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机构管理

金融机构管理

(3)良好的安全性
数据库存储的数据较多,包括金融方面的数据信息、用户操作方面的数据信息等,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数据备份恢复机制,以此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3.4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对综合评价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主要的工作内容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系统的业务功能,主要通过用例图对其进行建模,第二个方面是叙述了性能需求方面的内容,从而明确了系统开发的可行性,为后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4章系统设计
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之后,下一步的是对综合评价管理系统进行系统设计,首先叙述了系统的设计原则,在此工作基础上,对系统的架构及各个业务功能模块进行设计,详细的工作内容如下面所示。

4.1设计原则
对于金融机构综合评价管理系统而言,设计原则主要叙述了系统在进行设计方面遵循的业务规则,采用软件工程的实现方式对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展现,便于用户进行操作,主要工作目标是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等,从而使系统具备良好的实用性,具体系统遵循的设计原则详细的内容如下面所示。

1.系统安全可靠:此是系统进行设计时候首先需要遵循的原则,由于系统之中存储着许多银行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都是银行的核心利益所在,因此需要从硬件角度、软件角度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主要的工作重点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系统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另外一个方面是系统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2.开放性原则:主要的工作内容是确保综合评价管理系统具备良好的跨平台性,不限制于采用的数据库及操作管理系统。

系统的接口设计规范,包括与银行其他业务管理系统的操作接口、业务功能模块之间的操作接口、逻辑程序与数据库之间的操作接口;
3.可扩展性原则:此是综合评价管理系统的重要开发原则,后续根据用户的使用,难免需要对系统进行优化及升级操作,因此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降低系统各个业务功能模块之间的耦合度,从而提升系统开发的效率,降低后续维护的成本;
4.准确性原则:对于综合评价管理系统而言,其操作涉及到银行的
众多业务数据信息,需要数据信息具备高度的准确性,因此用户录入数据信息的时候,系统业务逻辑程序应进行严格的校验,对不准确的数据信息给出提示,帮助用户进行修改与录入操作,提升系统业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综合上述所述,对综合评价管理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结合上述叙述的设计原则与需求分析阶段确定的各个业务功能模块进行有效的整合与设计,从而符合总体系统的设计目标,使得系统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可扩展性、准确性及开放性。

4.2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采用目前流行的SSH业务框架技术,即Spring业务框架、Struts业务框架及Hibernate业务框架,详细的体系架构图如图4.1所示。

4.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从系统的需求分析章节可以确定,系统主要业务功能模块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分别针对考核管理业务、金融机构数据信息管理、综合评价业务、规章制度管理业务及系统管理业务等进行操作,这五个业务具备不同的作用与操作内容,详细内容如: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工作内容与其他业务模块不同,其主要负责对系统登录用户信息进行管理,同时对用户的权限进行设置,另外包括日志管理、数据库数据备份及恢复等;考核管理主要对银行的各方面业务进行综合的考核分析;金融机构管理:负责对其包括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删除、维护及新增操作;规章制度管理:负责对银行具备的规章制度信息进行删除、修改及维护操作;综合评价业务:负责对金融考核业务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维护,从而满足信息管理系统的业务需求。

对于系统业务功能模块的设计,其主要依据的是需求分析阶段确定的工作内容,由用户、软件开发人员共同进行科学论证,从而规范系统的业务流程,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

4.3.2金融机构管理模块
对于金融机构业务管理模块而言,其主要的业务内容是动态管理金融机构的基本数据信息,包括金融机构的名称数据信息、金融机构的法人代表、机构代码数据信息、金融机构的性质、人员信息、资本构成数据信息、金融机构的网点数据信息。

日常这些都是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进行维护,定时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更新,操作方式包括新增操作、删除操作、维护操作等,从而满足系统的业务需求。

具体的操作流程图如
图4.4所示。

4.3.3规章制度管理模块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规章制度主要叙述了其业务规定,其包括多个方面的管理内容,如工资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职工奖惩的规章制度、工时休假管理的规章制度等。

在系统开发的初期,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对金融机构的规章制度数据信息进行录入,后期随着规章制度的增加、修改等进行定时的维护。

为了确保数据维护的准确性与规章制度的权威性,每一次工作人员进行维护之后都需要由上级部门负责进行审批,从而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具体操作流程图如图4.5所示。

4.3.4综合评价管理模块
对于信息管理系统而言,综合评价管理模块是系统的核心业务,主要负责对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判断其是否严格执行了金融业的规章制度及管理部门制定的金融政策。

综合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根据最终的评分结果数据,从而对每一个金融机构进行登记评定。

在进行综合评价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按照业务需求,对不同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现场检查,按照业务功能模块进行录入,业务逻辑程序负责对录入的数据信息进行检查,从而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性。

在数据录入完成之后,按照综合评价的业务流成,对每一个金融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统计,按照业务逻辑程序自动进行计算,给出最终的综合评价意见书。

对评价的结果信息进行公示之前,需要由上级部门对结果数据信息进行审核与审批操作,从而完成整个业务流程的操作,具体业务功能模块的操作流程图如图4.6所示。

4.3.5考核管理模块
对于银行金融结构的管理而言,考核业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的业务,第一个是对文书方面的内容进行管理,第二个是对评价结果进行考核。

对于文书管理而言,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对评价的实施方案进行制定,包括多个方面的管理内容,如检查文书的拟制、奖惩通知书的拟制、评价考核通知书的拟制内容;在评价结果考核之中,最终的结果将金融机构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A等级、B等级、C等级及D等级,其中A等级最优,对于不同的考核结果,采用不同的措施进行管控。

其中最好的A等级则在人员培训方面、再贴现方面、业务准入方面及信息共享方面等进行有限考虑。

针对部分评价结果为C等级及D等级的银行金融机构,则需要进行整改,尤其是得分降低的指标,需要银行金融机构主
管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上报上级管理机构。

在后续的工作之中负责对金融机构的整改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检查,提升其业务办理水平。

日常需要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将文书信息、考核结果信息录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之中,用户登录系统之后可以进行检查。

此业务功能模块的操作流程图如图4.7所示。

4.4.3数据库概要设计
对综合评价管理系统而言,对数据库的模型设计之后进入到概要设计环节,主要采用的思路为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其主要的优势在于提升了系统业务功能模块的可扩展性,模块化的设计方式降低了综合评价管理系统各个业务功能模块之间的耦合度,从而后续在软件开发人员对系统进行优化升级的时候可以降低工作成本。

从系统的业务需求分析之后可以确定,系统的数据库实体主要包括用户数据库实体、文书档案数据库实体、综合评价数据库实体、考核数据库实体等,每一个数据库实体具备不同的属性内容,详细的分析如下面所示。

1.人员数据库实体:其包括多种属性内容,如人员姓名、人员性别、人员行政职务、人员所在部门、人员文化程度、人员联系方式、人员执法证号等属性信息,详细的内容如图4.9所示。

2.金融机构数据库实体:主要包括多个属性内容,如机构的名称、机构的资本、机构的人员构成、机构的业务种类、机构包括的网点数量及网点名称等属性内容,详细的内容如图4.10所示。

3.分支机构数据库实体:主要包括的属性内容有分支机构的地址、分支机构的联系方式、分支机构的人数、分支机构的管理人员等属性内容,详细的内容如图
4.11所示。

4.规章制度数据库实体:其包括多个方面的属性内容,如规章制度名称、规章制度类型、规章制度发文时间、规章制度的业务种类、规章制度的正文内容等详细属性信息,具体如图
4.12所示。

5.综合评价数据库实体:其包括多个方面的属性内容,如评价的编号、评价的项目、评价的分数、评价的内容等,详细的数据库实体属性图如图4.13所示。

6考核信息数据库实体:其包括多个方面的属性内容,如公文的内容、公文的时间、公文的标题、公文的签发单位等,详细的数据库实体属性图如图4.14所示。

7.考核结果数据库实体:主要包括多种属性内容,如考核编号、考核的金融机构名称、考核人、考核结果内容、考核时间等属性内容,详细的内容如图4.15所示。

4.5 本章小结
本章的工作内容是叙述了系统设计方面的内容,首先叙述了系统遵循的设计原则,后续对系统的架构进行设计,主要采用三层架构的设计方式进行,对需求分析阶段确定的各个业务功能模块进行设计,最后对信息存储的数据库进行设计,明确了系统的数据库实体,给出了详细
的数据库表格设计方面的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