机氯农药含有卤素 Cl, 所以非常适合。也属浓度型检测器。
另外还有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测含S、
P化合物,在氢火焰中燃烧测其发光情况。
2. 层析柱(色谱柱)
直径 2 ~ 3 mm,长 1 ~ 2 m,特殊的达十几~几十米,玻 璃、尼龙、金属(有机氯在高温下易挂壁,产生催化分解和 吸附现象,干扰分析,故不宜采用)。 气液色谱固定相:担体 + 固定液。
§2 几种甜昧剂的检测
• 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
糖:蔗糖,果糖,葡糖,麦芽糖
天 然 糖类 糖醇:木糖醇, 山梨-,乳-, 甘露-, 麦芽糖醇
甜 味 剂
非糖类:甘草,甘草酸钾,甘草酸铵,罗汉果甜苷,甜菊糖苷
人工合成-:糖精,三氯蔗糖,环 乙基氨基磺酸钠,乙酰磺胺酸钾等
•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可分为营养型 和非营养型甜味剂。 •我国GB 2760-1996批准使用的甜味剂有:糖精、甜蜜素、甜味素(阿斯巴 甜)、甜菊苷、甘草、安赛蜜(AK糖)、阿力甜、异麦芽酮糖、麦芽糖醇、山梨 醇、木糖醇、乳糖醇及三氯蔗糖等共15种。
(二)酚磺酞比色法测定糖精的含量(略)
175 C
说明
①本法受温度影响较大,要使糖精充分与 酚在硫酸作用下生成酚磺酞,应严格控制 在 175±2℃温度下反应 2小时。 ②苯甲酸等有机物对测定有干扰,故要通 过碱性氧化铝层析柱以排除干扰。
(三)薄层色谱法(TLC法)
1、原理:
TLC法的提取原理同酚磺酞比色法:在酸性条件下, 使食品中的糖精钠转变为糖精,再用乙醚提取,挥 去乙醚后,用乙醇溶解残留物。点样于硅胶GF254 薄层板上,展开后喷显色剂(0.04%溴甲酚紫的50% 乙醇溶液)显色,再与标准比较。进行定性和半定量 测定。 若欲较准确的定量分析,可刮样,溶于碳酸钠溶液 中,在270纳米下进行吸光度测定,注意空白的制备。
要求:担体 — 化学惰性,与溶质之间不起任何化
学作用。买来后往往要自己处理, 经酸洗 水洗至中性,干燥后再硅烷化处理。 固定液 — 常用OV系列, 可在350℃下使用,热稳定性好等,都属硅酮类含甲基、氟
等)。要让固定液很好的涂在但体上。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高品添加剂在不同的食品中添加的限量 添加剂名称 NaNO2 NaNO3 SO2 苯甲酸 山梨酸 EDTA 食品 午餐肉 午餐肉 白糖 干酪制品 果汁类 果汁类 加入限量(mg /kg) 125 < 500 20 1000 600 250
各种食品添加剂有自己的质量标准: (主要限制有害物质的含量) 例:山梨酸 GB 1905 - 2000 EDTA二钠 GB2760—96 甜菊糖甙 GB 8270-1999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方法》 GB/T5009.75—2003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GB/T 5009.76--2003
• 气相色谱流程示意图:
进样器 转子流量计 汽化室
载气
针形阀
电脑
记录仪 微电流放大器 检测器
层 析 柱
进样 汽化室 净化器
放空 检测器
载气
记录器
流量计 色谱柱
柱箱
接色谱柱 散热片
加热块
载气入口 汽化室示意图
从记录仪得到的色谱图
t0
tR
保留时间——从进样到出现组分浓度极大点 (色谱峰最高点)的时间tR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 §1 概述 一、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食品添加剂 ——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 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 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 成或者天然物质。 这些物质本身不作为食用目的,也不一定有营 养价值。但不包括污染物、残留农药。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很多, 按其来源 天然食品添加剂
利用动、植物组织 或分泌物及以微生 物的代谢产物为原 料,经过提取、加 工所得到的物质。 如:Vc、淀粉糖浆、 植物色素等。
3. 离子选择电极
(一)RP-HPLC 测糖精钠
原理:
( 糖精钠水溶 , 反相柱 , 紫外检测器) 样品 ( 如有必要 , 需加温除去 CO2) 用氨水调 pH 约为 7, 加 水定容,过滤,上样分析.
1-苯甲酸, 2-山梨酸
3-糖精钠(是直接测定!)
(一)RP-HPLC 测糖精钠
HPLC参考条件: •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波 长230µ m, • 色 谱 柱 : YWG-C18 4 . 6mm×250mm , 10um 不锈钢柱,或其他型号 C18 柱; • 流动相:甲醇+0.02mol/L 乙酸铵溶液(5+95); 流 速:1.0mL/min; • 进样量:10µ L。
②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灵敏度比热导池检测器高1000倍,可在室温至 300℃范围内使用。 原理:以H2(燃烧气)和空气(助燃气)的火 焰为能源,在氢火焰附近装置两个电极(收集 极、发射极),两个电极之间外加100~350V电 压,当样品组分从色谱柱馏出后,由载气携带, 与H2汇合,从喷嘴流出,与空气相遇,经引燃 就燃烧。在氢火焰高温能源作用下,样品组分、 电离成正、负离子,
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离子向电极移动产生电流, 这微小的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后输入记录器,得出色谱 峰信号。氢焰检测器(与单位时间内进入火焰组分的 质量成正比,是典型的质量型检测器))对大多数有 机物都很灵敏。但对在氢火焰中不电离的或电离很少 的物质如N2、NO、CO、CO2、SO2、NH3、H2O、 SiCl4、SiF4、HCN等及无机物不能用这种检测器。
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
食品香料及其它
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天然食品添加剂一般对人体无害,大多数 合成添加剂对人体有毒性,致癌物。要控制加 入量。
ADI——Acceptable Daily Intake For Man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 名称 NaNO2 苯甲酸 山梨酸 ADI(mg / kg体重) 0——0.2 0—— 5 0—— 25
一、糖精钠的检测
糖精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人工甜味剂 其学名为邻—磺酰苯甲酰亚胺,其结构式为: 难溶于水,故生产中常用其 钠盐---糖精钠。 糖精钠—— 水溶性好,在酸性条件下溶于乙醚, 热稳定性比糖精好,甜度为蔗糖的200—700倍。 糖精钠、糖精对人体无营养价值,不分解、不吸 收,可随尿排出,致癌性有争议,ADI值 0—2.5。
洗脱装置
2. 进样系统——进样器
3. 分离系统——色谱柱、恒温器
4. 检测系统——检测器 5.数据处理系统——记录仪等
高压输液泵
输液系统 进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