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选择题1.(2011·锦州模拟)据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人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
这最能说明()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C.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合作又存在矛盾斗争D.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战后在国际事务中日本一直追随美国,而在与中国改善关系方面日本却走在了美国的前头。
这充分说明了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合作又存在矛盾斗争。
故选C项。
【答案】C2.(2011·晋中二模)2010年1月第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
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 A.经济一体化的形成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D.动荡局势的加剧【解析】随着经济政治多极化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价值观、合作体制和国际机构已存在着不适应现实发展的成分,因而需要调整。
故选C项。
【答案】C3.(2011·广东增城一模)下列是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
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1957年3月25日签定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
两个组织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职能。
11月14日到16日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
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
12月19日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臵导弹基地。
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A. 美苏两国完全控制了世界B.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阵营对峙局面出现C. 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D. 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已经孕育新的力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第一段材料反映了欧洲联合的开始,它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第二、三段材料反映了美苏之间的冷战。
故选D项。
【答案】D4.(2011·湖北黄石模拟)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
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取代。
这种变化()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建立B.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化C.反映出各个主权国家因利益和力量的变化调整了对外政策D.体现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利益趋于一致【解析】当今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A项错误,国际关系的内容主要有争夺和联合,B项错误,D项表述不正确。
故选C项。
【答案】C5.(2011·汕头六都中学模拟)一位年轻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
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
”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位年轻旅行者最可能来自() A.北韩B.古巴C.东德D.越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抓住关键句“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和“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等可知,前者是东欧剧变,后者是欧元。
故选C项。
【答案】C6.(2011·重庆南开中学模拟)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一次演说中谈到“世界上有许多人确实不懂,或者说他们不明白什么是自由世界和共产主义世界的根本分歧。
让他们来柏林吧。
……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不准他们离开我们。
”关于演说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A.演说中的墙是指修建于1961年的柏林墙B.演说反映了当时两种意识形态的激烈对抗C.演说中的墙成为美苏冷战的标志D.演说中的墙于1991年被拆除【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柏林墙于1990年拆除。
故选D项。
【答案】D7.(2011·珠海二模)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
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材料中“某种暂时复辟”是指()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斯大林模式全面推行C.雅尔塔体制的瓦解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解析】解题时抓住题干中“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可知,“某种暂时复辟”指的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故选D项。
【答案】D8.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和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
”上述说法应出现于()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B.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解析】从材料中“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有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和“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等信息可判断出答案。
【答案】D9.(2011·中山三模)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解析】冷战结束后,世界总体形势趋于缓和,世界各国为了加快发展纷纷建立经济合作组织。
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10.(2011·沈阳四校期中考试)二战后,温斯顿·丘古尔曾主张“在欧洲大陆上不设立任何边界,在这辽阔的领域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真正地感到‘我在这里很自由自在,我也是这个国家的一个公民’。
让我们合到一块儿来吧”。
这代表了当时很多西欧人的愿望。
随着欧共体的建立,欧洲步入一体化快车道,他们的梦想正逐步变成现实。
以下对欧洲一体化概念理解不准确的是()A.具有主权让渡性B.成员国权利共享C.体现超国家权力D.实质上确立了邦联体制【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邦联是指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国家联盟,而丘吉尔的主张是不设立任何边界,D项理解错误。
故选D项。
【答案】D11.(2011·北京东城区示范校联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
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这里所说的“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指() A.雅尔塔体系B.美苏对峙C.欧洲国家的联合D.多极化趋势【解析】由材料中的“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等信息可判断,“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指的是多极化趋势。
【答案】D12.(2011·东北师大附中摸底考试)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
”这反映了()A.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B.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自二战后达到最高峰C.美国企图规划未来的国际秩序,建立美国统治下的世界D.当今世界不得不赞成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单极格局【解析】美国前国务卿代表美国的利益与意志,“苏联的崩溃”标志着美苏争霸结束,“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即建立美国统治下的世界格局。
故选C项。
【答案】C二、非选择题13.(2010·南京模拟)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
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材料二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
……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权力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 材料三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得多。
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
——《20世纪世界史》材料四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
——《日本史》材料五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的同盟关系。
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
……50年前的这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基于“平等和相互理解”的“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
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这一同盟作为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持续至今……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
——奥巴马东京演讲(2009年11月)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材料三、四,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分析新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仍不遗余力地与日本发展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美国与日本关系发展的轨迹并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美日关系的发展演变。
第(1)问,要结合二战的结果来分析“特征”和“形成原因”;第(2)问,可以从经济、政治两个领域分析“新变化”,从“美国”和“日本”两个角度分析新变化的原因;第(3)问,注意从美国的全球战略考虑,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第(4)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特征:美国控制(独占、独霸)日本(或日本依附于美国)。
形成原因:日本战败;美国遏制苏联、中国;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冷战)。
(2)新变化: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日本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原因: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美国实力相对削弱。